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一開始大家都以為俄羅斯會速戰速決,畢竟它有核武器,有坦克集群,還有號稱百萬的正規軍。反觀烏克蘭,雖然有點家底,但跟俄羅斯比起來差遠了。可事實呢?戰斗拖了兩年多,俄羅斯非但沒拿下全境,連東部幾個重點區域都推進得磕磕絆絆。
這就奇怪了,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在全球排前幾,怎么就被烏克蘭拖住了?有人說是烏克蘭人太能打,有人說是俄羅斯自己掉鏈子,還有人提到國際社會的摻和。基辛格的分析就從這些角度切入,他覺得這事兒不簡單,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而是牽扯到地緣政治、國際博弈和俄羅斯自己的內憂外患。
基辛格是誰?簡單說,這老頭是美國外交界的傳奇人物,當過國務卿和國家安全顧問,搞國際關系分析那是出了名的犀利。他在俄烏沖突爆發后多次發表看法,雖然他2023年去世了,但生前的觀點還是挺有分量的。他認為,俄羅斯沒能在烏克蘭速戰速決,原因主要有這么幾點:
基辛格說,俄羅斯這次動手不是單純想占幾塊地,而是有更大的地緣政治算盤。普京想通過軍事行動震懾西方,重塑俄羅斯在東歐的影響力,順便把烏克蘭拉回自己的勢力范圍。可這目標太大了,光靠打仗解決不了。
烏克蘭要是真被打服了,西方肯定不干,北約和歐盟會更往東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所以,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其實是在試探,既要打,又不能打得太狠,免得把自己逼到絕路。
基辛格特別提到,西方國家的反應是俄羅斯沒算準的一步。美國、歐盟這些國家不僅制裁俄羅斯,還給烏克蘭送武器、送錢、送情報。烏克蘭本來軍事實力不咋地,但有了這些支持,硬是頂住了俄羅斯的進攻。
比如美國的“海馬斯”火箭炮、歐洲的裝甲車,還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愣是讓烏克蘭從被動挨打變成了能反擊。這讓俄羅斯的壓力倍增,戰場上占不到絕對優勢。
基辛格還指出,俄羅斯自己也有不少麻煩。經濟上,制裁讓它日子不好過,能源出口受限,盧布匯率也坐過山車。社會上,大規模動員可能會引發國內不滿,畢竟誰也不想自家孩子去前線送命。普京得掂量著來,不能把國內搞亂了。所以,俄羅斯的軍事行動一直有點“點到為止”的意思,沒敢把所有家底都壓上。
俄羅斯號稱有百萬軍隊,其中正規軍大概70多萬,加上后備役和準軍事力量,湊個百萬沒啥問題。可為啥這場仗打得這么久,主力部隊沒全撲上去?這也是很多人疑惑的地方。基辛格的看法是,這里面有戰略考量,也有現實制約,咱一條條來扒。
俄羅斯一開始可能覺得自己能速勝。普京的想法可能是派幾萬精銳部隊,幾天拿下基輔,烏克蘭政府一投降,事兒就完了。可烏克蘭人沒按劇本走,總統澤連斯基不跑,軍隊不散,民間還搞起了游擊戰。結果俄羅斯的“閃電戰”沒閃起來,反而陷進了泥潭。這時候再把百萬大軍全扔進去,已經晚了,戰線拉長,后勤跟不上,打起來更費勁。
基辛格認為,俄羅斯沒動用全部主力,是怕把沖突升級成世界大戰。百萬大軍要是全上了,北約可能坐不住,直接下場。那可不是俄羅斯想看到的,畢竟它再強,也扛不住美國帶頭一群國家圍毆。所以,俄羅斯選擇有限投入,控制沖突規模,既能給烏克蘭施壓,又不至于把西方徹底惹毛。
打仗不光靠人多,補給跟不上就是白搭。烏克蘭的地形對進攻方不友好,東部多沼澤和河流,城市戰又特別難啃。俄羅斯的部隊雖然多,但后勤能力有限,坦克沒油、士兵沒糧的事兒都發生過。基辛格提到,俄羅斯的補給線被拉得太長,烏克蘭還用無人機和游擊隊偷襲,主力部隊就算想大規模出動,也得先解決這些硬傷。
俄羅斯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普京要是真搞全國總動員,把百萬大軍全派出去,國內經濟和社會壓力會更大。年輕人不愿意上前線,老百姓對戰爭支持度也會下降。基辛格覺得,普京不敢冒這個險,寧可在前線慢吞吞地磨,也不想后院起火。
這場仗不光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事兒,國際社會的作用也不小。基辛格分析得很明白,西方國家的介入是俄羅斯沒速勝的關鍵。
美國帶頭,歐洲跟上,給烏克蘭送了多少好東西?從防彈衣到反坦克導彈,再到無人機和遠程火箭炮,烏克蘭的戰斗力硬是被抬了好幾個檔次。俄羅斯的坦克集群本來挺唬人,但碰上這些新裝備,損失也不小。基辛格說,這援助不光是武器,還有情報支持,美國的衛星盯著俄羅斯的一舉一動,烏克蘭能提前做好準備。
制裁這招真夠狠的,俄羅斯的銀行被踢出SWIFT系統,能源出口被卡脖子,連麥當勞都撤了。經濟一瘸一拐,軍費開支就得精打細算。基辛格認為,這對俄羅斯的長期作戰能力是個大考驗,百萬主力沒上場,也可能是因為沒錢沒資源支撐。
俄羅斯在國際上挺孤立,反戰聲音也不少。聯合國開會老是挨批,連一些中立國家都不太支持它。基辛格覺得,這種輿論壓力讓俄羅斯不敢太放手干,得留點余地給自己找臺階下。
俄烏沖突打了這么久,未來咋發展?基辛格沒給出啥肯定的答案,但他態度很謹慎,說這事兒得靠談判和國際調解。
俄羅斯想要烏克蘭徹底投降,烏克蘭想把俄羅斯趕出去,這兩邊目標差太遠。基辛格覺得,最后可能得各退一步,比如烏克蘭承諾不加入北約,俄羅斯撤出部分占領區。但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誰也不想先低頭。
基辛格強調,美國和歐洲不能光給武器,還得幫著調停。俄羅斯也需要個體面的退出方式,不然死磕到底對誰都沒好處。他建議通過多邊會談,比如聯合國或者中立國出面,找個大家都接受的方案。
基辛格對和平前景沒太樂觀,但也沒完全唱衰。他覺得,只要各方別把路走絕了,總有轉機。關鍵是得看俄羅斯和西方的博弈咋演變,還有烏克蘭能不能繼續扛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