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王郁彪 每經編輯:張海妮
職業傷害保障擴圍,正在給更多身處一線的從業人員“解困”。
7月1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2025年貨車司機從業狀況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超過八成的司機已參加各類社會保險,參保比例穩步提升。
不過,司機保障服務需求多樣,除參保外,有59.91%的貨車司機認為,數字貨運平臺最應加強的保障服務是運費險保障。調查數據還顯示,貨車司機最需要的社會保障服務是法律援助服務,占比超過50%,遠高于其他服務需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日,交通運輸部等四部門發文稱,要指導平臺企業認真落實《關于擴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的通知》及有關保障辦法要求,包括積極開展貨車司機職工互助保險業務,為運輸途中遭遇意外傷亡和突發重大疾病的貨車司機提供幫扶等。
公路貨運是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3800多萬貨車司機群體是支撐全社會70%以上生產生活類物資運輸的主力軍。他們所處的從業環境需要改善,社會保障需要完善。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郁彪 攝
貨運糾紛不斷 貨車司機對“法律援助”需求迫切
《報告》顯示,貨車司機參加社會保險以新農合養老和醫療保險為主,占比達到52.63%,還有22.02%的貨車司機選擇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自行購買養老和醫療保險,19.39%的司機則選擇自己購買商業保險,有少部分司機參加了平臺試點的職業傷害保險。
記者注意到,交通運輸部等四部門指出,各地工會組織、交通運輸部門要會同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積極開展貨車司機職工互助保險業務,為遭遇意外傷害、突發重大疾病的貨車司機提供互助互濟保障。
此外,各地還需積極探索推出貨車司機職工互助保險業務,為貨車司機提供意外傷害、突發重大疾病等保障。鼓勵各地加大經費補助力度,為貨車司機贈送職工互助保險。
除了參加各類社會保險外,《報告》數據顯示,貨車司機需要的社會保障服務中,需求最迫切的是法律援助服務,占比達到50.49%,這也反映貨車司機群體對法律援助需求強烈。其次是糾紛協調服務和應急救援服務,分別占比35.7%、34.27%,均超過三分之一。
法律援助服務需求迫切背后,是貨運糾紛不斷。
《報告》顯示,有59.91%的貨車司機認為,數字貨運平臺最應加強的保障服務是運費險保障。其中,有半數左右的貨車司機遇到過各類貨運糾紛,除拖欠運費糾紛外,合同約定糾紛也較普遍。不難看出,當前,拖欠運費等貨運糾紛是影響貨車司機權益的重要問題。
在交通運輸部、全國總工會等部門推動下,截至目前,全國各地已經建設了2800多個“司機之家”,為貨車司機提供停車、休息、餐飲、洗浴等基礎服務。超過四分之一的司機使用過“司機之家”,其中高速公路服務區成為司機使用頻率最高的地點。
有專家表示,下一步應進一步完善運費保障機制,建立公平的市場運價機制,加強對數字貨運平臺的規范治理。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胡大劍表示,正在研究制定公路貨運行業標準合同,加快行業價格指數研究發布,強化公平價格引導,同時推動行業標準體系建設,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工會、企業、平臺等多方力量,防范“內卷式”惡性競爭,構建多方共贏的治理格局。
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擴圍
伴隨新一輪互聯網“外賣大戰”開始,有關新就業形態人員保障等話題也多次沖上熱搜。
2月19日,京東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將逐步為京東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為兼職騎手提供意外險和健康醫療險,京東也由此成為首個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平臺。緊接著,美團表示,正在搭建騎手社保相關的信息系統,預計自2025年第二季度開始實施,逐步為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7月1日起,擴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在原有試點的7個省份、7家平臺企業基礎上,新增10個省份和滴滴出行、順豐同城、滴滴貨運、滿幫等平臺企業。
作為為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創設的“新型工傷保險”,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自2022年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江蘇、廣東、海南、重慶、四川7個省份啟動。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7個試點省份累計參保人數達1234.57萬人。
新就業形態是全新的勞動形態,新就業群體有不同的勞動特點。人社部2021年發布的56號文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分法”的概念,是靈活就業領域重大的制度創新。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此前曾對記者表示,“對于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群體,在‘三分法’提出的‘不完全勞動關系’下,如何落實社會保險等勞動保障,是一個全新的課題,需要新的制度安排,在全球范圍看也是‘無人區’。”
關注新就業形態人員、貨車司機群體等的實際需要,以及落實相關就業人員的權益保障,已成為大勢所趨。提高新就業形態人員、貨車司機群體等的權益保障水平,讓他們在面臨職業傷害時可以順利地得到及時的救助和幫扶以及補償,體現了社會保障制度的兜底性。
不過,這仍需多方共同配合,包括相關部門的指導,平臺改進算法、落實權益,此外還要多傾聽一線從業者最真實的訴求、聲音,給出更靈活、更豐富多樣的解決方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