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TANCHJIM家族有一個大致的品牌之聲的話,我覺得他們的強項是干凈清透的聲底+細膩溫婉的人聲、尤其是偏亞洲系的女聲,而且把這些特性延續在了很多不同價位段以及不同單元類型的耳機里、乃至小尾巴和臺機也都有著很多近似的審美貫徹。而聽到Force的樣機時,我腦海里浮現了當初聽到Darling、包括Blues場景,因為它們也是TANCHJIM家族為數不多那種低頻很澎湃、底子偏厚聲,一耳朵“勁道”的路子,同時也具備類似Origin身上的那股子傳統動圈的韻味,在1K多價位上,Force這個型號的聲音辨識度很高、聽感鮮活,是一個可以打破對二次元品牌固有印象的產品。
TANCHJIM這種年輕化二次元形象的品牌,一直傳遞的是那種非常俏皮可愛的畫風,可愛到有時候會讓人忘了他們是一個在研發方面相當硬核的牌子,偶爾也喜歡鉆研下聲學技術的我這次啃他們詳情頁著實消化了很久才勉強啃了下來,這次的技術亮點包括兩顆不同尺寸、不同材料、不同聲音特性的單元結合后表達出了令人驚訝的相位一致性,這里的一致性不僅僅指的是聲學測量中“SPL&Phase”圖表里相位曲線的平直,也包括在音色層面在三頻的結像厚度、瞬態、衰減速度、能量感特性等方面是極為協調的表達,非常近似一個高密度單動圈所打造出來的產品。第二點在于,雖然Force有開放式的金屬后腔以及正常的動圈泄壓閥,但具備同類型產品里首屈一指的被動隔音能力,最大的隔音聲壓級能達到35dB,而過去很多動圈產品只能在耳壓控制(泄壓)與隔音能力中做選擇題,Force做到了兩手抓。聲音上的亮點我在開頭里已經大概敘述過了,先介紹一下開箱,下文再慢慢細聊。
開箱環節,打開包裝后是一個非常精美的淺野天琪硬質卡片,收納盒是一個內部容量非常充足的硬質盒,內部植絨并且有磁吸鎖扣,對放置耳塞來說空間是完全冗余的,放個小尾巴、乃至額外放一條線比較粗的私模都沒問題,但我比較想吐槽的是內部都做這么大了、還標配多種可換插頭和不同類型的耳塞套,應該在里面做置物網兜是更合理的做法,如果把各種配件塞在里面的話,取出的時候可能并不方便。標志性的T-ABP氣壓平衡套,包裝內附贈了兩種不同開孔大小的,二者的聲音能量感會有顯著的區別,本文的聲音以偏大開孔的耳塞套來描述(也是官方更推薦的)。
原配線來自行業翹楚Effect Audio,是專門為Force所定制的一根非常柔軟精美的線材,沒有用上沉重且偏粗的金屬接插件我覺得應該是TANCHJIM出于設計層面的協調性做的選擇,而不是單純為了控制成本,畢竟他家一貫都極為注重原配線與耳塞整體的視覺觀感。聲音方面,EA給Force的配線做了深度調教,包括也把LOGO給打在了腔體上,聲音風格的表達應該是兩家共同敲定的,同時材料方面也并沒有因為售價的原因而妥協,采用4股26AWG單晶銅鍍銀材質(順帶科普下,其實AWG是數字越大線徑越小的,很多燒友并不知道這一點),其中銅的部分采用了NEOTECH萬隆單晶銅(UP-OCC)技術,玩線的老饕應該都知道UP-OCC的含金量,可以代表單晶銅基材的最高水準,除了貴沒毛病,并且線體也依然延續了EA家一貫的超柔軟的手感(源自EA UltraFlexi Insulation技術,而且表皮有非常漂亮的光澤感),易于收納。
Force的單元部分采用了雙動圈配置,低頻由一顆10mm PU懸邊鍍鈦球頂動圈單元負責,中高頻由一顆8.2mmPU懸邊鍍鈹球頂動圈單元負責,前者的特性是大沖程、材料獨特的內阻尼特性能夠有效吸收多余振動,所以Force的低頻聽起來是那種特別干凈利索、殘響與Delay感都比較少的類型;而后者作為高剛性振膜,有點經驗的燒友應該知道作用就是優秀的瞬態、解析力、以及大動態高聲壓下保持低失真的特性,所以從單元的選材與結合上,TANCHJIM已經是用“硬件調音”的方式在設計,從結構配比與技術解析來說,完全和聲音表現是對的上的。不過Force的低頻雖然是偏干凈的,但量感可不少,所以TANCHJIM還釋放的另一個信息在于,他們在詳情頁里描述了Force的“強勁低頻”,但是因為開放式后腔的緣故,能夠達成非常自然的能量衰減以減少掩蔽效應帶來的聲音淤積、解析變差等負面效果。
這里補充一個我在看完TDSREVIEW的文章后注意到的點,那就是Force標配的DSP USB-C的插頭在聲音的頻響方面是做過改良的,尤其是高頻部分的能量感會更加平順一些,這個也確實和聽感能夠做到對應,尤其是9k部分的一個明顯凸起的峰在DSP插頭下得到了足夠強的抑制,所以即便是在大聲壓下,你也可以通過手機C口直推來獲得一個非常平順自然的聲音,對于不想折騰前端的用戶來說是個利好消息、同時對于非常注重曲線平直性和科Hi黨(尤其是海外市場用戶)來說也多了一個可以盲狙的理由。TANCHJIM一直都很注重C口部分的體驗、包括軟件部分也做了進一步的優化,包括可視化的圖形界面操作更加自如,APP內各種數值隨心跳,除了官方給到的PEQ預設意外你也可以上傳、下載民間用戶自己分享的EQ。
17歐的阻抗、120dB/Vrms的靈敏度,Force是一個入門級小尾巴就可以輕松推出很好的素質的產物、搭配出來的音色不也相對穩定,但還是盡可能避免一些本身高頻偏亮、數碼味比較重的機器,Force在弦樂部分的表現是非常明亮抓耳的、尤其是在一些流行類的非Live型曲目里會有些搶戲、位置也略顯前傾,如果是聽錄制水準比較高的古典室內樂就不算過分明亮,小提琴的衰減會更自然一些,當然,如果你是DSP的聽法可以忽略這個問題,除此之外,Force談不上有什么調音層面的明顯槽點。
低頻是Force的亮點,畢竟也是官方欽點出來的“強勁低頻”,但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強勁體現在充沛的量感、優秀的動態、打擊感,而且瞬態表現是非常明快的,和自家Origin那種殘響氛圍充足、聲浪濃郁、蓬松感很強的“傳統動圈”低頻相比,Force是更加偏速度、清晰的那一卦的,有著非常強的低頻結像與紋理細節刻畫能力,但是在極低頻部分的行程會給的偏快一些,所以它在聽一些大編制交響、現代型的電影原聲時,低頻、尤其是極低頻部分的氣勢感是不夠強的,這種表現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低頻殘響所營造出來的那種縱深向前鋪開的感覺,所以Force聲場的橫向、縱向高度都非常舒展,但深度稍差口氣;反之,拿來聽搖滾、JPOP、日系ACG、電音等,就是十足的低頻爽塞,低頻強大的沖勁兒能夠在適當的時候獲得及時的衰減、提供良好的節奏感,但絲毫不會拖沓、也不會呈現出任何軟糯的感受,而且聲場的表達非常規范且嚴謹,優秀的結像與聲場Y軸的高度,可以勝任一些非常考驗高頻鮮活度的室內樂曲目。
人聲部分的表達也同樣會稍微規矩一些,給人的感覺是中性、干凈,有醇厚度但不會明顯偏向于抒情類的曲目,人聲的氣息綿密度不強、但細節表達良好、齒音控制得當,沒有那種為了營造氛圍和抒情感所帶來的Delay處理,和自家的Kara、Origin那種是形成鮮明反差的,有點像Fission的流行模式、但是男聲的厚度會比Fission來的更好一些,總體而言我認為人聲是偏雜食的走向、聽什么都可以做到85分的那種,但是沒有太強的毒性或者冷暖渲染,如果在意人聲部分的辨識度、或者想要某種傾向性的調音,還是需要靠前端或者一些周邊配件的輔助,而如果是DSP插頭的模式下,人聲的表現會稍軟一點、更往抒情的方向靠攏,但不論那種驅動模式下,它人聲距離感都比較適度,既不會偏遠、結像偏小,更不會有血盆大口的貼臉感,是一個在人聲音色表達上相對克制、但是又足夠全面的路子。
我個人蠻喜歡用一個有勁兒、但是高頻能量感適中的機器去搭配,比如山靈M8T、AK SR35、包括自家的Luna,它在高頻的弦樂部分會比“正確”的音色要更加華麗、有光澤感,也稍稍抓耳一些,而且高頻瞬態所帶來的力道完全不比低頻弱、聽著真的蠻爽的,在對低頻的預期更高的基礎上也算是一份額外收獲,同時它在人聲的部分是可塑性較強、但自身個性不強的狀態,所以不太好定義它到底是一個純粹的流行塞or器樂塞,除了對極低頻和下盤的殘響氛圍有明確要求的用戶以外,我覺得大多數用戶也許都有機會去喜歡上Force,而且可能各自喜歡的點也不盡相同。
想進一步咨詢或者交流音頻相關內容,可以掃一掃添加我的個人微信,也可以手動搜索我的名字縮寫“lilingjiaqi”,我會盡力為你解答。
微信燒友交流群“+7耳聾病患群”,歡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個人微信私聊獲取入群途徑,加好友時請備注“燒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