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明見局
作者|柯柏妮
沒錯,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要上調了!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我國200年以來連續第21年統一調整企業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
2%背后的精細考量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2025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25〕38 號),明確自2025年1月1日起,為2024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24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2%。
此次養老金調整,總體調整水平確定為2024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2%。這一比例并非隨意確定,而是綜合考慮了物價變動、職工工資增長等多方面因素。
“重點向養老金水平較低群體傾斜”是此次政策的一大亮點。
以月養老金3000元的退休人員為例,若僅按照2%的比例調整,每月僅增加60元;但通過 “定額 + 傾斜”的組合方式,低收入者實際增幅可達5%以上。
舉個例子,某省份定額調整為每人每月增加50元,同時對養老金低于當地平均水平的低收入群體額外傾斜30元,那么這位月養老金3000元的退休人員每月可增加80元,相較于原養老金增幅達到2.67%,若在一些傾斜力度更大的地區,結合高齡等其他傾斜條件,實際增幅突破5%是完全可能的,這充分體現了政策對低收入退休群體的精準幫扶。
公平凸顯,持續完善的養老保障體系
在調整辦法上,延續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定額調整突出公平,同一地區退休人員不論原養老金高低,均按統一金額上調。
掛鉤調整與退休人員繳費年限和基本養老金水平緊密相連。
繳費年限掛鉤方面,如四川省規定繳費年限15年及以下部分每年增加0.5元,超過15年部分每年增加1元;北京則按每年3元標準調整,工齡越長增加越多。
養老金水平掛鉤上,以2024年12月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按比例上調,普遍在0.5%-1.5%區間,像養老金3000元者按0.8%比例可增加24元,充分體現“長繳多得、多繳多得”激勵機制,鼓勵在職人員積極參保、長期繳費。
同時,通知表明,適當傾斜主要針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重點群體。
高齡退休人員分年齡段額外補貼,四川省對70 - 79歲人員每月增25元,80歲以上增50元,全國普遍對80歲以上群體傾斜力度更大。艱苦邊遠地區人員按地區類別增加補貼,西藏、新疆等地最高每月可增65 - 80元。
此外,對于安置到地方工作且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退休軍轉干部,繼續確保其基本養老金不低于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
與銀發經濟聯動,釋放潛力
養老金上漲為銀發經濟注入強大動力。隨著退休人員可支配收入增加,其在養老服務、健康醫療、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消費需求將進一步釋放。
在養老服務領域,以往因經濟原因對專業養老機構服務、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猶豫的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后更有能力選擇這些服務。這將促使養老機構擴大規模、提升服務質量,同時催生更多居家養老服務企業,形成良性市場競爭,讓退休人員享受更優質服務。
健康醫療方面,退休人員本就關注健康,養老金增加后,他們更愿意在體檢、慢性病管理、保健養生等方面投入。這將推動醫療機構優化針對老年人的醫療服務,增加相關醫療設備和人員配置,帶動健康食品、保健器材等相關產業發展。
文化旅游領域也將顯著受益。許多退休人員有出游意愿,但經濟因素常成阻礙。養老金上調后,更多退休人員會投身旅游、參與文化活動,推動旅游景區、旅行社等相關行業針對老年群體推出更多個性化產品和服務,如老年旅游專線、文化體驗活動等,進一步激活文化旅游市場的老年消費板塊。
(內容來源于網絡公開信息,請謹慎辨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