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一艘巨大的灰色航母在新加坡港外悄然轉向,原本高調宣布將穿越南海、北上日本參加聯合演訓的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母,突然掉頭駛向澳大利亞。
甲板上24架F-35B戰機尚未展開所謂“全球存在”的展示,便倉促離開這片曾被英國稱為“帝國榮耀”的海域。這一次,“日不落帝國”的身影還未顯現,便已黯然退場,引發國際輿論的強烈震動。
英國皇家海軍的這次亞太戰巡,本是精心策劃的“戰略出擊”。部署前,英國國防大臣公開宣稱,“威爾士親王”號的遠航將成為“本世紀最重要的軍事行動”,旨在“向印太地區展示英國的承諾”。
艦隊指揮官更是言辭激烈,點名中國,意圖通過軍事存在展現所謂“航行自由”的主張。英國上下,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幻想重現海上霸權的年代。
航母啟航之際,英國媒體鋪天蓋地報道這次行動的“戰略意義”。皇家海軍高層將其視為“重塑世界秩序”的一環,企圖通過參與印太事務,重申英國的“全球角色”。
在英國脫歐后失去歐盟平臺的背景下,許多政客寄希望于通過軍事手段重新建立對外話語權。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遠航,不僅是一次航海,更是一場政治投射。
英國此番舉動,自然離不開美國的背景支持。自2021年“伊麗莎白女王”號首次部署亞太以來,英美軍事協作頻繁。此次“威爾士親王”號的行動,更被視為對美國“印太戰略”的呼應。英國試圖借力打力,在亞太刷存在感,同時討好華盛頓,以此補償在歐洲影響力的流失。
就在英國航母編隊抵達新加坡前,美國國防部卻突然“變臉”。2025年6月,在華盛頓五角大樓的一間會議室內,一場美英防務閉門會議悄然進行。
會議中,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埃爾布里奇·科爾比語氣堅定,當面要求英國撤回“威爾士親王”號的亞太部署,并直言:“我們不希望你們在那里。”一句話,令在場的英國代表團陷入靜默。準備多月的部署計劃,被一紙否決。
這一幕成為美英防務關系的一次震撼時刻。英國代表當場愕然,原本期望得到美國“背書”的部署計劃,就此被美方叫停。英國國防大臣的顧問私下透露,原本準備與日本、澳大利亞等國開展聯合軍演的計劃,也不得不緊急修改。
英國航母編隊隨后放棄原定航線,繞過南海,避開東亞熱點,直接駛向澳大利亞參加演習。這一系列調整,與五角大樓的態度發生同步,不禁令人深思。
美國為何突然叫停英國的戰巡計劃?答案藏在科爾比的戰略思維中。作為美國“孤立主義”路線的重要推行者,埃爾布里奇·科爾比主張減少美國在海外的戰略負擔。
他認為,美國應專注本土安全,避免被盟友牽連進高風險局勢。在他看來,英國航母進入南海,不僅無助于美國戰略,反而可能引發中國的強烈反應,迫使美國陷入被動。
科爾比并非只針對英國。就任副部長以來,他多次推動削減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暫停對日本的安全承諾評估,甚至建議重新檢視“奧庫斯”澳英美安全協議。他主張讓盟友承擔更多防務責任,減少美國的直接參與。新加坡、東京、堪培拉,無不感受到這股來自華盛頓的“寒意”。
英國此番在印太的“灰頭土臉”,正是這一趨勢的縮影。英國原以為能借助航母部署,在亞太地區“重塑全球影響力”。現實卻是,美國不再歡迎“插手者”。
一位美國軍方官員私下透露,印太地區局勢高度敏感,來自歐洲的軍事介入可能打亂美方節奏,令局勢失控。美方更傾向于通過自身主導的框架推進戰略,而非聽任盟友“自說自唱”。
英國自身的能力問題,也為這次“撤退”埋下伏筆。航母出發不久便出現技術故障,一架F-35B因液壓系統問題被迫迫降印度機場,英方派出全副武裝的安全小組看守,嚴禁任何外部接觸。剛抵達新加坡,就臨陣改變航線,放棄南海穿越。
種種跡象表明,英國皇家海軍的綜合作戰能力,難以承受真正的遠洋高強度部署。面對中國海軍在南海的強大存在,“威爾士親王”號的顧慮也不無根據。
中國山東艦航母編隊在7月初高調訪問香港,隨后駛入南海展開實戰演訓。作為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已多次完成戰備巡航,搭載殲-15艦載機,具備全面制空與制海能力。對比之下,“威爾士親王”號面對的將不只是“航行自由”,還有現實的軍力差距。
美國明確表態“印太與英國無關”,等于向世界釋放出一個信號:“美國優先”不僅要從經濟上剝離負擔,也要從軍事上壓縮盟友的參與度。
英國這次被當面叫停,不僅是戰術撤退,更可能是戰略轉折。過去依賴美國的防務體系,如今正遭遇“信任危機”。英美關系看似牢固,實則裂痕初現。
英國政界內部對此次“停航事件”的反應也頗為復雜。議會國防委員會成員公開質疑美國的盟友承諾,要求重新評估英美軍事合作框架。
國防部也召開緊急會議,考慮是否調整“全球英國”戰略。英國媒體更是用“羞辱”“被拒之門外”等詞匯形容這一外交挫折,顯然對美國態度的轉變感到難以接受。
這次風波也在其他盟友中激起漣漪。日本對科爾比提出的提高軍費要求感到壓力倍增,日美“2+2”會談被迫取消。
澳大利亞因“奧庫斯”協議評估陷入不安,多位議員呼吁“強化自主戰略”。歐洲國家更是重新思考對美依賴的代價,法國、德國呼吁加快構建“獨立防務體系”。
英國航母繞開南海的背影,成為一個時代變遷的象征。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如今在現實面前低頭;曾經的盟友互信,如今在利益算計中動搖。美國的“戰略收縮”正在重塑全球安全格局,盟友體系裂縫初顯,印太棋局風云再起。
中國的態度堅定而清晰。中國外交部多次強調,反對域外國家插手亞太事務。中國海軍在南海的演訓行動,是對主權的堅決維護,也是對外部干涉的有力回應。
面對“航母外交”的挑釁,中國用實力告訴世界:和平不靠口號,穩定更需實力。英國航母走了,留下的是戰略真空,也是深刻反思。誰才是地區和平的穩定器,誰又是攪局的制造者,時間會給出答案。
南海的波濤不語,卻早已見證了一個時代的告別,也迎來了新時代力量的崛起。英國該明白,世界早已不是它熟悉的模樣;美國也要清醒,霸權不是永恒的劇本;而中國,正在用實際行動,書寫屬于東方的海權新篇章。
信息來源:
[1]他當面叫停英軍航母部署,英方震驚 環球時報
[2]“印太與你們無關”,五角大樓高官被曝當面叫停英國航母部署,英方震驚 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