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位表面看起來風光無限的法學博士,同時還有著“慈善企業家”的標簽,竟然憑空捏造了一場持續10多年、涉案金額高達911億的騙局。
甚至在東窗事發后,這個騙子竟高調宣布自己“跑路”,聲稱是給貪圖便宜的投資者一個“教訓”,然而他口中的“教訓”,卻是無數人的家破人亡,聽著就讓人氣憤。
但就在最近,這場10余年的驚天騙局終于在法院的宣判下塵埃落定,10萬被騙的百姓也終于迎來了一個交代!
盤繼彪的出場
他的人設,幾乎滿足了普通人對“成功”的所有想象。湖南大山里走出的窮孩子,憑本事考上中國政法大學,一路讀到經濟法學博士。這背景,夠勵志。
畢業后,端上省司法廳的鐵飯碗,又毅然辭職下海。這魄力,夠傳奇。
他從律所最底層的業務員干起,八個月后就自立門戶,靠著擔保公司掘到第一桶金。此后,他收購香港上市公司,成立投資集團,頭銜多得一張名片印不下。
湖南省投融資商會會長、慈善總會副會長、中國金融品牌創新人物……每一個頭銜,都是一枚沉甸甸的勛章,把他和“江湖騙子”這個詞隔絕開來。
他深諳光環的力量,于是他高調做慈善,累計捐款數千萬,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善人”。他頻繁出入各種高端論壇,和專家學者談笑風生,甚至得到地方政府的站臺和肯定。
當一個出身底層、懂法、有錢、還心懷悲憫的“完人”站在你面前,他的話,你信不信?這道精心打造的光,成了最致命的誘餌。它讓無數人放松了警惕,心甘情愿地相信,跟著他,就能走向財富自由的彼岸。
當信任的溫床鋪好,收割便開始了。盛大金禧的手段簡單粗暴:年化回報14%-16%。
在那個銀行理財收益只有三四個點的年代,這是什么概念?投10萬,一個月就能躺著拿近1500塊利息。這筆賬,誰都會算。
為了把網撒得更廣,盤繼彪的業務員們提著米面糧油,敲開了一戶戶尋常百姓家的大門。
他們不談什么復雜的金融模型,只跟你拉家常,關心你家孩子的學業,老人的身體。他們專挑防備心最弱的中老年人下手,用溫情和一個個真實的紅包,瓦解掉最后的心理防線。
最初的投資者,確實都按時拿到了利息。這種“說到做到”的信譽,像病毒一樣在親友圈里擴散開來。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拿出養老錢、拆遷款,甚至不惜借高利貸,也要擠上這趟“共同富裕”的列車。
為了讓騙局看起來更“高大上”,盤繼彪還編造了各種聽不懂的項目。
什么加拿大的煤層氣,什么未來的區塊鏈金融。這些普通人聽不懂的詞,反而成了最好的包裝。它制造出一種信息壁壘,讓投資者心生敬畏,覺得自己投的錢,正流向代表未來的偉大事業。
最毒的一招,是傳銷式的激勵。拉一個新人進來,就能拿到3%的提成。在利益的驅使下,鄰里、親戚、朋友,成了最有效的發展工具。信任鏈條,被扭曲成了傳銷網絡,最終,整個家庭、整個家族都被拖下了水。
騙局露出獠牙
其實,警報聲不是沒有響過。早在2016年,盛大金禧就因虛假宣傳被市場監管部門處罰。2017年,湖南金融監管部門更是白紙黑字地發出警告:非持牌機構,不得吸收公眾存款。
這些清晰的“紅燈”,本該是懸崖勒馬的最后機會。
但奇怪的是,在盤繼彪強大的個人光環面前,這些警告顯得那么無力。它們被輕易地解讀為“對成功民營企業家的打壓”,甚至是“同行間的惡意中傷”。
人們寧愿相信一個自己愿意相信的故事。一個法學博士,一個天天上電視的大慈善家,一個能收購香港上市公司的能人,他怎么可能是騙子?
這種集體性的自我麻痹,讓騙局的雪球越滾越大。直到那個致命的臨界點到來——每個月需要支付的利息高達2.3億,而新拉來的資金只有1.8億。
龐氏騙局,走到了盡頭。2022年11月,資金鏈應聲斷裂。在最后的員工大會上,盤繼彪還信誓旦旦地承諾,“給我三個月,保證把錢還給大家!”
幾天后,他帶著幾十張銀行卡和多國護照,消失了。更具諷刺意味的一幕,發生在盤繼彪消失之后。
盛大金禧的官網上,竟赫然掛出一篇名為《我們跑路了》的公告。公告里,他們用戲謔的口吻嘲諷投資者:“錢已經被我們專業的團隊洗干凈了,人在國外,你們就當花錢買個教訓吧,貪圖便宜,不騙你騙誰?”
這種把無恥當勇氣的囂張,徹底擊碎了受害者最后一絲幻想。盤繼彪自以為計劃周密。他通過37家空殼公司,將數億資產轉移海外,雇傭了專業的洗錢團隊,路線圖畫得天衣無縫。
他大概以為自己從此就能逍遙法外。
可他忘了,時代變了。僅僅一個月后,當他在邊境小鎮現身時,高懸的“天網”系統早已鎖定了他。被捕時,他手上還戴著價值不菲的名表,入住五星級酒店,用的竟是自己的真名。
這位精心布局十四年的“幻術師”,最終以一種近乎滑稽的方式,迎來了自己的落幕。
2024年6月,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一錘定音。盤繼彪因集資詐騙、洗錢等多項罪名,被判處無期徒刑。
盛大金禧的故事,像一面棱角分明的鏡子。它照出的,是這個時代里,普通人對財富增值的集體焦慮。當賺錢的渴望壓倒了對風險的敬畏,再拙劣的劇本,似乎也能找到愿意入戲的觀眾。
案發后,追繳回來的資產,對于129億的巨大虧空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
結語
那些受害者,許多人傾盡了一生的積蓄。為了挽回一點點損失,他們甚至只能無奈地接受“拿酒抵債”的荒唐方案,用一箱箱不知真假的白酒,沖抵自己血本無歸的本金。
悲劇落幕,喧囂散盡。盤繼彪騙走的,又何止是129億。那是一張張養老的床,一筆筆救命的錢,是一個個家庭對未來的全部指望。
信息源:
新華社2025.06.25《盤繼彪等十九人非法集資案一審宣判》。 大象新聞2025.06.26《涉案911億,主犯被判無期!長沙盛大金禧非法集資案一審宣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