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子庚、張毛、張騰、張佳程
8位“最美奮斗者 ” 的時代答卷
——第72集團軍某旅隆重組織“奮斗者說”故事會
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近日,第72集團軍某旅聚焦“鑄牢政治忠誠、打好攻堅之戰”深化教育實踐活動,邀請來自基層的8位最美奮斗者登臺講述在各領域的奮斗攻堅的動人故事,一個個“冒著熱氣”的鮮活事例,深深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下面,請跟隨鏡頭
一起聽聽他(她)們怎么說
《從泥濘中走來》
“寧試千般錯,不怠一分心;甘當鋪路石,攻關作先鋒。”作為榮譽連隊連長,鄭德熙在攻堅中感到,奮斗,從來不只是一往無前,更是在前進中糾偏;不只在單打獨斗,更是在并肩中突破;不只看收獲與否,更是在堅定中恪守。鄭德熙用責任與擔當,為新時代“四鋼精神”寫下一筆濃墨重彩!
《一切為了炮彈出膛》
奮斗的終點在哪里?對于這個問題,某營裝甲射擊技師羅文坤的回答是——下一個起點。從步兵到裝甲兵,從普通戰士到射擊技師,羅文坤被迫走出“舒適區”,成為“領頭羊”,邁向新高峰,成為單位首個裝甲射擊專業特級技師,他的路從來都不容易,但腳印也最深刻。他說,“奮斗是最接近成功的姿態!”
《“兵頭將尾”成長史》
有這樣一位班長,斬獲集團軍班長強訓第一名;有這樣一位班長,帶出了一個嗷嗷叫的尖刀班。某營班長張超三度報名參軍,4年的堅持與努力,讓他成功蛻變為集團軍十佳班長。“只要心懷熱愛、腳踏實地,平凡的崗位也能奮斗攻堅出耀眼的光芒!”
《云霄之上》
當穿越機縱橫在戰場中央,武器從此長出眼睛。它們的背后,是一群不舍晝夜的飛手。某連副連長林耀作為無人機領域的“武教頭”,無疑最懂得其中的艱辛。為夢想插上羽翼,奮飛云霄之上,他們是最前沿的拓荒者。
《從黑夜走向黎明》
強軍先強“中軍帳”,打仗先備“智囊團”。回憶戰役參謀集訓的時光,陳家福用了5個“最”來描述,既痛苦而又懷念。3盒彩鉛筆,13根可擦寫筆,近百張卷子、地圖,記錄著他用汗水鋪就坦途,以堅韌成就夢想的破繭成蝶。(未到場代讀)
《值班就是打仗 開機就是迎敵》
在祖國廣袤的土地上,有這樣一群“守望蒼穹的千里眼”,他們用電磁波編織起堅不可摧的“天網”。某營雷達操作手劉楊,用忠誠鑄就空天防線,用專業守護領空安全,雖不直接操縱武器,卻成為最強之盾的指揮棒,他的戰斗,自按下開機鍵的一刻開始。
《時代“聽風者”》
“網不斷,聯必通,令必達”是張志勝的不變信念,鋪設信息高速公路是他的執著追求,二等功臣是對他努力的最好褒獎。從烽火臺到5G網絡,從電話線到量子通信,通信兵始終站在軍事變革的最前沿,他們的戰場沒有硝煙,但每一秒都在決戰。
《強軍玫瑰綻放電磁戰場》
“沒有性別,只有勝者”,這是一群女兵的宣言,在復雜而虛幻的電磁空間里,電抗女兵班用軍中花木蘭特有的細膩與毅力總攬比武前三,交出了一份份摘金奪銀的答卷。“我們的戰場沒有硝煙,卻暗藏千鈞;沒有戰火,卻激蕩著指揮的交鋒。”女兵李藝的講述動人心弦。
星光不負趕路人,時代不負奮斗者
一個個真正動人的故事
都是一簇簇奮斗的“火種”
讓奮斗的“火焰”在我們心中越燃越旺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
這是他們的故事
也將是我們共同的故事
來源│光榮e家 (ID:plaefamily)
編審│洪玉生
責編│童祖靜
編輯│方仲平
郵箱│grejwx@163.com
刊期│2863 期
動動小手,點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