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百善孝為先。
孝順是我們的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們撫養(yǎng)成人,而我們長大之后也要反哺給父母。
但是孝順也是需要跟隨時代而進步的,有的人可能覺得自己工作了,安家了,條件好了就想著把父母接過來,好好的孝順父母,這樣的就是真正的“孝”。
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反而會給父母帶來困擾,所以孝順老人,也要隨機應變,視情況而定,別因為這幾件小事影響到老人的好心情,才會讓老人安享晚年。
1、別過多干預他們的決定
老人經(jīng)常說我吃的鹽比你走得路還多,不得不承認的事,老人經(jīng)歷了半生風雨,還是有很多的生活見解和個人經(jīng)驗,所以不要輕易地改變他們的決定,尊重他們的個人意愿。
李陽是一個農(nóng)村的孩子,畢業(yè)后來到大城市工作,一切都很順利,通過自己的努力定居下來。
隨著父母年齡越來越高,他覺得自己工作比較輕松,就想著把父母接過來住一段時間。
父母剛到的時候,覺得還挺新鮮,時間長了有點不太適應了,就給兒子說要回去。
李陽聽了還有點埋怨父母,說好不容易來了,享受享受。
他父母說:“我們在農(nóng)村過了一輩子了,每天不是面條就是饅頭,可是在外面不是面包就是米飯,也沒人嘮嘮嗑,還是不太習慣,兒子你也多心,想來的時候我們再來嘛。”
李陽聽了后,覺得父母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父母或許有些跟不上時代,但是他們的思維是對的,大城市里一方面吃不習慣,消費起來他們也接受不了,所以還是想著自己住了半輩子的“窩”舒服。
孝順老人不是改變老人原有的習慣,而是尊重他們的選擇,這樣才能讓老人保持開心。
2、別強行讓老人閑著
有人覺得自己的父母,操勞了一輩子,該停下來歇歇了,便把家里大小家務(wù)全都承擔了,父母整天坐著或遛彎,兒女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父母不一定這樣覺得。
劉倩一個人在外面上班,有天父母打電話說,正好路過她工作的地方,正好過來看看,住上幾天。劉倩心里非常開心,覺得可以和家人團聚了。
晚上,一家人在家吃晚飯之后,父母想著把餐桌收拾一下,劉倩就著急忙慌的搶過來說:爸媽你們累了歇一會吧。說著她就跑到廚房收拾了起來。
父母看著自己的孩子這么懂事,也非常欣慰。
換作以前在家的時候,都是媽媽在家里干家務(wù),一雙襪子也舍不得讓孩子干。
第二天,劉倩下班了之后,把襪子丟在了地上,她媽媽看見了就自然而然的拿起來,想去洗干凈,劉倩看見了依舊是不讓媽媽動手,她媽媽愣了一下說:“倩倩長大了,不需要媽媽了。”
劉倩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突然明白母親心里覺得孩子不需要她了。
往后的幾天,劉倩就故意變“懶”,沒想到媽媽反而開心了。
老人操勞了一輩子,突然停下來休息,心里很難適應,雖然隨著年齡,老人的身體機能在逐步下降,但是適當?shù)募覄?wù),不單單是當做鍛煉身體,也能讓他們自己覺得還有價值。
3、對老人多點耐心
現(xiàn)在科技發(fā)展的飛快,設(shè)備更新更是層出不窮,老人很難跟上這個節(jié)奏,所以在老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要學著多一些耐心。
正如我們小時候的學習,父母在我們身邊一遍又一遍的講解,知道弄懂了才放心,現(xiàn)在換作我們成為“老師”了,那就用當時他們教我們的耐心,反哺給他們。
當然,在給老人解決困難時,盡量不按照我們自己的方式解決,而是教會老人解決方法,當他們下次遇見時,自然而然也就懂了。
結(jié)語:人都有變老的時候,所以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孝順不單單是物質(zhì)上的滿足,更多的是給足了尊重,這樣才能越來越好。
#李金斗:楊少華午休時安詳辭世#感謝大家的點贊與關(guān)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