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全球新能源產業格局深刻變革的背景下,中國鋰電產業鏈企業正面臨雙重挑戰:一方面,國內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階段性的供需錯配問題凸顯;另一方面,國際市場需求攀升,本地化配套要求日益嚴格。
在此背景下,“走出去”已從企業的發展選項,升級為生存必需的戰略抉擇。當下,在頭部廠商的帶領下,中國鋰電產業鏈企業正集體加速“駛向”東南亞,多家企業通過建廠等措施,推進其在當地的本土化生產布局。
01
三大鋰電巨頭搶灘東南亞再提速
今年6月底,短短3天時間內,就有三個大型鋰電項目更新了進展。
先是6月27日,億緯鋰能宣布,擬以自有資金、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或自籌資金不超過86.54億元,用于其馬來西亞新型儲能電池項目建設。
據了解,億緯鋰能馬來西亞工廠的定位,是覆蓋亞洲、輻射全球的多場景鋰電池生產基地。而對于此次投資的戰略意圖,億緯鋰能表示,該項目將促進其海外業務擴張,通過海外生產基地產能的擴大,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儲能配套需求。尤其是在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海外布局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關風險,助力業務訂單增長與產能規模擴張,為全球領先戰略提供支撐。
緊接著6月28日,星源材質在馬來西亞的東盟基地(一期)投產。
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近50億元人民幣,建成后將成為年產20億平方米濕法及涂覆隔膜的“超級工廠”,其目標不僅是生產鋰離子電池隔膜,還包括固態電池剛性骨架。
星源材質方面透露,該工廠在建設初期便已獲得大量訂單意向,投產初期產能即面臨供不應求的態勢。這反映出全球電池制造商在東南亞地區,產能擴張所帶來的強勁市場需求。
隨后在6月29日,寧德時代在印尼的合資工廠項目開工。
消息顯示,該項目總投資約60億美元,涵蓋從紅土鎳礦開采、火法冶煉、濕法冶煉、電池材料、電池回收和電池制造等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全產業鏈。據悉,該項目規劃的年產電池的數量,將能支持30萬輛電動汽車的電池配套需求。
至此,中國鋰電產業鏈三大巨頭在東南亞完成了一次精彩的“三連擊”。這三大項目如同三枚戰略棋子,分別卡位儲能市場、關鍵材料、鎳礦資源三大制高點。
02
中國鋰電產業鏈企業“抱團”出海
事實上,除了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在電池制造環節,包括國軒高科、欣旺達、瑞浦蘭鈞、蜂巢能源、珠海冠宇、豪鵬科技、海四達、雙登集團、天鵬電源等國內電池企業,均已在東南亞布局生產基地。
例如,蜂巢能源泰國工廠主打短刀電池技術,并已于今年6月底迎來其第10000套電動汽車用EV電池包下線;瑞浦蘭鈞則將首座海外電池工廠選在印尼,預計一期投產后可實現年產8GWh的動力與儲能電池,以及系統和電池組件;國軒高科越南基地已實現5GWh年產能,長期規劃年產能達20GWh。
在鋰電材料及零部件環節,除了星源材質,恩捷股份、華友鈷業、新宙邦、尚太科技、金楊股份、格林美、龍蟠科技、科達利等,紛紛完善其在東南亞的產能配套體系,覆蓋了從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到結構件的產業鏈上游多個環節。
據了解,伴隨上述材料領域的產能,將于2026、2027年相繼進入投產階段,鋰電四大核心主材均將在東南亞實現本地化生產。
此外,在整車方面長安汽車首個海外新能源整車生產基地——泰國羅勇工廠,已于今年5月投產,該工廠總投資約100億泰銖(約合人民幣21.6億元),已建成產能達每年10萬輛,后續將逐步擴產至每年20萬輛;比亞迪也計劃在2025年底前,完成其投資10億美元的印尼工廠建設。此外,長城汽車、上汽集團、廣汽埃安等,也陸續在泰國建立或擴大生產基地。
中國鋰電產業鏈企業抱團“卷”向東南亞,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業內分析認為,該地區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如印尼的鎳儲量占全球22%,這為鋰電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資源保障。同時,東南亞地區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具有一定的成本優勢。
中國企業在技術、產品、成本等方面的優勢,與東南亞地區的資源、市場和政策優勢形成互補,同時這也是中企應對全球貿易變局、搶占新興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戰略布局。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持續揮舞“關稅”大棒,日前陸續公布他寫給多國領導人的信函,稱將從8月1日起對這些國家征收25%-40%不等的關稅,其中包含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泰國、柬埔寨、老撾、緬甸、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的一些國家。
這一政策動向,可能將導致中國鋰電產業鏈企業此前試圖通過布局東南亞地區市場,以其作為跳板,輻射北美等更廣泛海外市場的“繞道出海”戰略,面臨部分失效風險。至于后續將如何發展,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