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臺后,又把關稅當成了對外經濟博弈的 “大棒”。
這次,他第一個瞄準的就是日本。在特朗普的想法里,日本作為美國多年的家奴,向來對美國言聽計從,應該很容易拿捏。可現實卻給了他狠狠一擊,日本在這場關稅戰里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反抗。
這讓特朗普覺得自己丟了面子,暴跳如雷,怒斥日本這是想造反!
特朗普威脅要把日本商品的稅率從原來的 24% 一下子提到 50%,想用這種極限施壓的辦法,讓日本在貿易問題上對美國完全讓步。
但日本首相石破茂一點也不示弱,堅決不妥協。在這場你來我往的較量中,雙方的訴求相差太大,根本談不攏。
日本的態度很矛盾,為了在關稅問題上找到轉機,表現出了極大的 “誠意”,短短兩個多月里,就派了 7 次代表團去美國談判,低聲下氣地希望美國 “高抬貴手”。可一涉及到美國提出的核心要求,日本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怎么都不同意,態度堅決得讓人意外。
大米戰場:饑餓市場與 500% 關稅的荒誕劇
美日在大米貿易上的對抗特別激烈。美國是全球五大稻米出口國之一,阿肯色州、加利福尼亞州等地的農場,自然條件好,又用全機械化作業,大米產量穩定又高,經常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而且美國人均大米消費量特別低,大量大米只能靠出口,日本就成了美國眼中理想的出口對象。
再看日本這邊,大米是日本人的主食,可現在卻嚴重短缺。東京和大阪的超市,大米都限購,經常一上架就被搶光。
很多小學因為大米不夠,把每周供應米飯的天數從 5 天減到 3 天,只能用面條或面包代替。餐館里米飯套餐的價格也漲了,有的甚至直接不賣米飯了。
在中國,超市大米平均每公斤 6 元人民幣,而在日本,大米價格已經漲到折合人民幣 42 元一公斤,是中國的 7 倍還多,就這樣還得靠搶才能買到一點。
面對日本國內大米市場這么大的缺口,美國本以為自己的大米能輕松進入日本市場,大賺一筆。畢竟美國大米出口價格才 500 - 600 美元 / 噸,折合下來一公斤也就 4 元人民幣左右,價格優勢很明顯。可日本政府卻設了一道很難突破的 “貿易壁壘”。
日本對美國大米征收的關稅計算方式特別復雜,算下來稅率高達 500% - 700%,比特朗普對其他國家加征的關稅還夸張。這就讓原本 4 元一公斤的美國大米,到了日本價格一下子漲到 28 元。
就算這樣,日本還不滿足,又搞了個配額制度,每年只讓進口很少一部分美國大米,大概 6 萬噸左右。一旦超過這個配額,就再征收高額關稅。這么一來,美國大米進入日本市場的成本大幅增加,幾乎沒什么利潤空間了,出口計劃也就泡湯了。
日本這一系列操作,就是在告訴美國:“別想把大米賣到日本來。” 特朗普看到這些數據,氣得不行,大罵日本被美國慣壞了,占了美國幾十年便宜。這話雖然有點難聽,但也能看出日本在大米貿易上對美國的抵制有多強硬。
日本這么堅決地抵制美國大米,背后的關鍵原因就是日本農協。
日本農協在日本國內是個很大的利益集團,它和日本政府勾結,控制著農業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勢力特別大。對日本農協來說,關上國門,不讓國外物美價廉的農產品進來,才能保證自己在國內市場的壟斷地位,從而賺大錢。
日本農民其實是在給農協 “打工”,農協控制著種子、化肥、農機這些農業生產必需品,而且日本政府發的農業補貼,農民也得通過農協申請才能拿到。要是不加入農協,農民連地都種不了。農協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隨便抬高產品價格,農民就算有意見,也沒辦法,不然就拿不到補貼。
在農產品銷售方面,日本農協也是一手遮天。
每年新米上市,農協就開會定建議零售價,價格定得高得離譜,比國外同類產品貴好幾倍。東京的超市老板說,他們賣的 5000 日元一袋的大米,進貨價才 2500 日元,剩下的差價都被農協層層抽成拿走了。
消費者就算覺得價格貴得離譜,也沒辦法,因為全日本的大米流通基本都被農協控制著,不買他們的米,就得挨餓。日本農協靠著這種壟斷經營模式,年營收超過 10 萬億日元,成了一個比豐田和索尼加起來還厲害的巨無霸。
在日本農協的操控下,不光大米價格高得嚇人,其他農產品價格也比國際市場高出很多倍,一斤白菜能賣到 40 人民幣,一斤土豆 30 人民幣,一個西瓜輕松超過 100 人民幣,雞蛋相對便宜點,10 枚也要 40 人民幣,是中國價格的 5 倍多。
可以說,日本農協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犧牲廣大日本消費者的利益,也堅決抵制美國大米進入日本市場,這就是美日大米貿易戰一直僵持不下的根本原因。
汽車戰場:生死存亡下的隱形壁壘
除了大米貿易,美日在汽車貿易上的對抗也很激烈。特朗普多次指責日本限制美國汽車進口,可美國市場卻對日本汽車敞開大門,所以他威脅要對日本汽車加征最高 50% 的關稅,比之前提的 24% 的提案高多了。日本在汽車貿易上,對美國用了一系列隱蔽但很有效的限制手段。
在認證標準上,日本要求進口車必須通過本土特有的道路運輸車輛安全標準認證,這個認證涉及車燈亮度、排放參數等很多細節,和美國的標準差別很大。
比如,美國車的轉向燈一般是紅色的,在日本就被認為不符合安全規范,進口車得單獨改造。改造完還不算完,還得經過日本一系列繁瑣的認證流程,不僅要交一大筆認證費用,而且整個過程特別長,一拖就是好幾年。
在排量稅方面,日本對發動機排量超過 1.5L 的汽車征收高額排量稅,稅率能達到車價的 30%,而美國車普遍排量大,像福特等品牌的車型排量一般都能到 3.5L,這個政策明顯就是針對美國汽車設置的障礙。
在銷售渠道上,日本也限制得很嚴。日本規定經銷商得獲得本地廠商授權才能銷售外國品牌汽車,這里的本地廠商主要就是日本的豐田、本田等汽車巨頭,這些企業肯定不想美國車進入日本市場分一杯羹,就用各種辦法打壓美國汽車的銷售。
到 2025 年,全日本只有不到 200 家經銷商被允許銷售美國車,而且這些經銷商大多在偏遠地區,根本沒人去。另外,日本汽車經銷商協會還要求進口車售后服務必須用本土高價零部件,這就讓通用汽車等美國品牌在日本的保養成本比在美國本土高出 60%,進一步削弱了美國汽車在日本市場的競爭力。
同時,日本媒體還長期在輿論上抹黑美國車,使勁宣傳美國車油耗高、故障多等負面形象,而豐田等日本車企每年都花數十億日元贊助媒體節目,強化日本國產汽車質量可靠的觀念。
在日本這一系列操作下,美國汽車在日本的市場占有率特別低,還不到 2%,可日本汽車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卻超過了 38%。這么大的市場份額差距,讓特朗普特別生氣,直說日本 “太過分”。
日本這么堅決地抵制美國汽車進入本國市場,是因為汽車產業是日本現在僅有的工業支柱。現在的日本,家電、手機、造船、芯片等產業都不行了,在互聯網、AI、新能源等新興領域也沒什么成績,整體經濟一直處于逆差狀態。
從 2020 年開始,日本已經連續 5 年出現貿易逆差,2022 年逆差更是高達 1503 億美元,2024 年日本對中國的逆差就有 424 億美元。在這種經濟形勢很嚴峻的情況下,日本只能靠汽車產業維持對美國的貿易順差。2024 年,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是 550 億美元,如果再失去汽車這個優勢產業,日本經濟就快崩潰了,所以日本才死扛著不放開汽車市場。
東大能不能趁機渾水摸魚?
看到美日在關稅問題上鬧得不可開交,有網友覺得這可能是個機會,日本也許會因為和美國的矛盾,轉向和中國合作,甚至推動中日韓自貿區的建設。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但不能太樂觀。
雖然美國對日本加征關稅,讓美日貿易關系變得緊張,但這種緊張只在經濟層面,在政治層面,美日同盟關系還是很牢固。美韓之間也是這樣。
中日韓自貿區,表面上是個經濟合作項目,實際上背后有很多政治因素在主導。日本和韓國實行資本主義制度,而且兩國都有美國駐軍,美國的跨國企業對兩國經濟滲透得很厲害。
一旦中日韓建立自貿區,美國在這兩個國家的利益肯定會受影響,以美國一貫的霸權作風,肯定不會坐視不管。
實際上,日本在政治上一直緊跟美國的戰略布局。在和五眼聯盟的關系上,日本雖然不是五眼聯盟成員,但這些年一直想加入,就算加入不了,也努力和五眼國家加強合作。
7 月 8 日,日本外相巖屋毅和到訪的加拿大外交部長阿南德舉行會談,還正式簽了《情報保護協定》。根據加拿大政府透露,這種協定能讓本國企業在海外投標敏感軍工項目時,拿到必要的機密資料,還能幫助兩國在防務、航空航天、核能、海洋及太空等高科技領域拓展合作。
之前,日本已經和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簽過類似的情報協定,通過這些協定,日本能和這些國家在防務與安全事務中交換機密信息,提升戰略協同能力。
在日本人看來,雖然不能直接加入五眼聯盟,但和聯盟里的五個國家都簽情報協定,共享機密信息,就相當于成了 “第六只眼”,這對日本來說,是被昂撒人接納的重要標志。
在南海問題上,日本也積極給美國當 “馬前卒”,不停地煽風點火。今年 6 月,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與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在新加坡會晤時,確認了日本要對菲出口二手護衛艦。
7 月 6 日,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日本已經和菲律賓政府就出口海上自衛隊二手護衛艦一事達成協議,很多日本政府官員也證實了這個報道。如果這筆交易做成了,將是日本二手護衛艦第一次成功出口。
這次日本打算出口給菲律賓的是海上自衛隊的 6 艘 “阿武隈” 級護衛艦,這些護衛艦都服役 30 多年了。日本說,因為自衛隊員人手不夠,海上自衛隊開始用更節省人力的新型護衛艦接替 “阿武隈” 級,現在有好幾艘艦艇正在分階段退役。
但大家都清楚,菲律賓買這些二手軍艦,不是為了正常軍事防御,而是想改裝成海警船,繼續在南海挑釁中國。菲律賓自己實力遠不如中國,就想通過這種碰瓷的方式,在國際輿論上抹黑中國,破壞中國和東盟國家的貿易關系。
日本明知道菲律賓的意圖,還主動向其出售二手軍艦,很明顯是在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圍堵和打壓中國。
由此可見,雖然美日之間有經濟貿易上的矛盾,但在政治和軍事層面,日本還是堅定地站在美國這邊,積極為美國的戰略利益服務。
所以,對于中日韓自貿區的推進,我們不能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得清楚認識到其中的復雜性和困難程度。在對待日本的問題上,我們還是要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它損害我國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