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育賽事的舞臺上,輸贏乃兵家常事,但頂尖選手的失利總能引發大眾的熱議與思考。WTT美國大滿貫女單賽場,孫穎莎1-3不敵隊友陳熠,爆冷止步16強,這一結果令眾多球迷大為震驚。前國手郭焱在賽后對這場比賽進行了深入剖析,為我們揭示了孫穎莎此次發揮欠佳的背后原因。
郭焱表示,大家不能期望孫穎莎在這場比賽中打得有多漂亮,因為國乒隊員之間彼此太過熟悉。長期在同一環境下訓練,隊員們對彼此的技戰術特點、打法習慣都了如指掌 ,導致在比賽中限制球較多。這種情況在國內比賽或隊內對抗中尤為明顯,球員們很難像面對陌生對手那樣,酣暢淋漓地打出自己的風格和戰術。
孫穎莎這次的對手陳熠、漢娜·高達等,都是大賽中不常見的“生面孔”。盡管在隊內訓練時可能有過交手,但正式大賽的氛圍、壓力以及對手在大賽中的心態變化,都與平常訓練有著天壤之別。面對這些在大賽中較少碰面的選手,孫穎莎難以迅速摸清對方的球路和比賽節奏,這無疑影響了她在場上的發揮。比如陳熠,這位年輕選手在面對孫穎莎時,毫無包袱,放手一搏,戰術執行十分堅決,在關鍵分的處理上更是展現出了超出年齡的冷靜和果敢。
從比賽過程來看,孫穎莎開局就陷入被動,首局0-3落后,盡管努力追至5平,但關鍵分上的失誤還是讓她9-11丟掉首局。第二局孫穎莎加強正手進攻,11-7扳回一局,可隨后第三局失誤增多,以5-11告負。第四局雙方比分緊咬,9平后陳熠連拿2分并最終通過發球直接得分,11-9鎖定勝局。全場比賽,孫穎莎主動失誤多達15次,比陳熠多出7次。
陳熠在比賽中很好地貫徹了“壓中路”策略,限制孫穎莎側身正手進攻,迫使她頻繁使用反手相持。同時,陳熠1米77的身高優勢結合穩健防守,多次化解孫穎莎標志性的大角度快撕,全場封堵線路成功率超70%。孫穎莎此前連續兩輪五局鏖戰,累計耗時2小時42分鐘,疊加雙線作戰,體能消耗巨大,到第四局后半段,她移動能力明顯下降,多次放棄跑動救球,且全程未叫暫停,戰術執行出現變形。
孫穎莎作為世界第一,一直是對手重點研究的對象,承受的壓力不言而喻。而陳熠此前對陣孫穎莎未嘗勝績,此次以“拼對手”的姿態輕裝上陣,心理上的優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她在比賽中更好地發揮。希望孫穎莎能從這場比賽中吸取教訓,調整狀態,提升自己應對不同對手和復雜局面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