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是一種
常用抗菌藥
但最近一個有關它的冷知識
沖上了熱搜!
事情起因是一位網友
在社交平臺分享
自己跳舞熱身時跟腱斷裂的經歷,
評論區諸多網友提及
“左氧氟沙星可能引發該問題”,
而帖主坦言自己確實使用過該藥物。
不少網友表示
“第一次知道這個知識點”
也有人搬出記憶口訣
“沙星會把跟腱傷,不滿十八不要嘗”
由此引發公眾對藥物安全性的關注。
1
左氧氟沙星與跟腱斷裂
確有關聯,
全身用藥風險更高
據專業人士介紹,
左氧氟沙星屬于氟喹諾酮類藥物,
其口服制劑(如片劑)的說明書中明確標注:
可能增加所有年齡段患者
肌腱炎和肌腱斷裂的風險,
其中跟腱是最常受影響的部位,
肩、手、肱二頭肌等其他肌腱
也可能出現類似問題。
左氧氟沙星片藥品說明書(來自網絡截圖)
不過,這種關聯并非
所有劑型都同等風險。
比如:滴眼液等局部用藥
因全身吸收量極少,
不良反應中未提及肌腱問題,
相對安全;
而口服等全身用藥
風險更值得關注,
其導致跟腱損傷的確切機制尚不明確
可能與對膠原纖維的直接毒性
和退行性變化有關。
運動時跟腱受力增加,便容易斷裂。
2
這些情況風險更高
用藥期間運動需謹慎
并非所有使用左氧氟沙星的人
都會面臨跟腱斷裂風險,
浙江醫院骨科中心副主任
顧增輝主任醫師提到,
從業20多年,
他遇到過1例患者
因為明確服用左氧氟沙星
造成了跟腱斷裂。
“一般跟腱斷裂的愈合期在4-6周,
功能康復期為2-4周,
因此跟腱斷裂基本需要
兩個半月才能恢復好。”
顧增輝說。
不過,
我們仍然不能忽視
它的不良反應
尤其是以下人群格外要注意:
六類人群看過來
1、老年人:65歲以上人群因肌腱自然退化、血供減少,對藥物損傷更敏感。數據顯示,老年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后肌腱斷裂風險是年輕人的3倍。
2、腎功能不全者:藥物主要經腎臟排泄,腎功能不全者藥物清除率下降,易在體內蓄積,增加毒性。
3、糖尿病患者:由于血供、代謝相對常人要差,也不建議使用左氧氟沙星。
4、有類風濕關節病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同時服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的患者風險提升7倍,可能與激素抑制肌腱修復機制有關。
5、既往肌腱損傷者以及高強度運動人群:有跟腱炎、韌帶撕裂史的患者,肌腱組織已存在微損傷,藥物可能成為“最后一根稻草”。
6、兒童:14歲以下人群不建議使用左氧氟沙星。
專業人士提醒,
使用左氧氟沙星期間,
應避免高強度運動,
即使是散步、慢跑等
低強度活動也要謹慎。
肌腱問題可能在用藥后
數小時、數天內出現,
甚至停藥后數月發生,
需長期留意。
3
合理用藥可降低風險
出現不適及時處理
服用任何藥物,
都有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
這是藥物使用過程中
需要面對的客觀事實。
一般用藥時長不會超過2周
用藥1周出現不適及時停藥
通常情況下,
左氧氟沙星用藥時長不超過2周,
醫生開具處方時會詢問患者基礎病史,
并提醒運動禁忌。
用藥1周左右隨訪時,
醫生也會關注是否有腳后跟酸痛等不適,
若出現異常會及時停藥并更換藥物。
雖然肌腱斷裂屬于罕見不良反應
(概率不足千分之一),
但了解其風險并做好防范十分必要。
我們既不能因為害怕
罕見的不良反應而因噎廢食,
拒絕必要的治療,
也不能對藥物的潛在風險掉以輕心。
留意身體信號,
就能在發揮藥效的同時保障自身安全。
【儂好上海·田小魚綜合編輯】
儂好上海(ID:helloshanghai2013)綜合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新聞:@極目新聞@新華社微博 @央視新聞客戶端,評論來源各路網友,如有冒犯,敬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