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MP Materials 宣布將與美國國防部達成一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協議,建設一座新的稀土磁體工廠。該公司表示,國防部將購買價值4億美元的優先股,還將獲得認股權證,這使該部成為其最大股東。
美股稀土概念股盤前出現大漲,MP Materials一度漲超60%,美國其他稀土概念股也紛紛出現大漲。
據咨詢公司Research Neste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稀土產業市場規模約為117.8億美元,2025年將增長至125.8億美元。
對于僅120多億美元規模的市場而言,數10億美元的投資可謂是非常大的手筆了。這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的稀土管制措施,已經成功卡住了美國軍工產業和汽車等民用產業的脖子,迫使美軍瘋狂加大投入。
稀土對美國軍工行業的重要性遠超普通戰略資源,它直接關系到核心武器系統的生產能力和國家安全體系的穩定運轉。從戰斗機到導彈、從潛艇到雷達系統,稀土的不可替代性使其成為美國軍工供應鏈中的“致命弱點”。
例如,每架F-35戰機需消耗超過400公斤稀土材料,弗吉尼亞級潛艇需約4.2噸稀土材料,用于推進電機和聲吶系統。同時,導彈、坦克、衛星通信系統均需高性能稀土磁體。
美國國防部曾對此進行了產業預估,如果無法獲得足夠多的稀土礦產資源,那么美國軍工領域大約1000個武器系統面臨著停滯風險。
但據相關機構和業界高管表示,要解決這一難題。即使美國斥巨資投資,美國不僅需要加快稀土礦山開發進程,同時還需要快速提升稀土加工能力,將會面臨諸多的困難和挑戰。
行業資深人士、前莫利礦業公司高管Mark Smith近期表示,西方國家需要數年時間才能發展出足夠的稀土加工能力,以限制中國在關鍵原材料領域的主導地位。
美國雖在稀土儲備和采礦方面有所布局,但在中下游環節對中國的依賴度依舊偏高。例如,美國芒廷帕斯礦80%半成品仍需運往中國提純。
巴克萊表示,全球礦物供應鏈的真正控制權并不在于誰擁有地下資源,而在于誰能“掌握精煉加工能力”,這是中國坐穩稀土霸主的關鍵。
目前,雖然中國的稀土儲量占比不到全球的一半,但中國掌握約90%的稀土磁體產能、超80%的精煉能力和大約70%的礦產供應。
截至2023年底,中國稀土產業相關專利總量達222,754件,占全球稀土專利總量的近一半。這些專利涵蓋開采、分離提純、高端應用及環保處理等全鏈條技術,其中精煉加工技術專利占比超40%,覆蓋了 絕大部分的高精度加工技術路線。
因此,美國起碼也要數年時間才能發展出足夠的稀土加工能力,而且也要面臨專利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