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多地遭遇強降雨天氣,部分區域出現內澇、道路積水等情況,給市民出行帶來不小挑戰。雨季行車,如何保障安全?愛車又該如何養護?泡水后該怎么辦以及如何鑒別?這份實用指南為你支招。
行車安全
提前規劃路線:出行前關注天氣預報及交通信息,避開易積水路段和地質災害高風險區域。目前主流導航軟件均能夠實時查看路況,按需選擇繞行方案。
勻速通過積水:遇積水路段,提前減速,車輪通過積水時切忌猛踩剎車、猛給油門、猛打方向,車輪碾過積水會短暫失去部分抓地力,高速通過積水路段容易造成車輛橫擺失控。
低速平穩涉水:遇涉水路段,應先觀察其他車輛通行情況,判斷水深。若水位已經超過輪胎一半高度, 發動機進氣口進水會導致車輛拋錨;通過時保持低速、勻速,避免熄火。萬一熄火,切勿二次啟動,以免發動機受損,車上人員應盡快轉移至安全處。
保持車距,合理使用燈光:雨天路面濕滑,剎車距離延長,需與前車保持更遠的安全距離。在晚上能見度較低時,及時開啟霧燈或近光燈,避免使用遠光燈。
車輛養護
檢查雨刮與輪胎:確保雨刮膠條無老化,刮水效果良好;輪胎花紋深度不足時及時更換新胎,避免排水槽磨平后涉水打滑造成失控。
關注天窗與排水孔:定期清理天窗導軌上的雜物,檢查排水孔是否堵塞,防止雨水滲入車內。
涉水后及時檢修:若車輛涉水,及時到售后門店檢查底盤、剎車系統及電路,避免銹蝕或短路。
車輛被淹怎么辦?
每年雨季都會出現車輛停在車庫被淹的情況,在車庫水位較高時切勿貿然進入車庫,以防觸電或被困;應立即聯系物業安排車庫排水,并及時撥打保險公司電話報案說明情況,在安全情況下,拍攝車庫積水高度、車輛被淹位置的照片或視頻,作為保險理賠依據;水位退去后聯系拖車救援,不要自行嘗試啟動車輛,若導致發動機嚴重損壞,保險公司可能拒賠。
如何鑒別“水泡車”?
雨季過后往往會有大量“水泡車”流入二手車市場,消費者在選購時需警惕,可通過“聞、看、摸”三步進行初步判斷:
聞氣味:“水泡車”常有霉味或濃烈香水味(掩蓋霉味)。
看銹跡:座椅金屬支架、安全帶插口等部位是否有銹蝕。
摸地毯:檢查是否潮濕、發硬或有泥沙殘留。
即便商家主動告知車輛為“水泡車”,并給出一個很便宜的價格,消費者在購買時仍需三思。車輛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部件一旦進水,內部生銹后故障率非常高,同時汽車存在大量電子元件與線束,水泡后短路風險陡增,自燃概率大幅增加。
雨季來襲,全國多地均出現暴雨天氣,若遇緊急情況,請撥打122報警或聯系保險公司求助。安全無小事,多一分準備,少一分風險!
上游新聞 李子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