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會,交友方式變得更加簡單了;
只需拿出手機,掃個二維碼,加上微信就好,人與人就能跨地區、跨時間交流,從而進一步拓展我們的人脈。
當面對面加微信時,很多人習慣問一句“掃我還是掃你”,而這句看似很平常的話,卻反映出一個人情商很低。
對方若是比你年長,或是等級更高,這種問句很可能讓你錯失寶貴的人脈資源,甚至還會讓你丟了工作。
看到這樣一個小故事,小李(化名)是職場小白,因工作表現好,深受領導重視,所以帶他去參加慶功宴,宴席上有不少甲方的領導。
小李出席宴會前,做了一些功課,坐的位置、如何敬酒、怎么回答問題等等,他準備得很充足,當天信心滿滿;
當然,也沒有辜負他的努力,甲方領導對他很滿意,酒過三巡,對方主動提出“加個微信”,他脫口而出“掃我還是掃你。”
這句話一出口,現場氣氛瞬間就凝固,令人尷尬不已,對方收回了手機,回了句“回頭讓我助理掃你。”
小李一下子懵了,轉頭一看,自己領導悄悄嘆了口氣,這事過去了一個月,他就被裁了,事后問原公司同事,才知道就是甲方領導要求的。
許多人對此表示不理解,認為甲方領導格局小,多大點事就搞丟別人的工作,簡直是過分,可若換位思考,你還會這么想嗎?
添加微信,別回“掃我還是掃你?”
加微信好友問“掃我還是掃你?”無形中就宣誓了自己是“主動者”,對方就成了“地位較低”的“被動者”。
心理學上“自我決定理論”指出,人們更希望在工作、社交等場合有更大的自主權和自由選擇權;
個人就會感覺自己在某一方面更有能力,同時也希望自己是被關懷的一方。
所以,當提出此問題,對方若注重個人的地位、輩分、權威,那么就會讓對方感到非常不適,甚至有人比較敏感,認為自己這些方面遭到了挑釁。
也有一些人不善于做選擇,當提出“掃我還是掃你”的問題時,對方就很糾結,究竟要怎么回復比較好;
潛意識告訴他們“真是太麻煩了”,然后就選擇放棄添加微信。
“福克定律”告訴我們,在沒有必要作出決定時,最好的決策是不做決定;
因此,為了避免選錯而陷入猶豫,直接就不選了,我們就會錯過難得的交友機會。
另外,這個問題無形中加大了社交壓力,看似是簡單的問題,實則是將“選擇權”拋給對方;
至于哪個選項是對的,則是由提問者決定,對方就會覺得有壓力,這種壓力還可能進一步演變為社交焦慮。
為了避免錯失好友,以及防止丟失寶貴的人脈資源,不妨學一學這三種高情商加微信方式。
高情商加微信方式
我們先要判斷對方的身份,若是地位較高的人,可以選擇主動成為“被動者”,直接回復“我能加您微信,真是榮幸,這是我的二維碼。”
抬高對方,為自己爭取一個好的第一印象,對方會覺得你很有教養,平添了幾分好感,有利于日后進一步溝通,或者合作。
平輩人的話,可以選擇幽默的方式,“掃誰都一樣,這是我的二維碼”;
將二人地位拉到同一個水平,同時也不會顯得自己很卑微,而對方也不會覺得不舒服。
“社會比較理論”指出,人們經常通過與他人比較來評估自我價值;
回話中“掃誰都一樣”,直接消解“主動與被動”的權力差異;
反之,若是問“我掃還是你掃”,可能觸發“誰地位更高”的隱性比較,結尾“我掃你”,也不會拉低自己的身份。
最后有個“萬能加微信公式”,也就是“價值先行—信任鋪墊—選擇自由”三原則;
簡單舉個例子,工作中,你想添加行業大佬的微信;
不妨先肯定對方的價值或者社會地位,然后降低功利性,進行信任鋪墊,最終交出自由選擇權。
比如,“某專家,您分享的內容給予我很大的啟發,后續我可能還有問題要請教您,不知您可否方便加微信;”
“當然,如果您覺得打擾,我也完全理解,我會將問題整理好,然后郵件同步給您。”
通常情況下,對方是會同意的,你再將二維碼遞給對方,你就能收獲貴人的聯系方式。
學會高情商添加微信方式,讓交友變得輕松、簡單,朋友多了路好走,說不定你的貴人就在其中,那么,你學會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