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官方消息,深圳海洋大學(一期)項目建設進展加快,校園雛形已現。東校區(生活區)按計劃2025年竣工并投入使用;西校區(科教區)建設預計2026年底部分工程完工。這意味著深圳籌建的又一所新大學即將落成。
深圳海洋大學(一期)位于大鵬新區壩光片區,總用地面積40.12萬平方米,約600畝,總建筑面積60.05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新建教學科研組團、體育館、圖書館、學生宿舍、教師宿舍及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館(校內)等。
去年下半年,深圳市對外發布了《海洋大學(一期)建設項目施工中標結果》。深圳海洋大學(一期)建設項目總投資60.53億元,位于大鵬新區壩光片區,排牙山路以南、恒科路以東、環壩路以北圍合用地內,毗鄰壩光生物谷。用地周邊東、南多為山地環繞,遠眺可見白沙灣,生態資源豐富,景觀環境優美。項目用地面積66.70公頃(約1000畝),其中建設用地面積40.12公頃,管理范圍面積26.58公頃,總建筑面積約59.8萬平方米。
深圳是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八大超大城市之一,國家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和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雖然面積不大,但有著1800萬人口,是毫無疑問的人口和經濟大市。
與深圳巨大的人口數量和龐大的經濟體量不相匹配的是深圳的的高等教育實力,從2025年的教育部高校名單上看,深圳僅有10所高校,分別是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深圳技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深圳技術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大學,以及不久前剛剛新設的公辦職業本科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大學,共8所本科院校和深圳城市職業學院、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2所專科院校。
這樣的數量顯然和國家創新型城市不相匹配,在四大一線城市中,北京擁有92所高校,位居全國各大城市第一,廣州有84所,上海也有69所,而深圳的高校數量不僅遠遠不及青島、大連、寧波和廈門等其他計劃單列城市,甚至不如蘇州、保定、湘潭、桂林、無錫、徐州、贛州等高等教育實力強一些的普通地級市。
因此,深圳正發揮自身經濟實力強,對外開放程度高,對人才吸引力大的優勢,開啟了瘋狂建大學的模式,以支撐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的需要。深圳幾乎是以一年建一所大學的速度窮追猛趕,過去十年,深圳新增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大學或大學校區。據統計,深圳的大學數量已經增加到了近20所,在校大學生數量達到了20萬,將逐步擺脫“高校荒漠”的標簽。
并且,深圳還在不斷的籌建大學,如深圳理工大學、深圳海洋大學、深圳音樂學院、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暨南大學深圳校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天津大學佐治亞理工深圳學院、等高校都在加緊籌建。
我們今天就來看下,深圳到底有多少大學。深圳不僅在高校數量上努力追趕,在高校辦學質量上,更是高起點、高標準建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