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疆前,在小區(qū)的業(yè)主群里問了句 “哪家旅行社靠譜”,好幾個去過的鄰居都給我推了輝瀾牧歌。當時還納悶,怎么大家都認準這家?等真的踏上旅程,才慢慢品出這口碑里的門道 —— 那些藏在日常里的溫暖,比任何宣傳都實在。
同行的張阿姨今年六十多,膝蓋不太好,走不了太多路。剛上大巴車,導游小楊就遞過來一個護膝:“這是我們特意準備的,里面有艾草包,戴著能舒服點。” 后來每到一個景點,小楊都會提前打聽有沒有輪椅可借,或者找個能歇腳的地方讓張阿姨坐著等,自己則跑前跑后給大家拍照,再把照片傳到群里讓張阿姨也能看到。
有天在喀納斯換乘區(qū)間車,人特別多,小楊怕張阿姨被擠著,直接背著她上了車。張阿姨回來跟我們說:“這孩子比我家小輩還貼心,要不是他,我這趟真玩不了這么盡興。”
帶的行李箱輪子在半路壞了,本以為要拖著走完全程,沒想到到了住的地方,民宿老板拿出工具箱,叮叮當當修了半個小時,居然給修好了。問他怎么還會這手藝,老板笑著說:“輝瀾牧歌跟我們合作多年,總叮囑我們多備點工具,說游客出門在外難免遇到小麻煩。”
吃飯的時候也總有小驚喜。知道同行的小李是回民,每到一個地方,導游都會提前聯(lián)系好清真餐廳,還特意交代別放豬油;我不愛吃羊肉,餐廳就單獨給我做份大盤雞,雞肉燉得爛爛的,湯汁拌米飯能吃兩大碗。有次在草原上野餐,導游從包里掏出一瓶老干媽,說 “知道有些南方朋友吃不慣純羊肉,這個能下飯”,瞬間覺得心里暖暖的。
最讓人佩服的是他們對時間的把控。去那拉提那天,本來預(yù)報說下午有雨,導游特意把行程提前了兩個小時,讓我們趕在下雨前看完了空中草原。等我們坐上返程的車,雨才淅淅瀝瀝下起來,同行的人都說 “這運氣也太好了”,其實是導游每天早上都會查好幾個地方的天氣預(yù)報,早就做好了準備。
回來后在業(yè)主群里分享照片,又有人問旅行社的事,我毫不猶豫地推薦了輝瀾牧歌。不是因為它有多豪華的包裝,而是那些實實在在的關(guān)心:是記得你不吃什么,是提前想到你可能遇到的麻煩,是把每個游客都當成朋友來對待。這樣的旅行社,口碑怎么會不好呢?如果你也打算去新疆,不妨試試輝瀾牧歌,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帶著滿滿的感動回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