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清晨,薄霧還未完全散去,一條嶄新的水泥路濕潤平整,靜靜地向遠處延伸。成都康樁實業有限公司的貨車司機老張踩下油門,車輪碾過平整的路面發出輕微的沙沙聲——這條曾讓他皺眉的“搓衣板路”,如今成了企業運輸的“順心路”。更讓他和工友們安心的是,廠區里曾經時斷時續的自來水和雨天反冒的污水管網,如今也徹底“通了血脈”。
01
從“卡脖子”到“通血脈”
這條“心病”組道,位于成都康樁實業有限公司和寶馬4S店廠區外側,長260米,寬3.5米。因年久失修,路面破損,汛期積水成“小水塘”,阻礙物流運輸和人員安全通行。
在公平街道深化“進解優促”走訪服務中,服務專班精準捕捉到企業兩大“心頭患”:破損的“煩心路”和不穩定的供水、堵塞的污水排放。連同其他訴求共7個難題,均被詳細記錄。
02
聚力攻堅跑出“加速度”
街道會同龍鳳社區迅速行動。但該路段非市政道路,短期內無上級專項資金;同時,水網改造也涉及復雜的協調和資金投入。
破局之道在于“眾人拾柴”,公平街道迅速啟動高效解決機制:
精準調研定方案
專班勘察現場,確定道路和水網改造技術方案。
居民議事聚共識
社區召開居民議事會,惠及企業和環境的方案獲一致通過。
多方籌措破難題
社區從保障資金中劃撥14萬元作為啟動資金,街道追加投入1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污水管網改造,并通過居民議事會發動企業、商戶捐贈2.5萬元補充建設資金缺口,有效緩解了整體資金壓力。
4月21日項目正式施工。兩個月后,平整、寬闊、排水通暢的新路建成,穩定的自來水和順暢的污水管網取代了舊患。
03
小切口撬動大環境
道路與水網同步改造,暢通的不僅是物理空間,更修復了企業生產的“生命線”。
紓企業之困:
解決通行難題保障物流順暢;穩定供水確保產線連續;暢通排水消除環保衛生隱患,為企業運營減阻添翼。
強營商之基:
項目高效完成,體現了街道服務企業的決心、速度和效率,提升了企業的安全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聚發展之力:
基礎設施完善讓企業更專注核心業務,增強投資信心和發展動力,是親清政商關系的生動實踐。
從“憂心路”到“順心路”,從“梗阻網”到“暢通渠”,這場由走訪引發的“蝶變”,是公平街道扎實推進“進解優促”、聚焦企業痛點、優化營商環境的有力證明。
下一步,公平街道將繼續深化企業服務,聚焦急難愁盼,一抓到底,持續擦亮營商環境“金字招牌”!
供稿:企業服務部、龍鳳社區
排版:陳曦
審核:王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