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這次是真的“轉向了”。
山東艦一進香港,英國“威爾士親王”號本來還有點姿態,說要“自由航行”、要“展示存在”,嘴上說得不輕,結果剛繞到南海邊上,立馬調頭從巽他海峽繞道了。你說這是“不刺激中方”,但全世界都看出來了——是你不敢靠近。
這個“不靠近”,不是戰略避嫌,是本能反應。你可以說它理性,但說到底,是因為英國海軍現在確實沒這個底氣。
我們得承認,英國皇家海軍的“歷史榮光”確實牛過,日不落帝國不是吹的。但那是上世紀的故事了。眼下這艘“威爾士親王”號,名頭是航母,骨子里問題一堆:漏水、斷軸、零件互拆,跟真正能出遠洋對抗的作戰平臺差得不止一點。更要命的是,這次部署基本靠拼盤——護衛艦借的,補給艦借的,連F35都要靠美軍來撐。
你說這是“全球部署”?更像是借來的威風打給自己看。
而那邊的山東艦呢?剛從西太回來的時候,才剛進行完高強度實戰化訓練。055護航,90架次起降,整個編隊狀態是一句話:你不惹我我不動,你真來了,我不慌。
英國繞開這事,其實不是某一艘艦的勝負,也不是“威懾成功”這種淺層解讀。它反映的是地緣秩序的現實變化。
以前在南海誰能說話?美國、英國輪流來,現在中國海軍說,我不吆喝,但我就在這兒。誰也別想靠兩艘借來的軍艦就能刷一圈“存在感”。你不是真有事,那就繞行。你真想惹事——對不起,這不是你熟悉的亞洲了。
更巧的是,這次山東艦在香港靠港開放日,剛好是香港回歸28周年。這是安排好的事,2017年遼寧艦也來過。但這次意義不一樣:那時候我們是亮肌肉,現在我們是展示“我守得住這片海”的信心。
你看英國人最受不了的是什么?不是山東艦演習,也不是它戰力提升,而是它停在香港時那份從容——沒有劍拔弩張,沒有高調威懾,甚至連一句話都沒說,但對手已經選擇繞行。
這是新的強大,不是靠喊出來的,是你不出聲別人就繞道走的分量。
說到底,英國這次的行為,并不丟臉。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做出合適選擇,是成熟表現。真正讓人感慨的,是“老牌海軍強國”如今已經到了要靠避讓來避免尷尬的階段。
南海的故事不會停,英美還會回來。但他們得學著適應一個現實:
這片海,已經不是誰喊兩句“自由航行”就能攪局的地方了。
最后留一句:
英國這次不是“輸”給山東艦,而是被時代繞了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