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731部隊成員完整版口述證言視頻首次在國內公布
實證731部隊殘暴行徑 駁斥日本否認侵華言論
——訪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館員金士成
近日,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首次在國內公布了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以下簡稱731部隊)原成員胡桃澤正邦完整版口述證言視頻資料。此次公布的視頻錄制于1991年8月,總時長83分鐘,是胡桃澤正邦在日本飯田市舉辦的“為了和平的信州戰爭展”期間,面向公眾揭露731部隊罪行的影像資料。2024年8月,該館從日本731問題研究者原文夫處征集。
視頻中,胡桃澤正邦供述了731部隊進行活體解剖、開展人體實驗以及實施細菌戰等反人類罪行的諸多細節。多年來,包括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在內的國內相關機構,不斷挖掘、搜集、整理侵華日軍罪證史料,并相繼公開、出版、發布了大量史料證據、檔案和研究成果。日前,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館員金士成。
實證731部隊殘暴行徑
《中國社會科學報》:胡桃澤正邦的口述視頻資料,印證了日軍侵華罪行的哪些具體方面?
金士成:一是印證了日本侵華細菌戰是自上而下有規模、有組織的國家犯罪。胡桃澤正邦在視頻中講述自己是通過日本陸軍軍醫學校、偽滿大陸科學院進入的731部隊。這可以再次證實偽滿大陸科學院是731部隊的協同犯罪機構,同731部隊存在業務往來與人員流動。二是印證活體解剖等人體實驗暴行。胡桃澤正邦供述自己曾解剖過300人,還提及731部隊人體解剖小組的構成及解剖效率,描述了解剖時“人還是溫熱的,有血噴出”等細節,印證了731部隊進行活體解剖等人體實驗的殘暴行徑,證實了731部隊對人類生命的極端漠視。
《中國社會科學報》:森村誠一撰寫的《惡魔的飽食》中,曾經有過胡桃澤正邦的口述證言,但是后續修訂的版本卻刪除了這一部分內容。這是什么原因?
金士成:1981年,森村誠一撰寫《惡魔的飽食》時,曾采訪過胡桃澤正邦。胡桃澤正邦向森村誠一講述了自己在731部隊的犯罪行為,包括活體解剖、細菌實驗、細菌生產等內容,為《惡魔的飽食》撰寫提供了大量核心口述證言。但伴隨著《惡魔的飽食》在日本風靡,胡桃澤正邦又否認了自己的口述內容。所以,在后續《惡魔的飽食》修訂版中,就刪除了這些內容。1991年,胡桃澤正邦再一次面向公眾講述了自己的犯罪歷程,更是留下影像記錄。所以說,此次公布的83分鐘證言內容,其相關核心內容在第一版《惡魔的飽食》中都有呈現。口述證言從加害者視角供述了731部隊人體實驗與活體解剖的犯罪細節,從微觀視角揭露了731部隊的反人類暴行。
駁斥日本否認侵華言論
《中國社會科學報》:此次公布的資料,對相關學術研究有哪些幫助?
金士成:一是補充歷史研究資料。作為731部隊解剖技師,胡桃澤正邦親身參與了相關罪行,其口述影像是一手史料,能直觀呈現731部隊人體解剖、細菌戰等罪惡活動,為研究提供了珍貴細節,有效補充了731問題研究資料,有助于學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731部隊的犯罪全貌。
二是印證已有研究成果。證言中提到被實驗者被稱為“馬路大”,包括中國人、朝鮮人等,且特設監獄常備人數在40人以上,并不斷補充。還提及一天生產兩噸病菌等內容,與此前關于731部隊的研究成果相互印證,進一步證實了731部隊對人類生命的極端漠視和所犯罪行的真實性。
三是揭示部隊保密機制。胡桃澤正邦稱“禁止對外泄密,甚至不能告知家人”,反映出731部隊的高度保密性。這解釋了731部隊罪行為何在戰后較長時間內被掩蓋,對研究731部隊的組織架構、運作模式以及日本軍國主義試圖隱瞞罪行的企圖等具有重要意義。
四是凸顯反人類暴行本質。從學術角度看,該證言從加害者視角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嚴重違反國際公約與醫學科研倫理。731部隊的人體解剖和細菌實驗等行為,是徹頭徹尾的反人類暴行,為研究戰爭罪行和反人類罪提供了典型案例。
《中國社會科學報》:這些材料對于駁斥日本政府以及民間否認侵華歷史,有什么重要價值和作用?
金士成:二戰結束后,美國以獲取731部隊實驗數據、研究資料為條件,豁免了731部隊罪行。所以,絕大多數731部隊成員在戰后處于隱匿狀態,只有少數成員勇于站出來揭露731部隊罪行。胡桃澤正邦的83分鐘口述證言是揭露731部隊罪行的重要史料,為揭露日本軍國主義暴行、還原歷史真相提供了關鍵依據。
一是可信度與真實性。胡桃澤正邦作為731部隊解剖技師,是侵華日軍暴行的直接參與者,其證言是基于親身經歷,屬于一手史料,能直觀真實地呈現731部隊的罪惡活動。
二是細節豐富且全面。證言詳細闡述了731部隊人體解剖的具體情況,如解剖人數、解剖小組構成等,還提及細菌武器生產及細菌戰實施等內容,為研究731部隊罪行提供了豐富細節,有助于學者更全面了解其犯罪全貌。
三是揭示了731部隊的本質與特性。該證言介紹了731部隊的組織機構、代號變更等問題,對研究731部隊的組織特性和運作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胡桃澤正邦的證言促使更多人正視歷史,也能讓日本民眾了解到本國軍隊曾犯下的滔天罪行,讓國際社會更清楚地認識到日本侵華的真實情況。該證言資料能為關注侵華歷史和日本戰爭罪行的學者、組織等提供關鍵證據,有助于國際社會更客觀地研究和評判日本侵華歷史,促使國際輿論正視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本質,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731部隊罪證挖掘仍待深入
《中國社會科學報》:近年來,為搜集整理類似的侵華日軍罪證史料,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都做了哪些工作?
金士成:731部隊在戰時處于保密狀態,戰后在美國掩蓋下,沒有受到戰爭審判,其戰時犯罪、戰爭責任及戰后影響需要一點點挖掘出來。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們陸續開展了731罪證遺址的調查確認與保護利用工作。現保護舊址27處,其中23處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尤其是2014年至今,先后完成了核心區遺址的單體保護、修繕展示等項目,以及細菌實驗室、特設監獄遺址等7處遺址的考古清理與集中展示,保護開放面積逾24.8萬平方米,目前已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此外,以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館長金成民為代表的731問題研究學者,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赴日本進行“跨國取證”,尋訪731部隊原成員,保存、保護了逾400小時的口述證言資料。同時,學者赴全國各地乃至美國、俄羅斯、歐洲等地搜集罪證資料。現保存日本侵華細菌戰與毒氣戰主題檔案文獻資料逾30萬頁。
同時,以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為依托,團結包括日本學者在內的海內外研究力量,開展資料整理、發表與出版。近年來,先后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抗日戰爭研究專項工程“侵華日軍細菌戰罪證史料整理及數據庫建設”“跨學科視域下細菌戰罪行研究”等12項國家級、省部級社科項目,發表專題論文逾百篇,出版編著類成果逾90部,提出731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和日本細菌戰檔案申報世界記憶名錄的理念構想,精準完成了內容闡釋、價值評估與成果轉化的有機結合。
在國家文物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大力支持和具體指導下,目前還完成了新館建設、陳列布展、學術傳播與對外交流等系列工作,以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為“記憶場”,在線上線下積極面向公眾揭露731部隊及細菌戰反人類暴行,使這段殘酷的戰爭留給人類的特殊記憶,從哈爾濱的城市記憶上升為國家記憶、民族記憶,最終目標是將731罪證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將731罪證檔案申報世界記憶名錄。
《中國社會科學報》:圍繞731部隊和細菌戰等,后續還將開展哪些方面的研究?
金士成:侵華日軍細菌戰史實及其檔案在形成過程中,具有戰時絕密性、敗退管控性、戰后回避性及國際博弈性的特點,其所實施的暴行主要通過戰后數年間幾代人陸續開展的尋訪取證、罪證挖掘、檔案搜集、成果出版而逐漸曝光于世。要完整收集和呈現其歷史材料,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近些年,我們圍繞731部隊問題,在人體實驗、細菌戰犯罪、戰爭責任和戰后影響等方面均有研究,還開展了731部隊遺址發掘、保護、利用和申遺等應用研究。下一步,一是繼續加強海內外新發現細菌戰主題史料文獻的搜集整理及編譯工作,尤其是對731部隊原成員后人及日本民間團體手中保存的文件、遺物、資料進行搜集與整理。二是加強學術研究與公眾傳播的有效結合。進一步加強731罪證遺址所蘊含的歷史、文化、社會、教育、文旅的全價值闡釋,探索731部隊戰時犯罪與戰后社會記憶的關系,充分發揮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優勢,提升歷史敘事與學術傳播的影響力。三是提升研究成果的學術性和規范性,尤其是促進學術成果的有效轉化利用,加強翻譯、出版與海外推介,加強國際傳播話語體系建設與提升策略研究,推動歐美國家的社會認知轉變,進而在全球范圍內形成731部隊“反人道暴行”的歷史記憶。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劉娟
新媒體編輯:曾煜婷
如需交流可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