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西部,時代青年新舞臺】
700多個日夜,結對幫扶村里168名群眾,完成2次鄉村構成主義藝術改造,共創45節公益閱讀課涵蓋學生2400余人,籌集4萬元獎助金托舉起22個家庭……在“千根線穿針”的基層工作之外,還自發為村里辦成這么多事兒,這一定是個執行力很強的人!
故事的主人公卻哭笑不得地說:“其實我拖延癥挺嚴重的。”
這個“拖延癥患者”,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西部計劃志愿者畢航。2023年春天,正讀研一的畢航報名了西部計劃,遠赴新疆和田市玉龍喀什鎮進行志愿服務。
西部計劃志愿者畢航初到新疆(受訪者供圖)
研究生讀到一半參加西部計劃,在眾人眼里的確有些“瘋狂”。畢航卻不以為意,反而要求駐派到最基層的村子工作。
剛到那陣兒,畢航有些水土不服,腳踝成片的蕁麻疹癢得直鉆心。要找人求助嗎?畢航想了想,“我是來幫村里解決問題的,可不能反過來成為問題”。頂著沙塵暴入戶走訪,幫群眾解決糾紛……盡快進入工作角色是當時他最關心的事。
畢航(右)入戶走訪時與村民交流(受訪者供圖)
2019年,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叢志強在寧波葛家村帶著村民們一起“搞藝術”,僅用5個月就將原本臟亂破敗的小弄堂,雕琢成充滿詩意與煙火氣的美學天地?!叭裏o鄉村”變成“網紅村”,村集體實現大幅增收。
葛家村某地改造后的樣子(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看到葛家村的報道,畢航內心思緒翻涌:我們這兒有這么多鮮活的少數民族文化,怎么不能搞藝術改造?葛家村能成,庫提其村也能行!
說干就干!他提出了改造想法,村干部們表示支持,心里卻打上了大大的問號:“能行嗎?”
用行動證明一切。畢航聯系到叢志強教授,并向他尋求經驗,還“薅”來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大學、上海戲劇學院等高校的好朋友一起討論改造方案。
畢航與其他高校學生共同討論改造方案(受訪者供圖)
第一書記看他鉚足了勁,指了指村頭的T字路口:“要不從這兒開始?”“好!”畢航爽快地答道,召集大伙開會收集想法,一提“建篝火活動區”,鄉親們眼睛亮了——誰不想收工后有處吃燒烤、跳麥西來普?
畢航與村民們共同商議改造計劃(受訪者供圖)
改造的難,超出想象。基層任務重,干部們都特別忙。白天他處理糾紛、入戶走訪,大都晚上干活。最讓畢航感動的是,總有村民揣著工具來幫忙,有人扛來家里的舊木料,有人踩著板凳給墻面刷漆,連放學的孩子也蹲在一旁幫忙分揀碎石。
夜晚畢航與村民一起建設篝火活動區(受訪者供圖)
2024年7月,這個小小的“篝火廣場”終于建成了。當第一簇篝火在路口閃耀著火星時,干部群眾湊在一塊兒吃原汁原味的羊肉串?!耙郧斑@就是個小土坑?!庇腥丝兄救庑Φ溃骸艾F在是咱最喜歡的地方!”
畢航捏著冒著熱氣的烤串,忽然覺得那些凌晨兩點的燈光、被沙子磨破的手套,都在這堆篝火里映射出亮堂堂的答案——原來幸福很簡單,就是看到這些笑臉在火光里晃啊晃的模樣。
篝火活動區正式建成后大家一起吃烤肉(受訪者供圖)
“我走不了啊,有些事情還沒做完呢”,一年服務期滿后,畢航的“拖延癥”又犯了,他決定續簽一年。
他放不下村里可愛的孩子們,還有很多想為他們做的。所以,當社科大博士學姐提議開辦公益閱讀課時,兩人一拍即合。他們拉著本校的志愿者云端備課,在小學的課表里擠出授課時間。屏幕上的繪本剛翻開,孩子們眼里就亮起星星似的期待。
一年時間,45節課,6所小學2400多個孩子?!爱吚蠋熓裁磿r候再來?”當孩子們追著問時,畢航知道他留下的意義實現了。
米克拉小學公益閱讀課結課時畢航與孩子們的合照(受訪者供圖)
“我把兩年的時間完全奉獻給了新疆”,畢航的聲音清脆有力,充滿著酣暢淋漓的幸福感。這兩年,他幫村民找工作、肉孜節時入戶送肉、冬天給群眾送炭……真真切切扎進村里才明白,“鄉村振興不是空口號”,畢航常為自己能成為鄉村振興里的“一塊磚”而感到自豪。
冬天畢航和干部們一起給困難群眾分炭(受訪者供圖)
這樣一個“行動派”偏說自己有“拖延癥”,是因為他心里還裝著太多沒做完的事——沒來得及將鄉村藝術改造推廣到更多鄉村,沒時間持續開設公益閱讀課堂,沒能落地的鄉村研學項目……這兩年畢航干了很多,夭折的也很多。“一半對一半吧”,他笑著說。每每想起鄉親們握緊他的手,上課時孩子們望向他的星星眼,還有村里仍可改造的空間,那些未竟的計劃像系在心頭的繩,總在提醒他還有遺憾。
這份 “拖延”,是對這片土地綿長的牽掛,是未完待續的承諾。而那些“夭折”的項目并未消失,反倒成為他腳下的沃土,鋪實了他把青春奉獻給廣闊西部的路。
畢航(第一排右一)和村民們的合照(受訪者供圖)
畢航本科是學電影的,喜歡用鏡頭講故事。自他參加西部計劃以來,發布的援疆視頻全網播放量近200萬。這些視頻激起了許多青年內心的澎湃,讓更多青年扛著行李追到沙漠。有志愿者見到他說:“畢老師,你的視頻把我心里的火點著了?!?/p>
篝火區的火堆會常年點燃嗎?一年的公益課會有效果嗎?兩年的援疆對當地有沒有作用呢?畢航笑著說:“不要問我,要問時間?!毕M姆N子已經播撒,時間自有答案。
策劃: 李方舟 董大正
采寫: 晉潤蕓 董大正
視頻制作: 董大正
(部分視頻素材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光明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