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守護鄉村坑塘“長清”!
“以前村口這坑塘別提了!簡直沒法看!”提起過往,村民們直搖頭,“垃圾、牲口糞便全往里倒,夏天蚊子嗡嗡、臭氣熏天。你再瞅現在!垃圾沒了,水清亮亮的,荷花開得正旺,岸邊花草繽紛,還添了小涼亭和健身器材。幾年前的臭水坑,如今成了村里最熱鬧的地兒!吃完飯遛彎、下棋、嘮嗑……日子越來越舒坦!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正是文水縣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的結果,更是文水法院以司法之力守護的成果。
坑塘,是鄉村重要的水源地,承擔著灌溉、養殖等基礎功能,也是維系鄉村生態平衡的綠肺,更是提升村容村貌、營造宜居環境的重要載體。然而,如何確保其永續清流?這離不開法治約束和司法守護。文水法院主動扛起“守護者”的旗幟,打通“生態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從源頭織密法網,嚴防污染反彈。
7月8日,文水法院聯合縣生態環境局,由院黨組成員武銳帶隊,劉胡蘭人民法庭(環境資源法庭)、南莊人民法庭干警及環保執法人員參與聯合工作組,深入各村坑塘現場,打響了鞏固坑塘改造成果的“保衛戰”。
干警們仔細查看坑塘水質及周邊環境后,在每一處坑塘的顯著位置,懸掛《禁止污染水體令》。這份禁令以法律之名,向所有人宣告:嚴禁向坑塘排放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養殖廢棄物等任何污染物,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這為坑塘筑起一道堅實的司法屏障。干警與環保執法人員變身“普法宣傳員”,向村民們耐心講解保護坑塘水體的重大意義。用通俗的語言,科普水體污染涉及的法律知識,并以案釋法,引導大家從“旁觀者”變為“守護者”。
禁令和宣傳,贏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此次《禁止污染水體令》的發布,是文水法院立足審判職能,深化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創新實踐。它以司法之力,聯合環保之盾,強化源頭警示,明確行為邊界。下一步,文水法院將持續推動“司法+環保”協作機制走深走實,全力以赴守護坑塘“長效清”,為文水縣的綠水青山注入司法動能。
責編:穆沛方
來源:環境資源法庭
編輯:任智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