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外開放的時代浪潮中,上合示范區正以“開路先鋒”的姿態,全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山東樣板”。
7月2日,“絲路相連 上合共贏”——全球媒體山東行走進上合示范區活動于青島啟幕。本次活動由山東省商務廳主辦,為期3天的行程中,記者們深度探訪上合示范區在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制度創新等領域的突破性成果,解碼其如何通過市場化運作、物流貿易創新、區域協同發展等多維路徑,成為推動中國與上合組織國家經貿往來的關鍵樞紐。
市場化運作賦能產業升級
總資產1890億元、年度營收178億元、管理企業236家……在上合控股集團的創新發展示范中心,一組極具張力的經濟數據勾勒出企業高速發展的強勁曲線。成立短短3年,這家國有企業以市場化運作破局,迅速成長為驅動上合示范區建設的核心增長極,展現出強大的資本聚合力與產業輻射力。
“我們突破傳統國企發展模式,以資源整合重構要素配置,用價值創造激活市場潛力?!鄙虾峡毓杉瘓F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陳殿璽指著實時更新的數據大屏向記者介紹,圍繞城市開發運營、股權投資與資本運作、物流貿易、商業文旅四大核心產業集群,集團構建起多維協同的產業生態矩陣,實現從單一開發向全鏈條價值運營的跨越升級。
在城市建設領域,集團創新實施"五大新城"空間戰略,形成產城融合新范式。如意湖總部基地已集聚中國物流集團、山東高速集團等30余家行業龍頭,構建起高端產業生態圈;地標建筑上合大廈以5100平方米無柱式宴會廳的超大空間,成為承載國際商務活動的重要平臺,彰顯示范區的開放氣度與服務能級。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從資本運作層面,上合控股集團打造了“基金+金融+基地”三位一體創新模式,激活跨境資本流動新動能。與香港鼎珮集團合作設立的10億元港資雙幣種基金,開創青島跨境資本合作新典范;聯合中國進出口銀行發起的歐亞基金,成功吸引20余家中亞企業來華投資興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已完成156個優質項目投資布局,構建起創新驅動發展的資本紐帶。
此外,物流貿易板塊更是展現出領航者姿態。據了解,2024年,上合控股集團在大宗商品進口領域成績斐然,哈薩克斯坦糧食進口量達13.8萬噸,占該國對華出口總量10%,位居全國行業第二;白俄羅斯乳制品進口量1.54萬噸,占據該國對華出口份額30%,躍居全國行業首位。中歐班列青島集結中心年開行量突破1000列,TIR出境發行量穩居全國榜首;上合國際綠色農產品博覽交易中心已發展成為全球農產品流通樞紐,重塑國際農產品貿易格局。
“這些亮眼成績的背后,是市場化機制持續釋放的改革紅利。”陳殿璽介紹,集團錨定未來三年總資產突破3000億元的戰略目標,將持續深化市場化改革,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上合示范區正構建起對外開放的強磁場。2024年帶動山東省與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額達5316.2億元,較2018年增長3.1倍,年均增速20.7%;實際投資額達8.5億美元,增長6.9倍,年均增速38.3%,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并賦能產業升級。
“絲綢電商"繪就跨境貿易新版圖
在數字經濟浪潮與全球貿易格局重構的雙重驅動下,青島上合示范區在“一帶一路”版圖上繪就跨境貿易的新范式。這座占地5平方公里的“絲路電商”綜合服務基地(以下簡稱“基地”),不僅是連接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伙伴的數字貿易橋梁,更成為產業經濟深度融合的試驗田。
走進基地的“數字選品中心”,實時跳動的電子屏如同全球貿易的脈搏,俄羅斯的巧克力、哈薩克斯坦的蜂蜜、中國的智能零部件等來自20余個國家的千余種商品,在此完成線上線下同步展銷。
“我們像跨境電商的‘超級選品師’,通過整合全國重點產業帶資源,為中國企業出海精準匹配市場需求。”基地運營負責人介紹,以山東本地的紡織服裝產業為例,通過該平臺,已幫助數十家企業成功打開中亞市場,將傳統產業優勢轉化為國際競爭新動能。
智能倉儲區是數字化與實體經濟融合的生動寫照。AGV機器人有序穿梭,依托“海陸空鐵”四港聯動優勢,基地創新構建“保稅倉+海外倉+前置倉”三級倉儲網絡。特別值得關注的是TIR國際公路運輸服務,借助區塊鏈技術實現全程可視化追蹤,中俄專線運輸時間大幅壓縮至8天,貨損率降至0.5%以下。
在金融服務大廳,數字化金融創新同樣亮眼。基地聯合金融機構開發10余種特色產品,其中基于“數字一單制”的供應鏈金融方案,已累計完成跨境結算超5500億元。
“我們正在構建‘1+2+9+N’的全生態服務體系。”基地負責人向記者們介紹,未來將新增5個海外運營中心,深化與SHEIN、Temu等跨境平臺的合作,目標是三年內帶動中國商品出口額突破300億元。
這一目標的背后,是對產業經濟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隨著消費升級和產業轉移,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伙伴對中國制造的需求正從傳統商品向高端裝備、新能源產品等領域延伸,基地打造的上合經貿綜服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將成為產業升級與國際市場對接的重要樞紐。
以“貿易+通關+物流+金融”一站式服務,為2.2萬家注冊企業提供全流程支持,平臺最讓中小企業稱道的是實用性?!凹词箾]有外貿經驗,也能快速上手?!鼻鄭u某機械企業負責人感慨,在平臺客服指導下,他們成功將產品賣到了哈薩克斯坦,年新增出口額500萬元。這種“零門檻”的服務模式,讓更多中小企業得以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推動產業經濟向更廣闊的市場延伸。
打造“山東樣板”發揮新優勢
從文化交融到經貿往來,從人才培養到設施聯通,上合示范區自2019年啟動建設以來成果豐碩。今年5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介紹山東加快推進上合示范區擴能提質,助力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情況。發布會上,山東省商務廳副廳長張慶偉表示,作為全國唯一面向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地方經貿合作的國家級開放平臺,上合示范區在加快塑造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是上合組織‘中國年’,站在新起點,上合示范區正以綜合改革為總牽引,突出‘擴能提質’主題,主動鏈接國內國際兩種資源,不斷提升制度創新力、經貿服務力、資源鏈接力、項目推進力,為國際多雙邊框架下地方經貿合作提供更多可行方案。”張慶偉表示,上合示范區加強與各市、自貿試驗區、經濟園區聯動創新,推出118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30項獲得國家推廣,促進山東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開放,在加快塑造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支持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擴能提質的若干措施》,從推進綜合改革、重大平臺建設、經貿產業合作、優化發展環境等4個方面提出23項支持舉措。涵蓋爭取上合自由貿易空港等政策支持、舉辦重大活動、打造特色產業園區、探索特色商品關稅政策等。
“山東處在共建‘一帶一路’交匯區域和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中心地帶,在全國開放大局中地位重要。下一步,山東將重點圍繞‘做實產業’‘做好服務’‘做美環境’‘做響品牌’四個方面,打造‘經貿上合’品牌,培育地方經貿優勢,更好發揮對外開放平臺作用。”張慶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隨著戰略藍圖的持續鋪展,上合示范區必將以更強勁的發展勢能吸引全球資源匯聚,為區域經濟合作注入澎湃動力,成為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山東樣板”。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幫助爆料/商務合作
請電話聯系:13210250719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