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香港這些年的亂象,有些人絕對繞不過去。今天要講的這個女人,叫毛孟靜。她曾經是個記者,后來當上了立法會議員,表面上風光無限,可她的所作所為卻讓人大跌眼鏡:公開否認自己是中國人,拒絕唱國歌,把兩個兒子送去英國定居,還在香港煽風點火搞亂局。到頭來,她的下場也只能說是自找的。
毛孟靜,1957年1月18日生在香港,祖籍浙江寧波。她家境不錯,父母是40年代末從內地來的知識分子,算是有些文化底子。她小時候上的全是西式學校,比如銅鑼灣的圣保祿幼兒園、跑馬地的圣保祿天主教小學和圣保祿中學。這些地方英文掛帥,中文課基本靠邊站,學生從小就被灌輸西方那一套。她自己后來也說過,這種教育讓她對自己的中國身份有點疏遠。
高中畢業后,她中學會考成績不太行,沒能進香港的預科班,就跑去加拿大讀書。1974年,17歲的她到了加拿大安大略省,進了渥太華卡爾頓大學,學的是新聞學,還輔修了英國文學。在那兒待了五年,她不僅拿到了學位,還被西方的自由主義和民主理念洗了腦。1979年,她回到香港,打算在新聞界闖出一片天。
回港后,她靠著流利的英語和專業技能,很快在媒體圈站穩了腳跟。先是在法新社當記者,把法文新聞翻成中文,后來還當上了香港分社的首席記者。
1982年,她嫁給了英國記者菲利普·寶寧。這家伙的曾祖父還是香港第四任總督約翰·寶寧,當年鴉片戰爭時推動了九龍割讓。這門婚事讓她跟西方社會搭上了更深的線。她和寶寧生了兩個兒子,后來這倆孩子都被她送去了英國讀書定居,徹底跟香港的亂局劃清了界限。
她在媒體圈干得風生水起,評論大膽,觀察力強,經常拿香港和內地的關系做文章,暗戳戳放大矛盾。到了2006年,她覺得光說不夠過癮,干脆加入了公民黨,直接跳進了政壇。
毛孟靜的政壇生涯是從公民黨開始的。2012年,她代表公民黨參選香港立法會,拿下了九龍西選區的議席,得票37,925張,算是正式邁進了政治圈。在立法會里,她跟范國威這些人一塊兒提出過收回單程證審批權的建議,說是要減輕“低學歷新移民”對香港福利的負擔。這話聽著挺冠冕堂皇,其實就是排外情緒,擺明了針對內地人。
2016年,她又以32,323票連任。不過沒多久,到了11月14日,她跟公民黨鬧翻了。原因很簡單,公民黨在本土主義和拉布策略上跟她想法不一樣,她覺得自己待不下去了,就退黨,加入了“香港本土”(HK First)這個組織,繼續以“獨立民主派”的身份混跡政壇。
她在“香港本土”里挺活躍,2013年還自己牽頭成立了這個組織,說是要捍衛香港的自治和文化,抵制所謂“大陸化”。她跑了不少論壇,拉著一幫本土派的人討論香港的未來,講的不少話都有分裂國家的味道。她想把自己塑造成“為港人發聲”的形象,但干的事兒卻越來越離譜。
毛孟靜在國家認同上的態度,簡直可以用“囂張”倆字形容。她不止一次公開否認自己是中國人,尤其在國家象征這塊兒,態度特別硬。
比如在立法會的升旗儀式上,別人都在唱國歌,她要么低頭翻文件,要么找借口溜號,就是不參與。2018年,她跑去德國柏林開國際會議,人家安排她坐中國代表席位,她直接拒絕,跑去“無國籍區”坐著。這事兒在會上鬧得挺大,不少人覺得她這是明擺著挑釁中國主權。
她還說過“我不是中國人”這種話,擺出一副跟中國完全切割的架勢。結果呢,她自己不認,法律上她還是中國公民,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這身份她甩不掉。她的這些行為,徹底暴露了她對國家的敵意,也為她后來的下場埋下了伏筆。
毛孟靜的政治生涯里,煽動性的事兒干了不少,咱們拎幾個典型的說說。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7.0級,死了196人,傷了上萬。香港這邊反應很快,兩天就籌了快2億港幣的善款,特區政府還撥了1個億支援災區。可就在這時候,毛孟靜跳出來了。她在立法會上反對捐款,說什么內地政府“信任破產”,擔心錢被貪了。她還拉著其他反對派議員拖延撥款,搞得3個億的救命錢遲遲發不下去。這事兒讓香港市民氣炸了,直罵她沒人性,連救災都拿來搞政治。
2019年,香港的“修例風波”徹底把她推上了風口浪尖。那年6月,立法會要二讀《逃犯條例》修訂草案,街頭抗議越來越猛。毛孟靜在立法會里帶頭拉布,跟其他泛民議員輪番發言,拖時間。7月1日香港回歸紀念日,示威者沖進立法會砸東西涂墻,她沒直接上手,但事后跑去接受BBC采訪,說“理解他們的憤怒”。她在街頭集會也挺活躍,老是鼓勵年輕人上街,把暴徒的破壞包裝成“民主抗爭”,還把矛頭指向警方。
可笑的是,她自己煽風點火讓別人沖,自己倆兒子早就在英國安安全全。她小兒子據說是個科學家,大兒子也在英國結了婚。她8月15日在社交媒體上說要因為大兒子婚禮離港十天,正好是抗議最亂的時候,網友直接開嘲:“你家孩子享福,別人孩子送命,真會算計。”
2020年,毛孟靜跟著戴耀廷搞了個“攬炒十步”計劃,想通過操控立法會選舉,拿下過半議席,把政府搞癱瘓。那年7月11到12日,他們弄了個“35+”初選,60多萬人參加,創了香港紀錄。她到處宣傳,喊著“用選票改變香港”,結果這事兒被特區政府盯上了,定性為“顛覆國家政權”。
2021年1月6日早上,香港警方國安處動手了,一次性抓了53人,毛孟靜也在名單里。她被以“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逮捕,警方拿出了她的社交媒體記錄、會議錄音還有跟外國記者的通信,證據鐵板釘釘。她被關進拘留所,審訊了好一陣。她試圖拿“言論自由”當擋箭牌,但沒用,2022年她認了罪,承認參與了初選的策劃。
2024年11月19日,香港高等法院判了“47人案”,毛孟靜被判了50個月監禁,從2021年1月6日算起。她被送去羅湖懲教所服刑,日子過得單調又嚴格。聽說她在獄里看了300多本書,還撿起了法語學習,估計是想打發時間。不過獄友對她挺冷淡,知道她干的事兒,沒啥人搭理她。
2025年4月29日,毛孟靜刑滿釋放。她出來那天,憔悴了不少,頭發都白了。她回了家,發了條社交媒體感謝親友,說了點監獄生活的瑣事。但香港社會對她早就沒了好感,市民覺得她背叛了大家,過去的盟友也跟她劃清界限。她之前靠的西方勢力,在她坐牢時一個都沒吱聲,徹底把她扔了。
她的政治生涯完蛋了,社會地位也跌到谷底。曾經風光無限的記者和議員,如今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她的故事,活脫脫就是個教訓:背叛祖國和人民,到頭來只能自己吞苦果。
毛孟靜這輩子,從記者到政客,再到囚犯,走了一條讓人唏噓的路。她有才華、有資源,卻選了條歪路,把自己的前途和香港的穩定都搭了進去。她否認中國籍,煽動亂港,把兒子送英國,自己卻落得這么個下場,真是讓人感慨萬千。
她的經歷告訴咱們,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不是鬧著玩的。香港的繁榮發展,靠的是大家一塊兒努力,不是靠幾個人跳出來瞎折騰。毛孟靜自食惡果,也提醒每個人:別干那種害人害己的事兒,到最后誰都救不了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