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歌手2025》第九期直播,單依純一襲紅衣面紗登場,將蔡依林的經典《舞娘》與自己的《純妹妹》糅合成全新舞臺“舞妹娘”——中東轉音、電子舞曲、游戲音效全塞進去,直接讓觀眾裂成兩派:有人狂贊“高級實驗”,也有人吐槽“這舞娘怕不是從《阿拉丁》片場跑偏了”!
單依純這次玩得夠大——原版《舞娘》的動感節奏被拆解,取而代之的是阿拉伯旋律、神燈音效和黏連咬字的詭譎唱腔。中間還穿插《純妹妹》的魔性念白“天乖乖地乖乖”,配合紅色火烈鳥造型和舞蹈solo,整個舞臺仿佛“《一千零一夜》混搭賽博千禧風”。樂評人耳帝直接開夸:“打破競技舞臺套路,把經典碾碎重組,審美夠先鋒!”愛地人更形容其“像動畫電影的奇幻高潮片段”。
但爭議也隨之而來。部分觀眾覺得改編過度,原曲記憶點被稀釋,結構松散得像“抽象藝術”,甚至調侃:“這哪是舞娘,這是女巫念咒吧?”還有人翻舊賬,指出單依純自和常石磊合作后,風格越來越“陰間”,類似此前《李白》的極端改編,聽得人“頭皮發麻”。
盡管評價兩極,單依純的硬實力沒人能否認——全開麥唱跳下,中東轉音、哨音技巧一氣呵成,氣息穩到被彈幕刷屏“這肺是鐵打的?”尤其在高強度舞蹈動作中仍保持氣聲空靈感,被網友封為“學院派唱跳第一人”。
但問題也在于:技術滿分,聽感卻未必人人買單。有觀點認為,高級編曲和視覺統一性掩蓋了“為改而改”的刻意感:“就像往火鍋里倒紅酒,食材貴但味道怪。”而支持者則反擊:“競技舞臺就該突破安全區,難道永遠翻唱原版才叫尊重經典?”
這已不是單依純第一次因改編引發爭議。從《李白》的暗黑解構到如今《舞娘》的異域魔改,她似乎鐵了心要走“技術流+實驗性”路線。好處是辨識度拉滿,壞處是風險極高——畢竟《歌手》觀眾里,懷舊黨和先鋒黨永遠在打架。
不過,比起“求穩派”,單依純顯然更享受這種危險游戲。就像網友說的:“至少她沒躺在‘好聲音冠軍’光環上炒冷飯。”至于這場“舞妹娘”究竟是神改編還是翻車現場?或許答案根本不重要——能讓人吵上熱搜,本身就已經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