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西湖大學,兩位教授當選院士!

0
分享至


↑↑↑關注柳葉刀學術↑↑

近日,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官網更新2025年院士名單。目前已有329名杰出學者當選為2025年歐洲科學院新當選院士。由于入選學者接受邀請及注冊的時間進度不同,入選名單陸續公布。

截至目前,已至少新增7位學部歸屬均為基礎和臨床轉化科學學部的華人學者當選2025年歐洲科學院院士,分別為西湖大學講席教授、校長助理裴端卿、西南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張春祥、福建醫科大學副校長葉為民、溫州醫科大學院長張康、香港中文大學院長趙偉仁、香港城市大學教授黃聿、香港大學教授梁偉強。

此前已有西湖大學國強講席教授、副校長仇旻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陳旻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名譽院長教授成會明澳門大學特聘教授李德鳳中山大學教授龍海平中國科學院蘇杭研究員、浙江大學教授王貴國西南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院長教授王中長河北大學教授葉金花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宗成慶、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環境和極端氣象重點實驗室主任蘇杭等華人學者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值得注意的是,西湖大學此次有西湖大學國強講席教授、副校長仇旻;講席教授、校長助理裴端卿,兩位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名單如下:


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是歐盟的“國家科學院”和法定科學顧問,由英國皇家學會等多個代表歐洲國家最高學術水平的國家科學院于1988年共同發起成立,總部位于英國倫敦。作為國際上學術領域最廣泛、學術地位最高、影響最大的科學組織之一,歐洲科學院院士主要在歐洲各國的院士中遴選,外籍院士通過率不超過5%,是一項崇高的國際學術榮譽。

裴端卿


裴端卿,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席教授,西湖大學校長助理。于1984年獲得華中農學院(現華中農業大學)學士學位;1991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1991至1996年,在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9月至2004年7月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藥理系,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Tenured)。2002年回國,受聘于清華大學;2004年8月受聘于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曾任副院長、院長、研究員、博導;2015年10月起,開始籌建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2020年5月加入西湖大學

裴端卿教授回國后開始細胞命運調控研究,以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作為實驗模型,建立并優化了iPS研究平臺技術;發現:維生素C促進iPSC誘導效率;EMT/MET驅動體細胞重編程;人尿液上皮細胞為起始細胞的多能干細胞/神經干細胞;并提出了細胞命運調控中染色質開-關的二元轉變機制與多能/體細胞間的介面假說,這些發現與假說繼續指導更加廣泛的細胞命運轉變機理研究。

仇旻


仇旻,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現任西湖大學國強講席教授、副校長、西湖大學工學院院長、西湖大學光電研究院院長,美國光學學會會士(Optica Fellow)、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SPIE Fellow)、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中國光學學會會士(COS Fellow)、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會士(CSOE Fellow)、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光學學會副理事長、浙江省物理學會副理事長、浙江省電子學會副理事長、浙江省機械工程學會激光制造增材制造分會副理事?。曾任美國光學學會理事會(擴大)理事。1995年和1999年獲浙江大學理學學士和凝聚態物理博士學位,并于2001年獲得瑞典皇家理工學院電磁理論工學博士。2001年被聘為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助理教授,2005年晉升副教授,2009年晉升為光子學正教授。曾獲“瑞典戰略研究基金會”資助的“未來科研帶頭人”基金、瑞典國家科學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專門基金等。2010年任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曾任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8年加入西湖大學

趙偉仁


趙偉仁現任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機械人外科教授、上消化道外科及代謝外科教授、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主任,以及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內鏡中心總監。趙教授亦是香港特區政府醫務衛生局醫療創新發展督導委員會成員,醫院管理局董事局成員,并于2021-2023年出任亞洲內視鏡與腹腔鏡外科醫學會(ELSA)會長。

趙教授于1994年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2001年成為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外科),并于2009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趙教授是內鏡機械人手術的先驅,積極推動醫療創科發展。其研究領域包括食管癌治療、微創和機械人食管切除術、用于診斷和治療早期胃腸癌的新型內鏡技術、內鏡手術,以及腔內手術的機械技術。他發表了近400篇論文和6本書籍章節,目前擔任《Endoscopy》編委。

趙教授的研究成果屢獲獎譽,包括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007) 及教育部技術進步二等獎(2011)、美國消化疾病周最佳論文(2011) 、美國胃腸鏡內鏡世界杯內窺鏡檢查一等獎(2012)、亞太消化周新領袖(2016)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評判嘉許特別金獎(2019及2023)、香港(創新)精神獎(2020) 、歐洲內鏡外科協會名譽會員(2023) 及倫敦帝國學院哈姆林醫療機械人研討會「卡爾史托斯-哈羅德霍普金斯金內鏡獎」(2023) 等。

黃聿


黃聿是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胡梁子慧生物醫學教授、生物醫學和血管生物學講座教授、生物醫學系系主任。他于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獲得學士學位,并于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2021年加入香港城市大學之前,他是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A3級講座教授,也是心血管研究所的創始所長(基礎科學)。

黃聿教授是心血管疾病全國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于2025年當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先后被12所大學和研究所聘為客座教授,其中包括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澳門大學、馬來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

黃教授團隊的研究聚焦于高血壓、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中引發內皮細胞功能障礙的細胞和分子生物學過程,旨在發現血管發病機制的新型生物標志物,從而在血管-代謝紊亂疾病動物模型中開發能夠逆轉血管功能障礙的新途徑。曾榮獲由國際心臟研究學會頒發的2024年度Peter Harris杰出科學家獎、中國病理生理學會血管醫學專業委員會杰出貢獻獎(2021)、2020年度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由教育部頒發的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19年度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2和2017年度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5)等。

梁偉強



梁偉強,腸胃病專家,現為李樹芬醫學基金腸胃病學教授及香港大學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香港中文大學醫學博士。他于2018年至2024年期間出任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副院長。梁教授現任Helicobacter雜志主編、前任香港腸胃病學會會長(2022-2024年)和亞太胃腸病學協會財務主管(2023-2025)。

梁教授對胃腸病學和內窺鏡檢查有著廣泛的研究興趣,包括幽門螺桿菌和胃癌發生、炎癥性腸病、人工智能和篩查結腸鏡檢查。梁教授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Lancet系列、Gastroenterology、Gut、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頂級醫學和胃腸病學期刊上發表原創文章330余篇。

張春祥


張春祥,心血管內科學博士、留美心血管藥理學博士后、博士生導師、國家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心臟內科二級教授/主任醫師、西南醫科大學黨委書記、西南醫科大學教育部醫學電生理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代謝性心血管疾病醫藥基礎研究創新中心主任、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會長、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智能心血管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專委會常務理事、高等院校創新健康科普聯盟理事長、四川省衛生健康首席專家。

張春祥教授長期從事心血管疾病及心血管藥理學方面的研究。其在國際上率先開展非編碼RNA與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是這一領域國際公認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在此領域作出了系列原創性貢獻。出國前曾在青島醫學院附屬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及香港中文大學威爾斯親王醫院等工作10年。1998-2019年,在美國幾個大學醫學院先后任助理教授、終身教職副教授、正教授至大學首席講席教授 (The Deborah R and Edgar D. Janotta Presidential Professor)。在美國工作22年期間,長期擔任美國科學學位研究生(PhD)、醫學生(MD)、醫學雙博士生(MD/PhD)、住院醫生(Resident)和專科醫生(Clinical Fellow)的教學與培養工作。先后任美國大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所所長、大學系主任等。曾長期擔任美國心臟病學院芝加哥區理事、國際轉化醫學學會會議委員會主席、北美華人藥理學會會長、美國恩科心血管研究院秘書長等。任轉化醫學雜志副主編、心血管再生醫學雜志副主編及其它18個國際雜志編委。長期擔任美國國立衛生院(NIH)、美國老兵部(VA)、瑞士自然科學基金,意大利衛生部等10個國際機構的基金評委。2019年全職回國工作,是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長期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杰青等評審專家。

葉為民


葉為民,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終身教授,國家級人才計劃專家。自2018年引至福建醫科大學,任副校長,并兼任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群體醫學研究院院長。2021年任福建省海峽腫瘤防治科技交流協會會長、中華預防醫學會腫瘤預防與控制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組織生物樣本庫分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腫瘤流行病學與病因學研究,領導和參與了國內外多項大型隊列的建設,包括福建隊列、泰州隊列、瑞典NMC隊列、歐洲營養與腫瘤大型前瞻性隊列等,在流行病學領域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礎。領導的流行病學團隊注重現場與實驗室的緊密結合,在流行病學領域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礎,在慢性病病因學研究上擁有多項成果與豐富經驗。相關研究成果在BMJ、JAMA Oncology、Gastroenterology、Gut等期刊發表。

張康


張康教授,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哈佛醫學院-麻省理工學院聯合醫學博士、哈佛大學生化和藥理博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會士、英國皇家醫學會會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現任世界華人眼科醫師協會會長,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溫州醫科大學眼健康與疾病高等研究院院長、溫州醫科大學眼科創新與轉化研究院院長、溫州醫科大學臨床大數據研究院院長。在眼科學、醫學人工智能、腫瘤、分子遺傳學及精準醫學領域擁有很高造詣,WOS收錄文章超400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Cell、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頂級期刊發表近300篇,總引用量超80000次,H指數114。2019-2024連續6年入選“全球跨學科高被引學者”,獲世界華人醫師協會霍英東獎等榮譽。

在眼科疾病領域,發現黃斑變性關鍵易感基因(獲評Science年度科學十大突破),成果用于全球基因檢測;闡明羊毛甾醇于白內障形成的核心機制,為非手術藥物治療開辟新途徑。再生醫學領域,全球首創誘導干細胞修復角膜及內源性干細胞介導的組織功能性再生(獲評Nature Medicine年度醫學八大進展),革新致盲眼病治療方法;并建立異種器官移植免疫反應的創新評估模型。在表觀遺傳學領域,全球首次通過大規模DNA甲基化分析深刻揭示了生物學年齡及腫瘤的分子特征及其對健康和疾病的深遠影響,為衰老評估、腫瘤早篩及相關疾病干預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和全新視角,成果在全球廣泛推廣應用;醫學人工智能領域,領導開發EyeGPT、MetaGP等智能化診療平臺,率先將先進AI技術應用于醫學影像和電子病歷分析與疾病精準分類 (獲評Cell最佳年度論文和最佳交叉論文);研發全球首個通用合成醫療數據生成和應用平臺,主導成立全球首個醫療數字孿生聯盟并發布國際首部醫療AI臨床應用指南,推動智慧醫療的創新與標準化。

此前已公布名單:

陳旻


陳旻,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美國地理學家協會會士。2000年至2004年就讀于南京師范大學計算數學專業,獲學士學位;2004年至2009年繼續在該校攻讀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獲博士學位。2009年至2012年赴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至2015年擔任該所副研究員。2015年任職于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2019年起擔任虛擬地理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其主要研究方向為地理建模與模擬、虛擬地理環境,在該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先后榮獲自然資源科技獎、中國地理學十大研究進展、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以及全球前沿科技青年科學家獎等多項重要學術榮譽。

成會明


成會明,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碳中和技術研究所所長,深圳理工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名譽院長,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主任。1980年,進入湖南大學化工系碳素專業學習。1984年,考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先后獲得工學碩士學位(1987)、工學博士學位(1992)。1990—1992年,作為聯合培養的博士生,在日本通產省工業技術院九州工業技術研究所學習。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碳納米管、石墨烯與其他二維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的制備、性能及應用等研究。相關成果獲發明專利280余項,發表論文890余篇,H因子165,被科睿唯安評選為化學、材料、環境與生態學三個領域的國際高被引科學家。曾擔任1項973項目和2項國家納米重大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負責人(連續三屆)和“六元環無機材料”基礎科學中心負責人。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美國碳學會Charles E. Pettinos獎、德國SGL集團Felcht獎、美國化學會ACS Nano講座獎等獎勵。

李德鳳


李德鳳,澳門大學翻譯學教授、人文學院副院長,翻譯傳譯認知研究中心(CSTIC)主任。1983年至1987年就讀于南京師范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87年至1990年繼續在該校攻讀翻譯學碩士;1994年至1997年赴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深造,獲第二語言教育博士學位。他具有豐富的國際學術經歷,曾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任教并擔任翻譯研究中心主席,在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任教十年,2006年至2011年期間還擔任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及上海交通大學翻譯學訪問講座教授。李德鳳長期致力于翻譯認知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翻譯過程的神經認知與心理語言學機制、語料庫翻譯學,以及翻譯教育的課程與教材開發。現任世界口譯和筆譯培訓協會(WITTA)主席、國際翻譯、口譯與認知協會(IATIC)主席、中國語料庫翻譯研究協會和中國認知翻譯研究協會副會長、太平洋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協會副主席等。其在翻譯學領域著述豐富,發表多部學術專著及大量高水平論文,對推動翻譯學科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龍海平


龍海平,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洪堡資深研究員(Humboldt Experienced Researcher)。1993年至1997年就讀于中國礦業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97年至2000年繼續在該校攻讀碩士學位;2004年至2007年在華中師范大學獲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2007年至2010年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其學術生涯始于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曾任外事處職員及應用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后任職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文學院,歷任副教授、教授,2016年9月起受聘為中山大學教授。龍海平長期致力于語法學與語言類型學研究,學術成果豐碩,曾獲第十九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呂叔湘語言學獎二等獎、廣東省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等重要學術獎項。

蘇杭


蘇杭,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環境和極端氣象重點實驗室主任,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會士。1999—2003年就讀于復旦大學獲學士學位,2003—2008年在北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8—2012年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2013—2023年在該所擔任首席研究員和實驗室主任,2023年起任現職。蘇杭長期致力于大氣化學與物理研究,在大氣氧化性、氣溶膠與云相互作用等前沿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其學術成就獲得國際學界廣泛認可,先后榮獲歐洲地球科學學會Arne Richter杰出青年科學家獎(學會級),連續三年(2021-2023)入選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地球科學領域)。其代表性研究成果入選中國科學院《科學發展報告》“中國科學家具有影響力的部分工作”(19項之一),單篇論文Altmetric影響力指數高達9500(位列Science期刊全球前十),充分展現了其在國際大氣科學領域的學術影響力與引領地位。

王貴國


王貴國,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文科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浙江大學國際戰略與法律研究院院長、“一帶一路”國際研究院(香港)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專家委員會委員,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作為中國國際法學界的領軍學者,王貴國1981年獲北京大學法律系法學碩士學位,1982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碩士學位,1984年成為中國大陸首位獲得耶魯大學法哲學博士學位的學者。早年曾在美國、加拿大知名律師事務所執業,是中國首位獲得聯合國培訓與科研研究所獎學金的學者,1980年赴聯合國國際法院、海牙國際法學院等國際機構學習考察。其學術生涯跨越兩岸三地,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學法學院、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和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歷任首席講師、教授、講座教授等職。現任比較法國際(海牙)科學院院士、香港世界貿易組織研究中心主席、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副會長等多項重要學術職務,同時擔任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仲裁員,香港申訴專員名譽法律顧問等實務職位。王貴國學術成果豐碩,出版專著、編著2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在國際經濟法、比較法等領域具有深遠的學術影響力。

王中長


王中長,西南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院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學院特聘教授,歐洲國際納米技術研究所高級研究員。2008年獲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學位后,先后在日本東北大學擔任助手、助理教授(2008—2012)和副教授(2013—2017)。2016年任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訪問教授,2017年起擔任歐洲國際納米技術研究所課題組長。2019-2023年任歐盟伊比利亞國際納米技術實驗室(INL)蘇州開放創新中心主任,2023年起任INL科學助理。王中長長期致力于新型低維、納米及能源材料的原子層面研究,在材料制備、表征、性能測試及理論計算(第一性原理和分子動力學)方面具有深厚造詣。其研究重點聚焦于材料原子電子結構與物理化學性能的構效關系,特別是在功能缺陷、量子輸運及多鐵性能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并成功開發出新型超薄功能器件。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了20余項包括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歐洲研究經費和日本文部省科研費在內的重大科研項目。王中長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SCI論文280余篇,研究成果榮獲國際材料晶界與相大會年輕科學家獎、日本材料學會材料研究促進獎、國際材料聯合會年輕科學家獎、NEC最高科學技術獎、IAAM獎等多項國際殊榮,并獲得中國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和重慶市巴渝學者等國內重要人才稱號。相關成果被朝日新聞、讀賣新聞、日本經濟新聞、東京新聞等日本及歐洲媒體宣傳,在學術界和社會層面均產生重要影響。

葉金花


葉金花,河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天津大學特聘教授,“先進催化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河北大學“光驅動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1983年于浙江大學獲學士學位,1990年于東京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新型納米光催化材料的開發以及在太陽能轉換和環境凈化方面應用的研究,先后承擔了日本政府、產業界、國家“973”項目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等十幾項重大研究項目。2005年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講座教授,2006年獲得海外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入選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2016年入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2016年起連續多年入選為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歷任日本國家材料研究所(NIMS)主席研究員,光催化研究中心主任,環境再生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國際納米材料研究據點首席研究員,北海道大學化學院教授,以及天津大學—NIMS聯合研究中心主任。現任Science Advances和ACS Nano副主編。已在Nature, Nat. Mater., Nat. Catal.,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dv. Mater.等國際學術雜志上發表論文700余篇,獲得同行引用66,000余次,H因子134。

宗成慶


宗成慶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A類),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國際計算語言學學會會士(ACL Fellow),亞太人工智能學會會士(AAIA Fellow),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CAAI Fellow),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士(CCF Fellow)。他于1998年3月畢業于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獲博士學位。1998年5月至2000年4月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博士后出站后留在自動化所工作至今。1999年和2001年兩次在日本國際電氣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ATR)做客座研究員,2004年在法國信息與應用數學研究院(IMAG)做高訪。曾于2006年至2014年擔任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他主要從事機器翻譯、文本數據挖掘和語言認知計算等研究,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等10余項,發表論文2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三部、譯著兩部。他是國際計算語言學學會(ACL)候任副主席、國際計算語言學委員會(ICCL)委員、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副理事長,曾任亞洲自然語言處理學會(AFNLP)主席,國際頂級學術會議 ACL2015程序委員會主席和ACL2021大會主席。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多個省部級及國家一級學會的科技獎勵,曾獲北京市優秀教師、中科院優秀導師和國科大李佩教學名師獎等多種榮譽。

蘇杭


蘇杭,地球科學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環境和極端氣象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高層次人才項目入選者、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學者、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研究方向:大氣化學與物理,大氣氧化性、氣溶膠與云相互作用、極端天氣氣候和機器學習方向。

1999-2003年 復旦大學學士;2003-2008年 北京大學博士;2008-2012年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研究所博士后;2013-2023年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實驗室主任;2023至今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環境與極端氣象重點實驗室主任。

熊秉真


熊秉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哈佛大學理學碩士,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美國加州大學國際哲學及人文科學理事會教席、杭州師范大學特聘教授。曾任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臺灣“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研究領域包括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史、近世兒童史、中西性別研究、中國醫療文化史。

黃炳照


黃炳照,任職于臺灣科技大學化工系,目前兼任永續能源發展中心主任及臺灣建筑科技中心建筑節能研發中心主任,是臺灣電化學研究的領軍人物。

黃炳照于1987年在臺灣成功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其后在臺灣科技大學工作,歷任副教授、教授和講座教授;期間曾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法國波爾多大學,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等高校擔任訪問教授。黃博士長期從事同步輻射光源技術、理論計算、電化學能量轉化/儲存材料等領域的研究,已在國際著名期刊包括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CS Nano等發表300多篇學術論文。黃炳照教授曾獲得國際電化學會會士(ISE Fellow)、葡萄牙里斯本科學院外籍院士、臺灣東元獎等一系列的榮譽和獎勵,也曾擔任過美國ECS臺灣分會,臺灣氫能和燃料電池協會等組織的主席。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科研大匠、歐洲科學院青塔、高績等,版權屬于原作者,僅用于學術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小米YU7后備箱為何只提供單根電動支撐桿,官方:業內成熟方案

小米YU7后備箱為何只提供單根電動支撐桿,官方:業內成熟方案

魯中晨報
2025-07-15 22:17:20
入獄12年剛釋放,男子去派出所辦身份證,警察看到系統顯示后愣了

入獄12年剛釋放,男子去派出所辦身份證,警察看到系統顯示后愣了

五元講堂
2025-06-17 12:04:38
最“干凈”的4位女星,不整容、不濫情,娛樂圈中的一股清流

最“干凈”的4位女星,不整容、不濫情,娛樂圈中的一股清流

啟娛說
2025-07-14 15:14:53
兩大金融央企紀檢組長換帥,迎來省級紀委副書記

兩大金融央企紀檢組長換帥,迎來省級紀委副書記

財經眾議院
2025-07-16 19:44:00
甘肅一地公安在多名群眾家中當場抓獲19人!

甘肅一地公安在多名群眾家中當場抓獲19人!

甘肅圈圈
2025-07-17 00:12:55
康師傅漲價“后遺癥”

康師傅漲價“后遺癥”

經濟觀察報
2025-07-16 18:19:53
包工頭與食堂大姐相好5年,項目完工提分開,這才意識到晚了

包工頭與食堂大姐相好5年,項目完工提分開,這才意識到晚了

磊子講史
2025-06-28 16:28:57
3-0橫掃威爾士賽冠軍,中國小將90+71+67開局,丁俊暉趙心童休戰

3-0橫掃威爾士賽冠軍,中國小將90+71+67開局,丁俊暉趙心童休戰

全能體育柳號
2025-07-16 06:41:38
數小時之差!英偉達H20剛獲批,AMD MI308也獲準恢復對華出口!

數小時之差!英偉達H20剛獲批,AMD MI308也獲準恢復對華出口!

小柱解說游戲
2025-07-16 01:55:11
隊報:贈送落場球衣卻頻現轉售平臺,多位球員對此表示不滿

隊報:贈送落場球衣卻頻現轉售平臺,多位球員對此表示不滿

懂球帝
2025-07-16 19:05:22
觀眾吐槽《掃毒風暴》的贅肉按摩女?笑話,導演不是拍給你爽的

觀眾吐槽《掃毒風暴》的贅肉按摩女?笑話,導演不是拍給你爽的

陳意小可愛
2025-07-17 03:50:49
成都未來三日最高氣溫依次為40℃、39℃、35℃

成都未來三日最高氣溫依次為40℃、39℃、35℃

掌上金牛
2025-07-16 17:01:11
昆明:堅決擁護省委決定

昆明:堅決擁護省委決定

新京報政事兒
2025-07-16 14:08:31
禁入全軍采購3年!山西一建筑公司因圍標串標登上失信名單

禁入全軍采購3年!山西一建筑公司因圍標串標登上失信名單

山西科技報
2025-07-16 21:34:42
研究發現:經常吃面放醋的人,過不了多長時間,血管或有3個改變

研究發現:經常吃面放醋的人,過不了多長時間,血管或有3個改變

華庭講美食
2025-07-16 20:36:14
中方不再口頭警告,南海實彈擊落,菲律賓緊急撤僑

中方不再口頭警告,南海實彈擊落,菲律賓緊急撤僑

小笛科技
2025-07-13 19:29:39
官宣!六座版Model Y來了,預估售價40萬元左右 | 大公司

官宣!六座版Model Y來了,預估售價40萬元左右 | 大公司

三農老歷
2025-07-17 02:33:24
李同學事件持續升級!丟人丟到國外了,紐約時報發文,句句戳心窩

李同學事件持續升級!丟人丟到國外了,紐約時報發文,句句戳心窩

史書無明
2025-07-16 15:59:45
TOP15位身高170以上的女神,演技、身材、顏值綜合榜

TOP15位身高170以上的女神,演技、身材、顏值綜合榜

吃瓜黨二號頭目
2025-06-15 10:02:35
李湘風波再升級!被曝泰國求子只是冰山一角,11年前就懷上二胎

李湘風波再升級!被曝泰國求子只是冰山一角,11年前就懷上二胎

科學發掘
2025-07-17 04:54:27
2025-07-17 06:15:00
柳葉刀學術 incentive-icons
柳葉刀學術
有溫度、有知識、有態度!
5648文章數 48630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教育要聞

大名縣2025年中考全縣分數分檔表

頭條要聞

白宮官員放風“很快解雇鮑威爾” 特朗普回應

頭條要聞

白宮官員放風“很快解雇鮑威爾” 特朗普回應

體育要聞

不給楊瀚森傳球,他有自己的理由

娛樂要聞

都美竹將參加綜藝,單身媽媽發文抵制

財經要聞

探究萬億市場的休閑零食

科技要聞

網易直擊黃仁勛見面會,他說了這28句話

汽車要聞

理想i8內飾官圖公布 李想回應"被打臉"

態度原創

親子
本地
藝術
教育
公開課

親子要聞

有孕媽媽獲蘭馬國內第一,焦安靜稱當時不知情,今年將不再參賽

本地新聞

“別墅里面唱K”怎么就成了臺灣人的跳舞開關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教育要聞

643分考生滑檔專科!平行志愿,80%家長都理解錯了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文区| 竹北市| 调兵山市| 肥乡县| 稷山县| 定陶县| 普格县| 景洪市| 儋州市| 玉山县| 丹阳市| 黔西县| 曲水县| 绥德县| 曲麻莱县| 集安市| 车险| 海门市| 丹阳市| 行唐县| 竹北市| 邛崃市| 始兴县| 莒南县| 扬中市| 疏附县| 都江堰市| 营山县| 平湖市| 濮阳县| 确山县| 锡林浩特市| 郯城县| 汨罗市| 拉萨市| 淮阳县| 那曲县| 闸北区| 徐水县| 寻甸| 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