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從武 通訊員 于海麗 谷永超
今年以來,新疆托克遜縣阿樂惠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發揮實戰化效能,累計化解鎮級矛盾糾紛30件、社區綜治中心化解98件,矛盾糾紛化解滿意度達99.5%,實現鎮級矛盾糾紛“零上交”。
這一成績的取得,是該鎮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基層治理模式的展現。
阿樂惠鎮地處偏遠,轄區內企業集聚,外來務工人員占比達99%。面對經濟發展與治理壓力的雙重挑戰,該鎮堅持“關口前移、重心前傾、防線前置”理念,以“一地化解”為目標,推動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探索出一條符合當地實際的惠企樂民的特色解紛路徑。
該鎮整合法律服務、信訪接待等職能,打造“一站式”綜治服務平臺,設立專業化“涉企糾紛調解室”,組建以政法委員、司法所所長、派出所所長、法律顧問為核心的專業團隊,攻堅疑難復雜糾紛。推行“干部跑腿、數據跑路、哨聲跑路”工作法,精準高效調配解紛資源,并安排專人盯辦事項,做到限期反饋結果,督促履行義務,確保協議落地有聲。
6月25日,阿拉溝社區的蒙某給社區綜治中心打電話反映,某礦業公司拖欠包括他在內的9名工人3個月工資。社區綜治中心工作人員立即安排人民調解員、警務室民警前往處置。
經現場核實,某礦業公司確實存在欠薪問題,但某礦業公司負責人楊某始終對履行義務態度消極。于是工作人員向鎮綜治中心反饋,鎮綜治中心迅速聯動司法所、派出所和專業調解員組成調解小組,開展調解工作。托克遜縣司法局阿樂惠司法所所長宇翔從法律角度明確企業支付工人工資的義務和拖欠工資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托克遜縣公安局阿樂惠派出所所長趙寧從企業經營角度分析利弊,列舉拖欠工資可能對企業聲譽、長遠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人民調解員則主張雙方換位思考。最終,楊某當場支付8萬余元欠薪。
“我們都加入了便民服務群,遇到困難可以直接打電話反映,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幫我們解決。”在阿樂惠鎮轄區長期務工的蒙小紅說。
阿樂惠鎮綜治中心創新推行矛盾糾紛預防“三課”機制:在務工人員到達當地時開展法治宣講“必修課”;企業開工前上好勞資風險“第一課”;依托“工棚普法會”常態化開展合規經營“綜合課”。
針對轄區涉企矛盾糾紛多、專業性強、化解難度大等特點,阿樂惠鎮綜治中心探索構建了“領導包聯企業、警企聯動、社企共建、網格入企”機制,提升風險感知能力,確保矛盾糾紛發現在一線、化解在萌芽狀態。
6月12日,南泉社區網格員木合塔爾·斯帕爾在走訪時發現,轄區加油站工作人員和客戶麥某發生爭執,木合塔爾立即向社區綜治中心反映,社區調解員和警務室民警很快趕到現場。經了解,麥某在該加油站加油后,未拔加油槍便駕車離開,導致加油槍落地損壞。調解人員講法律、論過錯、估成本,很快促成麥某向加油站賠償500元。
如今,有矛盾找綜治中心已成為當地群眾和企業首選。
“我們將持續延伸治理觸角,實現矛盾風險少發生,矛盾糾紛就地化解。”阿樂惠鎮綜治中心負責人魏艷清表示,目前,該鎮正探索“數字綜治”建設,進一步夯實基層治理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