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發布的消息,7月9日10時50分至11時5分,在東海上空,一架中國空軍的殲轟-7A戰斗轟炸機,對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一架YS-11EB電子偵察機進行了近距離跟蹤攔截,當時兩機最近水平距離約30米,垂直距離約60米。
7月10日10時至10時10分,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一架YS-11EB電子偵察機,同樣在東海上空遭到了中國空軍一架殲轟-7A戰斗轟炸機的近距離攔截,雙方水平距離約60米,垂直距離約30米。
從日方發布的消息,中國的軍迷可以推斷,是日方的YS-11EB電子偵察機,連續在7月9日至10日兩天,飛入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中方才會起飛殲轟-7A戰斗轟炸機前出識別查證,并進行警告和驅離,這是合情合理的常規操作。日方反應如此激烈,只能說是內心有鬼。
YS-11EB電子偵察機,其最大航程雖然只有1110公里,但是機上卻搭載了合成孔徑雷達與紅外傳感器、J/ALR-2信號情報系統,可對周邊空域的電磁信號進行全方位搜集,并能有效截獲、分析和識別敵方雷達、通信等電子信號。一言以蔽之,這款軍機具有較強的電子情報信號偵察能力。
從日本航空自衛隊拍攝到的相關影像資料來看,中國空軍的這架在東海防空識別區攔截YS-11EB電子偵察機的殲轟-7A戰斗轟炸機,掛載了3個副油箱和2枚霹靂-5(PL-5)近距格斗空空導彈。
考慮到“飛豹”的航程和作戰半徑,在外掛3個燃油箱和2枚霹靂-5導彈的前提下,能最大程度地延長滯空時間,參與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內的低烈度空中對峙。
當年,在東海上空(中國還未設置防空識別區),就曾爆發中日軍機對峙的一幕。中國軍隊“飛豹”早期型號——殲轟-7戰斗轟炸機,與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4EJ “鬼怪” 式戰斗機,雙方誰也不讓誰,都在空中纏斗和耗著。
最終,還是F-4EJ “鬼怪” 式戰斗機熬不住了,不得不調轉機頭,灰溜溜地撤離了中日軍機對峙的東海某空域。原因是日機的燃油快耗盡了,若在空中再對峙下去,就得掉海里喂鯊魚了。
殲轟-7包括此后的改進型號殲轟-7A,是除轟-6系列轟炸機外中國航程最遠的軍機,遠超當時“短腿”的殲-7和殲-8戰斗機,能執行中遠程巡航和在東海上空參與對外來軍機的警告和驅離等任務。
“飛豹”戰斗轟炸機,在殲-11、殲-16、殲-20等長航時戰斗機未正式入列的年代,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是攜帶燃油箱和霹靂-5近距格斗導彈,被解放軍當作前線截擊機來運營的。
憑借其航程遠、滯空時間長的特點,在東海上空的對峙中,讓日本F-4EJ等戰斗機吃盡了苦頭,基本上占不到什么便宜。最終,選擇落荒而逃的還是日本的軍機。
據當年在東海上空與“飛豹”對峙的日本飛行員福島豐文事后描述,殲轟-7飛行員迫使他的F-4EJ戰斗機采取緊急規避動作之后,又強行貼近他的座機與之進行 “編隊飛行”。
殲轟-7依托較大的航程和出色的低速滯空能力,與其進行長時間的空中周旋,直到他駕駛的F-4EJ戰斗機因燃油告警不得不返航時,“飛豹”似乎還沒有掉頭的意思。
這讓福島豐文深感震驚,心急火燎地調轉機頭返航,脫離了難纏的對手——殲轟-7戰斗轟炸機。充分展現了 “飛豹” 戰斗轟炸機的性能優勢,以及中國飛行員的高超技藝。
現在,時隔將近30年以后,中日軍機再次在東海上空對峙,只不過當年中國未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這次是日本航空自衛隊的YS-11EB電子偵察機,闖入了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
老當益壯的殲轟-7A奉命帶彈帶油出擊,攔截了這架日本的YS-11EB電子偵察機,雙方最近距離僅30米,對于軍機來說,這個空中距離,已經是很近了。
任何一方的軍機飛行員,稍有操控不慎,極易發生空中擦碰的事故。相對而言,噴氣式的“飛豹”的航速,要遠高于渦槳驅動的YS-11EB電子偵察機。
能飛抵渦槳飛機30米處,并完成警告驅離任務,體現了殲轟-7A戰斗轟炸機低速滯空能力的強大。既能以大航程空中對峙中“耗死”當年的F-4EJ “鬼怪” 式戰斗機,也能完成攔截、警告和驅離渦槳驅動的低速YS-11EB電子偵察機。
總之,殲轟-7/A戰斗轟炸機,它的機體內部儲存的燃油大,航程和作戰半徑遠,非常適合應付在防空識別區的低烈度的空中對峙。不僅能“耗死”當年的F-4EJ “鬼怪” 式戰斗機,即便在當下廉頗老矣的“飛豹”也能應對渦槳驅動YS-11EB電子偵察機。
軍迷的眼光都盯雙座版殲-20S、殲-35等新銳的戰斗機身上,老舊型號的“飛豹”基本上都無人提及了。若不是日本防衛省發布的消息,很多人都忘了老掉牙的殲轟-7A卻依然活躍在海防一線,看來即便有了殲-16多用途戰斗機大規模的列裝,短期內“飛豹”還不會退役,還將在軍中繼續發揮余熱,體現出它的最大裝備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