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的創始人宗慶后去世了,這引起了很多人的感概,作為改革開放的弄潮人,他的離世是否會成為一個時代的背影?
于是,有了胡錫進的一個感慨。
他的結論是還會涌現出千千萬萬個宗慶后。這事還真不好說,很多事情是不可復制的。請記住翦伯贊的一句話:歷史不可類比。宗慶后時代過去了就是過去了,世界名著《飄》中,希禮那種對奴隸莊園式的沉浸式的懷念,也改變不了美國歷史的節拍。
老胡為什么一如既往地對民營經濟充滿了信心?
他引用了一句話,一句被很多人認為是真理的一句話:法無明確禁止即可為?
這并非真理,何況法也是人定的,要看是誰來決定法,是公約,還是辦公室精英,這是有差別的。
實際上在中囯的營商環境中,并非法無禁止即可為;因為中國的市場經濟開出的不是一張“負面清單”,而是“準入清單”。
什么是負面清單?
負面清單與準入清單不同,準入清單凡是不在準入清單的列項,一律不準入;負面清單是只要沒有在負面清單列項的,一律不禁止;前者多少有點計劃經濟的特質,后者更具有市場經濟的特質。
中國的市場經濟又應該怎么評價?
如果要做一個粗糙的比喻,那么,它一定是一張“準入清單”,如果你信了老胡說的“法無明確禁止即可為”,有可能是找死。且不說法無明確禁止,法明確許可的,也有可能讓你落入陷阱。
新東方在注冊教培行業時,法有明確禁止嗎?沒有。
對于中國的市場經濟而言,對于民營企業而言,法是一種選擇性的工具,違法的事堅決不能做;能做的事,最終還是行政權說了算。所以,民營經濟一定要記住一條軍規:敬畏無形之手,緊跟有形之手。
這說明,中國的經濟雖然市場化了,但是,管理理念還在一定程度上停留于計劃經濟時代。
計劃經濟的計劃制訂與執行,一切由行政說了算,少數辦公室精英定義了整個經濟運行的規則。而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法治經濟,這當然不是什么隨心所欲的自由主義,自由是用法律背書的,法治經濟才是對市場經濟的正解,一切遵從于公約,這種模式下才談得上“法無明確禁止即可為”。
中國離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和法治化,還有距離,這就不難理解,民營經濟為什么缺少信心;說到底是不清楚法大還是權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