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曾是俄羅斯軍火出口頭號大客戶的印度,近年來采購武器時開始投向西方懷抱。這種趨勢讓俄羅斯頗為憂慮。美國“防務博客”網站近日稱,俄羅斯近期不斷鞏固與印度的軍事合作,試圖通過提供蘇-57E第五代戰斗機等先進裝備,維持俄式裝備在印軍中的主導地位,進而穩固俄印關系。報道稱,俄羅斯已向印度提交了兩份重要提議,包括出口蘇-57E隱形戰斗機和蘇-35M戰斗機。
俄羅斯的蘇-57戰斗機(資料圖)
此外,俄羅斯技術集團還承諾用三到四年時間交付首批20至30架蘇-57E,讓印度空軍可以用最快速度加入隱身機俱樂部。無論從哪種角度看,俄羅斯開出的價碼都可謂極具誘惑力。尤其是他們還同意轉讓技術,幫助印度推進“印度制造”戰略,更是精準命中新德里的訴求。以至于站在旁觀者的視角看,俄羅斯的推銷有一種賠本賺吆喝的感覺,不計代價地想促成蘇-57E和蘇-35M的出口。
除此之外,俄印還有S-400遠程防空、新護衛艦、大修升級等多項協議在談;7月1日,“塔瑪爾”號護衛艦更在加里寧格勒正式交付,顯示合作節奏絲毫未減。盡管因俄烏沖突俄軍自用武器優先,導致部分合同延誤,但莫斯科堅持否認會中斷交付,直言印度依然是最重要的軍事戰略伙伴。在國際風云變幻之下,俄羅斯強調的,顯然不僅是“賺訂單”,而是在印度國防系統中牢牢插上一枚不可替代的“俄式”楔子,這比眼前利益更有味道。
印度可以走快速優先通道,為何伊朗等了兩年,卻遲遲無法拿到哪怕一架蘇-35?早在2022年底,伊朗多次公開宣稱已完成蘇-35采購程序,并期待交付首批戰機,甚至一度流出疑似埃及轉讓庫存的傳聞,但事后均被證偽。兩年過去,蘇-35在伊朗依然處于買了但又沒有沒到的狀態,俄方則始終含糊其辭,這種“模糊態度,現在卻在面對印度訂單時一掃而空,不但能立刻排期,還能加速交付周期。顯然,同樣是買家,俄羅斯顯然將伊朗與印度區別對待。
生產線上的蘇-57戰斗機(資料圖)
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這種偏向并不難理解。在當前俄烏沖突持續、歐美制裁加碼的大背景下,俄羅斯急需通過出口軍火來獲取穩定外匯與維持軍工產線運轉。而伊朗雖與俄羅斯有深度合作,但長期遭受西方制裁,其國際支付能力和武器后勤保障體系存在諸多掣肘,加上對外交付存在巨大政治敏感性,一旦對伊朗交付蘇-35,可能立即引發美以兩國的戰略反制。更現實的問題是,伊朗即使拿到飛機,短期內難以真正發揮戰力,反而可能把俄羅斯拖入新的外交風險。
而印度則完全不同,作為出了名的冤大頭,購買能力強,對俄制武器的使用和維護體系早已成熟,不僅有需求,還有支付能力。尤其是在美國開始向印度推銷五代機的的背景下,俄羅斯此舉既是挽留老客戶,也是爭奪市場份額的被動應對。所以看起來就像是俄羅斯不幫伊朗應對美國,反倒是積極武裝印度來與中國和巴基斯坦對抗。說白了,俄羅斯現在要的是就是錢,而不是幫誰對付誰,不管印度和伊朗,本質上,都屬于扶不上墻的類型,錢到手才是最重要的。
普京和莫迪(資料圖)
最近印度空軍又出事故,蘇35都沒法改變他們高損耗現狀。中國和巴基斯坦的裝備協同反而更可靠。俄羅斯軍售就是生意,誰給錢快誰優先。伊朗現在只能兩頭找辦法,國產戰機研發進度慢,外國裝備又受限。俄羅斯軍火商眼里只有訂單,盟友關系全靠錢說話。現在大家都看明白了,生意場上誰給錢快誰說了算。俄羅斯的軍火庫只認識鈔票,沒人在乎你是什么戰略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