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石愛華 實習記者/徐岑
編輯/宋建華
地鐵車廂里正在演講的小葛|視頻截圖
2025年7月1日晚上8點半,一個普通的工作日,杭州地鐵四號線江錦路站,一位身穿白襯衫,踩著黑皮鞋的小伙子突然喊了起來,“各位,我今天被開除了,我是一個保安,只干了一天”。
他“發泄”式的“演講”,吸引了周圍人的注意,有人稱這個瞬間為“一個成年人的崩潰”。
大二學生坤坤就坐在這個“崩潰”男人的對面,幾秒鐘之內,他頭腦里閃過很多可能性,起初以為車廂有人發生了沖突,又懷疑這個人“是不是有病”,或者是某個網紅在拍段子。但緊接著,這位保安小哥的喊話讓他共情了。
眼前的這位小哥是一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當保安的第一天就被辭退,但他堅持要回了這一天的工資——180元。他“失控”地跟周圍人說,“不管你做什么工作,哪怕只有一天,也要把應得的工資拿回來”。
整個過程沒有乘客打斷或者躲開他,而是靜靜地聽他講完,等他平復下來。下車時,有人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坤坤用手機拍下了這段畫面并發布到網上,一夜之間,這條“杭州地鐵保安崩潰演講”的視頻獲得50多萬網友的點贊,有4萬余人參與評論。無數陌生人接住了這位小哥的情緒,有人說,之所以共情他,是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因為每個人都可能會有繃不住的時刻。
事后小葛與坤坤再次見面,聊了一個下午 供圖|坤坤
要回180塊錢
在杭州地鐵里崩潰演講的保安名叫小葛,今年22歲,四年前,他從湖北一個小村莊考到杭州一所普通的大學,學習計算機專業。
因為家里能給的支持有限,父母又希望他早點賺錢,每逢假期,小葛都會去做各種各樣的兼職,賺一些生活費,當過服務員,也在40度的天氣送過外賣,有時候一天做兩份兼職,“我深知打工的不容易”。
2025年6月,小葛拿到了學校送給畢業生的伴手禮——一只橘粉色的保溫杯,卻沒有拿到“雙證”(畢業證和學位證),他因為一門功課“掛科”,需要補考后才能真正的畢業,這也增加了找工作的難度。
“去當保安,是想過渡一下”,小葛通過網絡招聘找到了這份工作,與領班商定的工資是180元一天。7月1日,是他上班試崗的第一天。
小葛上班的地方,在杭州地鐵4號線附近,具體的工作內容是在一棟大廈下的停車場維護秩序。
按照要求,他一天的工作時間是12個小時,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我沒有簽訂任何合同,所有的工作與保安主管溝通”。
上崗之前,小葛花了200元從保安公司購了一身正裝,白襯衫、西褲、皮鞋。這套工作服與他平時的風格不太一樣。平日里,他喜歡穿寬松的運動T恤,還喜歡二次元文化。今年5月,他還將自己打扮成動漫人物,參加了一場cosplay的活動,當時他戴著藍黑色的假發,頂著一個大帽子,腰間還系著一個黑色波點蝴蝶結,與套在保安制服里的小哥判若兩人。
7月1日,他穿著嶄新的白襯衫上崗了。小葛回憶,那天工作并不順利,他沒有提及具體細節,只說自己的表現也沒讓甲方滿意,“他們好像覺得我學生味太重,很多事沒有及時處理,有一些不妥的地方”。
按照小葛的說法,晚上快下班時,甲方表示了辭退他的想法。小葛提出結清工資后,對方說他工作不到位,要扣除他100元的工資。小葛沒有妥協,“我馬上跟主管溝通,說想要回我這一天的全部工資”。
小葛說,在跟主管溝通的時候,其他同事也在旁邊,其中不少也是大學生來做兼職,他跟主管提到了合同法、勞動法。后來,小葛在地鐵里也提到,理論上,如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本應該按照杭州非全日制勞動人員最低時薪來結算——24元每小時,但他還是遵守約定,希望要回說好的180元。
小葛在對方的回應中感受到了不屑,領班對他說“別跟我提這些,趕快拿錢走人”。之后,小葛通過微信收到了對方轉來的180元工資,但他心里卻像堵了一塊大石頭。
“其實交涉的過程還算順利,但同事們像看異類一樣看著我”,小葛說,自己在與領導溝通的過程中,沒有得到聲援,“我在他們眼神里感受到了麻木”,這一點是令他最為委屈的。
今年5月,小葛參加cosplay活動
三分鐘演講
小葛說,從單位到地鐵的路上,一股委屈的情緒涌上來,“腦子里過得都是我以往打工的經歷,還有同學試崗沒有工資的事情,所以我很想把我今天的經歷說出來”。他想告訴有類似經歷的人,一定要去爭取自己的權益。
“我平時在陌生人面前挺沉默寡言的”,在地鐵車廂開口前,小葛做了一番心理建設,也在腦子里過了一遍想說的話,還特意把保溫杯和手機充電線放到地上,以便身體可以在講話時大幅度施展開,但一開口,他還是既緊張又激動,“失控”到聲音發抖。
“我被開除了,大家猜一下我的職業,我是一名保安,只干了一天”,當時是晚上8點半左右,車廂里人并不多,大部人低頭看著手機。小葛的聲音,把大家的注意力從互聯網拉回了地鐵車廂。
坐在小葛對面的大學生坤坤,這天是他大二的最后一天,他拖著行李箱,從上海回到杭州。當時,他剛剛戴上耳機,沉浸在手機里,卻被小葛突如其來的喊話嚇了一跳。在不缺網紅的杭州,坤坤以為是某個自媒體博主在拍段子,吸引眼球。坤坤學的是攝影專業,他下意識地打開手機開始錄制,原本只想拍下來發給家人和朋友,告訴他們“地鐵上有個奇怪的人”。
“但后來感覺不對,他好像真的遇到事兒了”。坤坤得知,小葛是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獨自來杭州打拼,找工作遇到不簽合同等不公待遇,“小葛面臨的情況,會不會就是我將來要面對的情況”,坤坤從起初的“看熱鬧”,慢慢聽了進去。
從坤坤拍下的視頻能看到,小葛發言時,在車廂里來回踱步,還繞著扶手轉了幾圈,坤坤能感受到他的激動。
“說了什么幾乎都是即興的”,小葛回憶,他在說出這些言論的時候,想到了自己送外賣時的辛苦,想到有同學去奶茶店試崗,做了兩三天沒有結工資。
在做保安之前,小葛還通過中介公司找過其他兼職,在發現中介公司介紹的工作都不太靠譜后,他曾主動溝通,要回了400塊錢的中介費。“其實我想說的是,要回應得的工資本來是很正常的事情,面對不公平,不要妥協。”
坤坤看到,眼前這位保安小哥在傾訴完之后馬上變得沉默,“好像又回到了現實”。坤坤當時很想上前說點什么,但直到小葛下車,他也沒有起身,但他看見,一位女乘客下車時拍了拍小葛的肩膀說“加油”。“我想這普普通通的兩個字,會讓他好受很多”。
視頻:地鐵“崩潰演講”三分鐘拍攝|坤坤
“高光”之外
“下車以后,我整個人是蒙的”,小葛說,在地鐵里喊話之后,自己也有些恍惚。從工作地點到住所,原本只有20分鐘車程,那天他換乘后坐過了好幾站,反反復復在地鐵里多待了一個小時。他覺得,剛剛在地鐵里“演講”的那個人不是平時的自己。
陌生人的那句“加油”確實讓小葛特別欣慰和高興,“因為有人聽進去了”,小葛說,在地鐵里說完那番話后心里特別痛快,被辭退后的那種沮喪和委屈也消解了不少。那天晚上,他和幾個要好的同學說了自己在地鐵里的表現,“當‘笑話’一樣講給了他們”。結果第二天,同學告訴他,他的“演講”被發到了網上。
發視頻的人是坤坤,“我們都是普通人,但我們需要這樣的聲音”,坤坤沒想到,視頻發布到社交媒體后,得到了50萬點贊,4萬多條評論。
大部分評論者表達了善意,有人心疼小葛的經歷,他們注意到小葛白襯衫上有折痕,“嶄新的襯衫,澄亮的皮鞋,看得出他很重視這份工作”,有人說“很想要抱抱他”。
小葛看到視頻后,刷了很久評論,“我挺高興的”,小葛說,這段地鐵的發言,算是自己的“高光時刻”。生活中,他只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他家境一般,家人關系不好,讀的是普通大學,成績平平,甚至直到畢業,還有一門功課沒過,連一份保安工作也沒守住。“但這些情況都不能影響我要回應得的工資”。
小葛高興的點在于,他看到有類似情況的打工人受到了影響。有人在評論區說,自己干了9天的計件工,老板不結工資,為了“不撕破臉”,暫時還沒有去找老板要錢,但他看到小葛的視頻,已經起念去要回9天的工資了。小葛在“演講”時也提到,要回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報警,投訴,要懂勞動法,要學會使用法律途徑去維權,“法律會站在我們這邊”。
在眾多留言中,還有一位銷售行業的從業者特意發起“尋人”,希望找到小葛,為他提供一份工作,“別人看他可能挺激動的,但我覺得他是一塊寶”。小葛后來與這位網友聯系上,但婉拒了對方的邀請。小葛說,視頻發出后,他身邊的同學老師,也都聯系他,關注他的狀態,為此,他還注冊了視頻賬號,開了一次直播,他想跟那些接住自己情緒的陌生人說聲謝謝,告訴大家,“我現在一切都好”。
小葛在地鐵演講的視頻發出后,小葛聯系上了發布視頻的坤坤,這兩個原本只有一面之緣的大學生再次見了一面,聊了一個下午,關于就業,關于維權,關于未來。
目前,小葛租住在杭州,從三分鐘演講里的“高光”回到出租屋的現實后,他還要去計算房租,尋找下一份工作,準備學科的補考。小葛說,在過去的22年里,他并非一個凡事都較真兒的人,生活里也有很多妥協的時候,這三分鐘的“演講”,像是一個小小烙印,提醒自己去爭取應有的權益。
【版權聲明】本作品的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歸北京青年報【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