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余名高手,28個省市,961場角逐,這是7月6日結束的流行羽2025年傳奇挑戰賽成都大區賽的參賽數據。
最小李思潔17歲6個月,參加混雙和女單比賽并斬獲女單季軍,最大馮國強62歲3個月零,斬獲混雙季軍和男雙冠軍,還有從越南而來的丁翠和阮芳,分別參加混雙和女單比賽并有不俗的表現,這是部分參賽選手的畫像……
烈日炎炎,激蕩連連,一場場以羽毛球為指向的人生默片,正在成都市雙流體育中心輪番上演。我們跟蹤了其中三位特殊的參賽選手,順便也感知下這座羽毛球雙冠之城的獨特氣質。
羽球小露——賽事第二·愛情第一
作為頭部羽毛球網紅,性格開朗又不失溫柔堅韌的“羽球小露”,無疑是賽場周遭當之無愧的移動流量包。她在開幕式上代表運動員抑揚頓挫的進行宣誓,比賽前后頻繁接受媒體采訪;她以博主身份發起流行羽傳奇挑戰活動,還在鏡頭前承擔著賽事首席合作伙伴——法國具有百年歷史的網羽BABOLAT(百保力)球拍的科普工作:“這個球拍平衡點適中,頭偏重桿適中,非常適合進攻。另外,穿風線控設計搭配流線型框架,能減少揮拍時空氣阻力,有效提升擊球靈敏性……”
聽起來是不是特別專業?實際上,她是三名采訪對象中唯一具有專業背景的。“羽球小露”全名何佳露,由于身體偏弱,她等到9歲的時候才在父親的引領下前往攀枝花業余羽毛球隊進行訓練。而憑借驚人的天賦和教練的專業指導,她一年之后便被選入四川省集訓隊,隨后進入省隊。按照正常的成長路徑,她大概率會成為李雪芮式的羽毛球頂尖高手。但她偏偏不走尋常路,而是轉而以高水平特招單招第一名的成績考進西北工業大學。隨后屬于她的不走尋常路還包括,她在畢業之后又放棄了羽毛球培訓的機會,轉而經營起““羽球小露”媒體賬號。
在運動員、教練員、主持人、自媒體博主等諸多身份中,小露最喜歡的無疑是羽毛球愛好者這個稱呼。盡管身份變了,訓練也從過往的天天練變成了一周三練,但對于羽毛球的堅持,熱愛和純粹,一直烙印在她的血液里。她堅持運營羽毛球賬號,其目的也是想多普及一些系統化的訓練視頻,給喜歡羽毛球的年輕人一些分享。從剛開始做微信號無人問津,到疫情之后去球館打球的抖音號爆了,她逐漸探尋羽毛球的脈搏;從專業的思路、專業的團隊,到自己每天自己更新腳本、發掘羽毛球的共鳴、自己拍攝剪輯,她用當年打球的倔強耕耘在段視頻平臺?!拔蚁M茏鳛橐幻媲械膼酆谜撸斋@到很多真真切切的朋友。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我們能心態很平和,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兒,能傳遞出快樂。”
流行羽成都大區賽對于小露來說,還意味著另外一層含義——她第一次和男朋友組隊打混雙,就拿到了第二名,也讓她開始深切的思考搭檔的意義?!拔覀冊诹餍杏鹳愂律蠈崿F了情感升華,也很幸福的認定,人生伴侶也是同場競技的超級搭子。場上我們彼此信任相互鼓勵,共同克服困難的情感真的很難得。當然,也只有在成都這樣一座休閑之城浪漫之地,我們的情緒才會被拉滿?!?/p>
動漫球手龍安秀——千陽和雅瓊,如此讓我著迷
如果說”羽球小露“是社交型人格,那龍安秀則是典型的“涉恐龍”。這個昵稱甚至自帶反差感——在生人面前她常縮進“社恐殼子”,但和熟絡球友打起球來,又能瞬間切換成“社交恐怖分子”模式。這一點體現在她的社交旅游,也是遵循“百公里內賽事優先”原則,主打一個“以球會友+窮游”。
本職工作是動漫自媒體創作者的龍安秀,接觸羽毛球純屬偶然。大三那年,在朋友的安利下她懵懂中走進羽毛球館,也打開了另一扇世界的大門:如今的她,每周會固定3次約球局,雷打不動混在各個業余群“蹭經驗”。于她而言,羽毛球早不止運動,而是和球友殺球時的嘶吼的解壓良藥,是雙打時的眼神配合藏著“默契哲學”,還有輸球后復盤如同解一道關于心態和技術的人生方程。如今最讓她記憶猶新蕩氣回腸的一場球,莫過于去年打的一場混雙比賽,她在搭檔崴腳后瘸著腿打完第三局,雖然最后還是輸了,但離場時全場起立鼓掌的瞬間,讓她頓時有了一種杰出運動員才有的頓悟——什么置之死地方能后生,什么熱愛無關輸贏,什么勝亦英雄敗亦英雄等等。她還用動畫鏡頭,一點點將這些靈感裝進創作里,就如同最讓她著迷的日本女雙千陽和中國混雙組合黃雅瓊一樣。
當然在現實的競技賽場,龍安秀依然是擁有正式比賽“體驗炮灰”的自我修養。第一次打卡流行羽成都大區賽,她一口氣報了女雙和混雙兩項。至于結果嘛,對于從去年起才參加不到十場的她來說,參加比賽只有一個樸素的目標:前半場發接發求不失誤,后半場求敢變線,最終把“想贏的急躁”煉成“能輸的冷靜”。不出意外的是,她合格的完成的一輪游,混雙就遇到冠軍組合。意外的是,她依然認為比賽是輸給了自己,在比賽中未能及時調整心態。
這些情感體驗,都被龍安秀記錄進了社交媒體賬號“社恐龍愛羽球”中。對于自己的創作視角,她更愿意形容為“羽球次元傳送門”——專門用動畫講球友們的日常,比如殺球出界時的崩潰表情,或是撿球時被網帶纏住的糗事。
而報名賽事,創作相關主題動漫的跨界經歷,也讓她對兩個領域有了更深的理解——動漫能用夸張分鏡放大扣殺的熱血感,體育則為故事提供真實的競技張力,二者就好像是雙打組合。在現實的羽毛球比賽中,選手的個性涂裝球拍、二次元風格的賽事海報,已經讓“觀賽”從單純看勝負,變成了視覺與情感的雙重沉浸。
龍安秀還有一個想法,就是找流行羽組委會副主任、北京泰格艾迪創始人李葳,聊一聊基于漫畫和體育的衍生品創作?!拔覀兛梢园亚騿T招牌動作做成手辦,或者用3D動畫還原經典對決,讓不能到場的觀眾也能’浸式追賽’,我賭這一定火!”
教練張藝川:和流行羽結緣·和家人和解
張藝川是成都的知名羽球教練,也有著鮮明的軍人烙印,咬定青山,意志堅定。
正如他和流行羽的緣分。
2024年 7月6日在成都鳳凰山體育公園舉行的流行羽2024挑戰賽百保力Energy Tour,是他第一次牽手流行羽賽事。計劃打進第8的他,沒想到竟然斬獲第三,并幸運的搭上了前往廣州參加7月底總決賽的航班。盡管最終的總決賽期間只打了短短幾場球,卻值得他分外珍惜——他對于自己的每一局都會進行錄像,回到酒店里反復研究。幾場下來,感覺自己場上感覺、技術、身體素質甚至心理素質,都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
更大的驚喜還在后頭,因為組委會的賽程安排,他的一場男單比賽進行被安排了現場直播。獲悉公布的當天,張藝川便把直播平臺鏈接給到家人群,家族群里所有親戚朋友都跑來給他加油打氣。這種別致的加油方式,顯然給了他很大的鼓舞——面對強過自己很多的對手,在1比9大比分落后的情況下,他咬牙堅持,一分分的和對手去磨,最終2比1逆轉戰勝了對手。當看到群里全屏幕的yyds、張藝川好樣的等留言,他非常僥幸:自己當時沒有崩潰。
由于此前的刻骨體驗,2025賽季,張藝川一口氣報了流行羽洛陽和成都站的兩站比賽。在洛陽站,他遭遇到了頑強的阻擊戰:半決賽那一局,他就和強自己很多對手整整打了40分鐘,最終艱苦戰勝對手。這場比賽強度如此之大,以至于賽后他休息了很久才緩過來,以至于在決賽中先贏后平最后被逆轉,但第二名的成績,已經刷新了個人的最好成績。而來到成都站,由于比賽的激烈程度和對手水平水漲船高,他最終只獲得了第五,但同樣收獲多多。
在西藏民族學院讀本科的時候,因為同為體育生好友的邀約,他一腳踏進羽毛球賽道。而十載羽毛球生涯,讓他對羽毛球有了不一樣的感情。在朋友圈,處處可見如此詩意的表達——“我抽了10年煙,因為羽毛球我戒掉了。我每天晚上回家都要喝酒,因為羽毛球我戒掉了。”“與君打球,如飲美酒,讓人陶醉”;“日落歸山海,羽球配少年”,“愛意隨球起,球落意難平”……
他曾跟最好的朋友吐露心聲:第一,做羽毛球培訓,第二,蓋一座羽毛球館。
如今,羽毛球館還沒蓋起來,但他一直堅守在培訓的賽道上,尤其是少兒培訓的領域。
不但如此,他還動員自己的孩子也加入到這項運動中來。他至今有些后悔,在孩子小的時候,因為自己教育方式失當,導致孩子很快對羽毛球失去了興致。如今,他正在創造各種機會,讓孩子重拾對于羽毛球的熱愛。
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帶著自己的孩子,還有俱樂部的小朋友,能仗著球拍去各地打比賽?!斑@就好比你的人生!在場外,父母和老師觀戰給予戰術上的指導,指點人生的方向。賽場上,無論困境順境,每一步都需要自己面對。只有經過這種淬火體驗,才叫真正的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