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網的天氣炙熱回歸,陽光灑滿了整片草地。這是沉寂6年后的照耀,從深淵到光明。
全英網球俱樂部中央球場,2025溫網女單半決賽,當阿曼達·阿尼西莫娃3盤6比4爆冷擊敗世界第一薩巴倫卡時,她雙手捂住嘴巴,淚水在眼眶中打轉。職業生涯第一次晉級大滿貫決賽。這一刻,不僅是一位網球選手的勝利,更是一個女孩與抑郁癥長達六年的戰爭終獲曙光的見證。
命運的重擊:天才少女的隕落
2019年,17歲的阿尼西莫娃在羅蘭·加洛斯一舉殺進4強,成為00后第一個晉級女單大滿貫球員。她無解的反手和凌厲的擊球,讓世界網壇為之興奮。那一年,阿尼西莫娃職業生涯第一次擊敗了薩巴倫卡。驚艷的表現,阿尼西莫娃被視為“網壇下一代巨星”,世界排名一路飆升至第21位。
然而,命運的轉折來得猝不及防——同年8月,阿尼西莫娃父親突發心臟病意外病逝。父親康斯坦丁·阿尼西莫夫是她青少年時期的主教練,一路帶著她攀爬網壇之巔。就在人生畫卷即將展開的時候,引路人的逝去將她推入深淵。“那段時間,我連起床都需要勇氣。”阿尼西莫娃在賽后哽咽回憶。
喪父之痛尚未平復,外界對她的惡評卻接踵而來,各種“高開低走”的評價,讓阿尼西莫娃墜入深淵,抑郁癥與焦慮癥如影隨形。抗抑郁藥物的激素副作用讓她身形浮腫,極端粉絲的謾罵更如尖刀刺心。
“他們說我‘配不上天才之名’,甚至攻擊我的外貌。”2023年5月,她在社交媒體寫下:“網壇已讓我無法忍受。”隨后宣布無限期休戰,世界排名一度跌至第400名開外。
隱秘的療愈:在畫布與博物館中重生
休戰的八個月里,阿尼西莫娃放下球拍,拿起畫筆。彼時的她蜷縮在房間里,靠繪畫和博物館巡展轉移注意力。“我畫了很多星空,但每幅畫里都藏著一把破碎的網球拍。”阿尼西莫娃坦言,那段日子她甚至無法握緊球拍,“拿起球拍時,我聽見的不是觀眾的吶喊,而是父親臨終的心電圖警報聲。”
她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展廳里流連,用油畫描繪抽象的情緒。“色彩成了我的語言,每一筆都是對痛苦的釋放。”這段與網球無關的日子,讓她重新找回了對生活的掌控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藝術創作與運動均能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和內啡肽,緩解抑郁情緒。但對于抑郁癥的治療,遠非這只言片語所描述的。喜怒哀樂是人生而存在的情緒基因,當悲傷成為掌控情緒的主角,生活會是怎樣的暗淡無光!
“我曾連續20天沒合眼,盯著天花板數羊,直到看見太陽升起。”崔永元在《魯豫有約》中曾坦露抑郁癥經歷。同樣曾患抑郁癥的鄭秀文說,自己那些日子就像是掉進了黑洞里,連呼吸都費勁。病情嚴重的許巍,甚至多次站到了17樓的陽臺上。為此,妻子不得不辭去工作,專心照料他。
這6年的時光里,阿尼西莫娃經歷怎樣的艱難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幸運的是,2024年2月,她帶著全新的心態回歸,世界排名從第412位起步,最終在WTA1000多哈站爆冷奪冠,決賽中擊敗薩巴倫卡的表現被《紐約時報》稱為“心理韌性的教科書”。
溫網半決賽:逆風翻盤的史詩對決
本屆溫網半決賽,阿尼西莫娃與薩巴倫卡迎來職業生涯第9次交鋒。此前,阿尼西莫娃以5勝3負占據心理優勢。當然,薩巴倫卡作為世界第一,賽前被廣泛看好。
不過,從心理陰霾中走出來的阿尼西莫娃展現了曾經的強大,特別是心理上的韌性。正如她之前對陣帕芙柳琴科娃時,于次盤搶七中挽救5個盤點,最終以6比1、7比6(9)淘汰對手,職業生涯首次闖入溫網四強。要知道,去年的這個時候,她的世界排名還只有189位,最終在資格賽提前被淘汰,連正賽都沒有機會參加。
此番再度來到全英網球俱樂部,阿尼西莫娃憑借多哈站的冠軍,已經成為了13號種子。在幾個關鍵分上,阿尼西莫娃明顯體現出心理上的抗壓更強。特別是第三盤,阿尼西莫娃在1比4落后時連贏五局,最終以6比4鎖定勝局。
阿尼西莫娃在場地采訪中哽咽:“如果一年前有人說我能進決賽,我會覺得是謊言。但現在我明白,痛苦不是終點,而是通向自我的橋梁。”她特意將4歲侄子杰克遜抱到鏡頭前,稱其為“幸運符”。
雖然落敗,但薩巴倫卡展現足夠的格局和體育精神,賽后主動擁抱了對手:“阿曼達今天更配得上勝利,她的故事激勵了所有人。”
“當我休賽的時候,很多人告訴我,你這么長時間遠離了比賽,永遠無法再次登上頂峰。這話令人非常絕望。我希望能夠回到賽場,有一天還能夠贏得大滿貫。”阿尼西莫娃賽后說,“現在證明,一切還是有可能的。你可以回到巔峰,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我可以展現自己的網球能力。”
別樣星光,抗爭抑郁照亮他人
6年最好的時光,阿尼西莫娃在抑郁癥中抗爭。但一切似乎為時不晚,熬過艱難6年病癥期的美國女孩,2025年完成了職業生涯首座WTA1000賽事冠軍,這一次又挺進到了溫網決賽。這或許能夠激勵很多很多在病痛中掙扎的人們。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超3億人受此困擾,運動員因高壓環境風險更高。事實上,當今中國的土地上,也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們正在受此困擾。社會也越來越認識到:抑郁癥不是脆弱,而是大腦化學物質失衡的疾病。患者可能經歷持續情緒低落、睡眠紊亂,甚至產生軀體化癥狀。這是一個需要關懷的群體,更是一個需要理解的群體。
阿尼西莫娃計劃成立基金會,支持年輕運動員心理健康,“我想告訴每個在黑暗中掙扎的人:你并不孤單,黎明終會到來。”事實上,在網球賽場,WTA(國際女子網球協會)在2023年澳網就開設了心理咨詢熱線,并且在2024年正式設立“心理健康委員會”。
其實,在阿尼西莫娃之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體育明星開啟了心理的公益之路。游泳傳奇邁克爾·菲爾普斯曾因抑郁癥試圖自殺,退役后投身心理健康公益,他說:“尋求幫助是勇氣,不是軟弱。”
7月的溫布爾登陽光明媚,當阿尼西莫娃站在溫網決賽場上時,她不僅是為冠軍而戰,更是為所有與心理疾病抗爭的靈魂而戰。正如她曾在畫布上留下的那句話:“黑暗中,光才更明亮。”
圖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