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蘭州市人社局公示的一份“事業單位引進人才擬聘用名單”中,一位西北大學數學專業的“20歲碩士研究生”吸引了無數網友的目光。
正常情況下,20歲正是大學還沒畢業的年齡,而這名女同學不僅完成了本科的學業,甚至還成為了西北大學數學專業的一名碩士,并且順利進入事業單位,端上了“鐵飯碗”。
起初,人們都稱這名女孩是“天才少女”,也猜測她20歲完成碩士學業并且順利考入事業編背后的真相,有人猜測她或許是某名校少年班的“天才學霸”,筆者甚至忍不住懷疑:如果她被引進的單位不是蘭州的一所中學,或許網上的質疑遠比稱贊要多得多。
“蘭州20歲女碩士入職事業單位”事件反轉,官方通報來了
可即便網上對這名20歲女碩士更多的是“膜拜和感嘆”,這件事畢竟引起了輿論的關注,相關部門也不得不對這名20歲女碩士背后的真相展開調查,而令大家怎么也沒想到的是,這件事的反轉跟我們想象的都不太一樣。
這名蘭州20歲的女碩士,她的碩士學歷是真的,可她的年齡卻是“假”的,而這份“假”卻不是人為的故意造假,而是一個令人既無奈又唏噓的故事,關于“蘭州20歲女碩士”事件,官方通報的到來為我們揭開的事件背后的真相。
當人社局工作人員直接聯系考生本人后,隱藏在年齡的故事浮出水面。這位考生親口承認,她的實際出生年份是2000年,真實年齡為24歲,身份證上的年齡小了整整4年。
可并非出于造假目的,而是源于一個農村家庭的普遍現象。她出生于2000年的農村家庭,因各種原因,父母并未立即為她登記戶口,直到2004年,家人才想起這件事,前往派出所辦理。
或許是為了簡化程序,也可能是基層戶籍管理的慣例,登記人員直接將出生年份填寫為辦理當年的2004年,一個不經意的操作,讓她在法律上“年輕”了4歲,也在20多年后意外制造了一場關于“天才神話”的網絡狂歡。
當真相大白,網絡輿論的方向驟然轉變,那些曾經的驚嘆和羨慕,漸漸轉為對這位農村女孩奮斗歷程的尊重和贊賞。一位網友的評論被數萬網友點贊:“本想圍觀一個天才,結果看到了一個普通人奮斗的樣子,不知為何,后者更讓我感動。”
多數成功都來自于日復一日的堅持和積累,而非什么與生俱來的天賦
去掉“20歲碩士”這個虛假光環,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具說服力的形象:一個農村出身的姑娘,通過多年努力學習,考上名校,獲得碩士學位,最終在事業單位找到一份體面工作。這種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故事,不正是中國幾代人共同的奮斗軌跡嗎?
雖然事情已經塵埃落定,但還是有網友好奇:這究竟是咋過審的?畢竟事業單位對于錄用者都會進行嚴格的政審,但就像當初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回應的那樣:身份證上的出生年齡是2004年,那么她的法律年齡就是20歲。
只是有關部門對此事負責到底的態度給了我們一個事件的真相,我們才透過“天才少女”的表象看到了背后的真相,網上也有律師討論過這件事,認定女碩士“不構成提供虛假證件及材料,不應影響錄用”。
20歲的碩士之所以能引發軒然大波,歸根結底還是映射出了普通人對年齡的焦慮,大家都怕輸在起跑線上,很多時候也恨不得自己的年齡能小幾歲,但事實證明,絕大多數成功都不是什么神奇天賦的產物,而是普通人通過持續奮斗獲得的結果。
標簽從來不是定義一個人全部的價值,與其因為無法獲得某些標簽而感到自卑,不如用腳踏實地走完人生的每一步路,畢竟大多數成功都來自于日復一日的堅持和積累,而非什么與生俱來的天賦。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