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7月10日至11日,中國-東盟外長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中美俄等13國外長參會,會議期間各方互動引關注。中國外長王毅在會上闡述了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四項成果:周邊國家命運共同體紐帶更緊密,區域開放合作步伐更堅定,安全合作更深入,人員往來更便捷。中國還會繼續和東盟合作,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的亞洲價值觀,建設和平友好的共同家園。
這一表態,顯然與美國在亞太地區推行的價值觀形成對比。美國常以“自由開放”為說辭拉攏東盟,中國提出的亞洲價值觀,明確傳遞出亞太國家有自己的處事原則,無需外部指手畫腳的信號。從東盟國家的反應來看,多數國家都明確表示不會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這一態度本身就說明,美國想拉攏東盟對抗中國的企圖沒有得逞。東盟國家清楚,地區穩定與合作才是關鍵,不會輕易陷入外部勢力設置的對抗陷阱。
魯比奧(資料圖)
但在東盟內部,菲律賓的表現卻格外突出。此前有消息稱,中國愿意在文件準備就緒后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東盟1995年就簽署了該條約,旨在推動區域無核化,還希望中美俄英法簽署附加議定書助力落實。中國的這一意愿,無疑展現了對地區無核化的支持和誠意。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卻公開對此發表不當言論,稱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核武庫,應率先實現無核化,或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檢查以證明誠意。
這番話讓不少東南亞國家感到不滿。要知道,連美國都未曾對中國提出這樣的要求,菲律賓的表態顯得不合時宜。東盟好不容易看到有五常國家愿意簽署相關協議,菲律賓的言論無疑是在制造干擾。此事也讓東盟內部對菲律賓過于親美的立場表達了憤怒,菲律賓的做法明顯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面對這一情況,中國的態度始終坦蕩。
特朗普(資料圖)
7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重申,中方堅定支持建立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愿意率先簽署條約議定書,相關事宜正與東盟保持溝通。中國的表態與菲律賓形成鮮明對比,讓東盟各國更清晰地看到中國的誠意。此次會議上,中美外長的互動也是焦點之一。美國國務院公布,國務卿魯比奧將于11日下午三點與王毅會晤。這是今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宮后,中美之間最高級別的會談之一,也是魯比奧擔任國務卿后首次與中國外長會面。
魯比奧此前因多次干涉中國內政、發表錯誤言論,被中國實施多輪制裁,包括禁止入境、凍結在華資產等。加上中美關系緊張,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措施加劇矛盾,使得雙方會晤遲遲未能實現。此次會晤的舉行,無疑具有特殊意義。魯比奧表示,會面時會就所謂中國“軍援俄羅斯”表達關切,咬定中國“支持俄羅斯的行動”。這樣的說法早已是陳詞濫調,其目的無非是抹黑中國、制裁中國企業、破壞中俄合作。
魯比奧(資料圖)
魯比奧若帶著這樣的態度參會,很可能讓本就緊張的中美關系雪上加霜,影響貿易磋商和合作,甚至打亂特朗普的訪華及中美峰會計劃。實際上,特朗普多次公開表示希望與中國會談,近期還一改此前口風,稱中美貿易“非常公平”,他與中方關系“非常好”。此次魯比奧與王毅的會晤,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中美峰會能否順利舉辦,魯比奧的責任不小。
對于此次會晤,雙方有多項議題需要探討。美國的貿易政策是其中之一,特朗普政府自4月2日以來釋放的負面信號,給世界經濟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導致投資萎縮。中方一貫反對單邊制裁和霸權主義,雙方在這一問題上的討論注定不會輕松。稀土供應鏈與關鍵技術也是焦點。
東盟會議(資料圖)
中方嚴格管控軍用級稀土出口,導致美國洛克希德·馬丁的F-35產線暫停,特斯拉電池成本上升35%。魯比奧此次會談必然會提及此事,而中方可能會將稀土問題與美國對中國關鍵技術的封鎖掛鉤。臺海與南海問題是繞不開的話題。魯比奧常操弄這些議題,中方會重申“一個中國原則”的底線,反對美國與臺當局的軍事政治勾連,同時強烈反對美國聯合菲律賓及日澳英等國在南海的挑釁行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