小時候考試寫了錯別字會被老師扣分,自己也會因為失誤而感到遺憾,但隨著去的越來越多,我突然發現有些錯別字不僅不會被人恥笑,反而被人當作了經典。下面就給大家分享幾個我國有名的錯別字,它們都是出自于國內有名的風景區,據說康熙一人就曾寫錯兩個,可最后卻都成了流芳千古的經典。那到底是哪些景區會用“錯別字”牌匾呢?
山水若從奇處看,西湖終是小家容,詩人筆下的西湖景致總能給人帶來無數幻想,而花港觀魚便是西湖十景之一。和其它景致相比,花港觀魚更加生動有趣,整個園區約有20公頃,除了中心區域的紅魚池外包括大草坪、牡丹園以及密林地。“水上新紅漾碧虛,盧園景物盡邱墟,”環境清幽的花港觀魚非常適合游客散步,而紅魚池內成千上萬的金鱗紅魚則是該區最大的看點。
留在花港觀魚內的錯別字是便是來自康熙帝題字的石碑,在它的身上還流傳著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據說康熙在給花港觀魚立碑時明知“魚”字的下面應該是四點(繁體字中),但落筆時卻偏偏只寫了三點。這樣一個明顯的錯別字大臣們可都看在眼里,但康熙卻大方地解釋道,這四點為“火”,魚在火上煎熬哪還有活路呢?改成三點也寓意著皇恩浩蕩,給天下萬物留下了生機。后來康熙的這一番言論流傳到了民間,百姓們紛紛感恩他是個心系黎民的好皇帝。
說完康熙留下的第一個錯別字,那我們再來聊聊他留下的第二個錯別字。這個錯別字如今依舊高掛在河北省承德市著名的5A級景區避暑山莊之內,也正因如此它也被不少游客戲稱為“天下第一大錯字”。眾所周知,避暑山莊建于1703年,是專供清朝皇帝夏季處理政務的皇家宮苑,光是占地面積就高達564萬平方米。景區內更是匯聚了72個有名的小景點,它們分別出自康熙提點的36處四字景和乾隆提點的36處三字景。
規模巨大、氣勢宏偉的避暑山莊整體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占地10萬平方米的龐大宮殿區、43萬平方米的湖泊區,以及平原區和山巒區。和經典雅致的蘇州園林相比,避暑山莊的建筑構造呈現了西北多高山,東南多湖泊的態勢,這點也是順應了我國的自然地勢。莊嚴樸素的正殿大門上高懸著“避暑山莊”的鎏金牌匾,而這錯字便是其中的“避”字,仔細一看原來這個避字里面的辛不小心多寫了一橫。
作為一個流芳千古的皇帝,康熙14歲就開始親政,在他的統治下不僅平定了三藩,還穩固了西南邊陲,更是以武力驅逐了蠻橫的沙俄。這樣一個文治武功樣樣都極為出色的皇帝真的會在牌匾上寫錯字嗎?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匾額上的“避”字確實多了一橫,但許多書法家卻認為這個字并沒有寫錯,因為我國的書法文化博大精深,不管是古人還是現代人,在書寫文字的過程中為了追求美感都會習慣性的添筆或是連筆、少筆。當然也有人認為這個字寫錯了,只是當時的大臣不敢直言頂撞皇帝而已,至于孰真孰假就留給后世人去慢慢琢磨了。
看完這兩個有名的錯別字以后大家是不是感到意猶未盡?其實類似這樣的錯別字在全國范圍內還有不少,清朝兩江總督劉坤一在揚州大明寺所留下的“風流宛在”一口氣就寫錯了兩個,流字少寫了一個點,在字又多了一個點。西安有名的碑林也把碑字上的一撇給丟了,除此以外還很多地方還有把明天的“明”字給寫成了“眀”,不過據說這是由于清朝時期的文字獄導致的。
了解到這么多有趣的錯別字以后不知道大家心里有何感想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