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南京新書院悠谷學校舉辦了第六屆悠谷中芬國際教育論壇。來自各地的教育專家和學者齊聚一堂,圍繞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展開深入研討,為探索未來教育發展路徑激蕩智慧啟迪。
專家分享
活動伊始,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總經理兼雙創導師、東南大學教授賈方,江蘇省計算機學會、南京大學教授金瑩,分別上臺致辭,她們聚焦人工智能時代教育變革,強調需立足基礎教育培養學習能力、創新思維與團隊協作等核心素養,推動教育模式革新以培育適應未來的人才,并對本次論壇表達了美好祝愿。
南京新書院院長、悠谷學校校長張猛發表演講,深度闡釋了南京新書院悠谷學校在人工智能與未來教育交融背景下的辦學之道,涵蓋辦學初心、對AI時代的擁抱、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及破題之思,充分彰顯了學校以培養學生學習力、想象力、創造力為核心的未來教育理念與實踐探索。
紫金山智能機器人(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小俊依托深厚的兒童科研教育積淀及人工智能教育探索經驗,圍繞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課程展開深度解析,涵蓋國際國內政策框架、課程設計邏輯、核心素養體系等關鍵維度,同時結合團隊實踐與最新規范,系統分享了人工智能教育在基礎教育階段的發展脈絡與實踐路徑。
暨南大學廣東智慧研究院院長劉子韜介紹,研究院依托計算機與人工智能領域的深厚積淀,近兩三年來深耕大模型技術在教育場景的創新應用,既為學生打造了以智能答疑為核心、融合個性化引導與精細化講解的智慧學習生態,又為教師構建了基于優質教研資源與多元教學模式的智能備課體系,其成果不僅實現規模化落地應用,更在國家級平臺與行業評選中彰顯標桿價值,引領智慧教育技術應用與普惠落地的前沿探索。
紫金山智能機器人(南京)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羅兆杰講述了智能機器人的現在與未來,其團隊耕教育領域智能化革新,依托AI技術與大模型,融合優秀教研智慧,構建適配本地化教材、可定制化的智能教案系統,同時探索機器人通過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實現人機交互,并致力于優化兒童教育機器人的語音與交互形式,推動教育領域的技術賦能與創新實踐。
圓桌論壇
下午的圓桌論壇上,嘉賓們以“未來課堂的遐想”為主題展開教育對話。他們聚焦未來課堂模式的可能性,展開了兼具前瞻性與實踐性的深入探討——既將人工智能視作賦能教學革新的重要工具,也著重強調在其應用過程中需始終保持理性審慎的態度,平衡技術賦能與教育本質的關系。
隨后,嘉賓們以“人工智能與學校教育”為題展開對話,各方聚焦于明確AI作為學習助力伙伴的角色定位,強調以規范引導其合理應用;主張教育重心從知識傳遞轉向創造力培養,推動教學模式、評估方式、課程體系及學校管理的系統性重構,以適配新時代人才培育需求;同時關注教師角色轉型與學生核心素養的重塑,思考學習者與AI的共生關系,致力于突破現有框架、培育突破式創新能力,最終指向構建能夠滋養未來人才成長的教育新生態。
嘉賓們也分析了當前AI教育存在評價機制滯后、工具交互單向等問題,認為未來AI教育應實現多模態交互、跨學科實踐,注重培養孩子綜合能力與情感素養,覆蓋更廣泛場景,企業需推進教育普惠。同時表示,創新人才培養需關注解決問題、資源整合等能力,基礎教育要鼓勵興趣、構建情感系統,培養同理心、試錯力等,教師需與AI協同,而教育本質在于育人,未來教育應立足人的靜默而非僅依賴算力算法。
專家點評
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民辦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研究室主任劉耀明對兩場活動進行了總結:“相關團隊融合大模型技術與名師智慧研發智能備課系統,以解決教案應用難題,適配多樣化教學需求,該系統在多學科有突破且優于同類產品,展現了AI與教育融合的創新實踐。”
本屆悠谷中芬國際教育論壇圍繞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展開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研討活動。與會嘉賓從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現狀與未來發展方向,分享了眾多前沿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通過主題演講、深度解析、圓桌論壇等多種形式,大家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共識,明確了在人工智能時代,教育應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推動教學模式、課程體系及學校管理的系統性重構,同時強調教師角色的轉型與 AI的合理應用。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為探索未來教育發展路徑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也為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教育邁向更加智慧、創新的未來。
視頻制作:《名校名家行》欄目組
圖文制作:江蘇新魅力校園融媒體中心
采編:盧洋楠 史天存
編委會:周潔 袁靖涵 舍春 桑迪
欄目主編:周潔
聯合出品:
南京報業傳媒集團江豚新聞融媒體中心
南京電視臺牛咔視頻《新魅力校園》欄目組
江蘇教育頻道《名校名家行》欄目組
本平臺及網站發布內容,由江蘇新魅力校園融媒體中心原創或者甲方授權,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如若發現我們的內容使用了第三方素材,請權利人聯系我們洽談授權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