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折腰》,把原本屬于另一條賽道上的一個年輕人,推上了紅得發紫的高峰。近10年的磨礪,也終于讓他被觀眾所接受。
他就是劉宇寧。
看《折腰》的時候,我第一個感覺,就是這男人好高啊!
確實,跟宋祖兒站在一起,一米八九的劉宇寧就是一座高山,而宋祖兒,則像是一只小鳥。
小鳥依人,真的是那個時候立刻蹦出來的一個反應。
最開始我其實并不看好劉宇寧演的“魏勛”,覺得他的形象跟我所想象中的不太一樣。
但看了幾集,我居然被“魏勛”所吸引,慢慢陷進去,直到喜歡上這個角色。
后來看采訪的時候,聽劉宇寧自己說,他的身邊一直跟著表演老師,而他也在無時無刻地努力學習。
《折腰》之后,劉宇寧火得一塌糊涂,連主流媒體都對他進行報道,可見他的演技已經受到肯定。
近日,劉宇寧在接受采訪時提到配音的問題。
劉宇寧說:“我是堅持用原聲的,因為我之前參加過一個節目,叫《我們的師父》,有幸去拜訪王剛老師。當時已經準備當演員了,然后我們吃飯的時候,王剛老師對我說了一句話,他說‘一個好演員,你只要臺詞好,演技都不會太差的’。他跟我說的這句話,我記在腦子里,放在心上了,所以回來之后,我就開始練臺詞,因為我知道,我是一個很要臉的人,感覺別人不太滿意我的時候,我就會很沮喪,很痛苦,甚至一度想要放棄當演員。”
在這段話里,我捕捉到三個關鍵詞:一是劉宇寧堅持用原聲拍戲;二是王剛對他說的話他記住了;三是劉宇寧是個“很要臉”的人。
重要是這第三個,并且,這是劉宇寧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很要臉”,很在乎臉面,就是對自我的要求很高,凡事都想做到最好,做到別人能夠滿意。
這其實是很倔強的一個性格,但無疑,也是很自我折磨的一種人。
因為擁有這種性格的人,往往會過得很辛苦,并且結果只有兩個,一個是成功,一個是失敗。
但顯然,劉宇寧成功了。雖然他已經35歲,但對于一個演員來說,這個年齡并不算很大,因為未來的演藝道路,他還有很多發展的空間,還有很大的可塑性。
所以,《折腰》的成功,對劉宇寧來說,其實是沉淀多年、努力多年的一個成果。
早在2016年,劉宇寧就開始拍電影,那部電影叫《九五2班》,算是進入演藝圈。這個時間段算起來,也快10年了。
而他拍電視劇是從2019年的《熱血少年》開始,到今年也有6年。
10年的堅持,并非一件易事。特別是像他這么“要臉”的一個人,又在唱歌的那條道路上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的歌手,寧愿放棄擁有的成績而去嘗試一條新的道路,從頭開始,這本身就是一個很有勇氣的選擇。
所以,“要臉”的這個性格,對于劉宇寧來說,是一種助力,而不是障礙。
如今,他在主流媒體面前,承認自己是個“要臉”的人,其實更多是一種自嘲,但對于其他還沒有成功的年輕演員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激勵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