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經濟快速發展往往會以環境犧牲為代價,中國已向綠色經濟成功轉型,環境污染也得到有效控制。而印度最近干了件東施效顰的事,連他們自己人都覺得丟面兒,得知消息后把網友都逗樂了。
印度新德里遭遇霧霾天氣
為了治理首都新德里霧霾污染這一頭痛問題,印度近日出了一奇招,據印度媒體報道,當地政府部門要求在空氣質量最差的地區使用“抗霧霾神器”,通過該設備向空中噴灑水霧來控制污染。
當地環保部長表示,該神器率先在汽車站附近進行測試,并檢測空氣污染數據,最后評定使用效果。
據美國機構檢測數據顯示,印度新德里汽車站附近PM2.5達到了標準上限的8倍,但相比上周的12倍,還是略有改善。
印度研制的防霧霾“神器”
印度自始至終將這一神器稱之為“槍”,但從外部形狀判斷更趨近于“炮”,而且這龐然大物里裝的并不是子彈而是霧化水,用來對抗霧霾,中國臺灣媒體甚至覺得無異于一個大型吹風機,中國網友看到后不自覺地笑了。
印度政府絞盡腦汁想出這一奇招,然而結果讓人大失所望。其實中國早期也用過這種霧炮車,只不過是作為一個輔助手段罷了,中國在治理環境污染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成本是印度想都不敢想的。
而印度網友羨慕稱,中國和美國等國家就有人工降雨技術,印度政府還是想辦法人工降雨吧。殊不知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途徑,看似高大上的先進技術并不能一勞永逸。
中國為了綠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了這么多印度人看不到的事:
其一,中國國企率先推動企業升級,關停了數以萬計污染排放物不達標的工廠,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的戰略轉型。若是印度按照此番標準,想必工廠所剩無幾吧。
其二,一直以來中國不惜投入血本防風固沙,退耕還林,增強環境自我凈化能力,加強培養國民的環保意識,垃圾分類回收處理,大力開展治污工程,而印度相比中國垃圾遍地,甚至連他們奉為圣水的母親河都不堪入目。
此外,中國不斷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標準,有效控制污染氣體排放,出行各種政策鼓勵農村秸稈回收利用,而印度依舊我行我素,據印媒報道分析,霧霾久聚不散主要是因為農民燃燒稻草、工業污染及交通廢氣。
令人無語的是,他們竟將最大的原因歸咎為每年冬季風力太小,無法有效吹散污染粒子,原來全都是風的過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