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句“分享裝備成果”,巴黎情報部門緊急啟動全球客戶安撫行動,雅加達的談判桌上擺放著殲-10采購草案,而新德里的陣風殘骸仍在克什米爾山谷冒煙。
7月8日,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蔣斌大校面對全球鏡頭淡然表態:“中國愿與友好國家分享裝備發展成果”。這句看似平常的外交辭令,卻在北約總部掀起颶風——法國情報機構火速發布警報,日本首相石破茂公開宣稱“必須思考如何應對”,美國防務智庫連夜召開中國軍售影響評估會議。
一句話震動北約:軍售規則的重構宣言
當蔣斌大校說出“慎重負責地分享裝備成果”,西方軍工巨頭瞬間讀懂潛臺詞:中國戰機將帶著無政治枷鎖的承諾殺入全球市場。
法國情報機構急報直指要害:中國駐外武官正系統游說陣風戰機潛在買家,用殲-10CE的實戰數據和“三不原則”(不干涉內政、不附加條件、不謀私利)撬動訂單。
對比觸目驚心:土耳其因買俄制S-400被踢出F-35項目損失百億美元;沙特因記者事件遭美凍結軍售。而中國對埃及轉讓無人機生產線、助巴基斯坦自產梟龍戰機的模式,讓發展中國家握緊技術自主的鑰匙。
軍火貿易的本質在此顛覆——西方賣的是附庸鏈,中國賣的是自主權。
陣風折戟:實戰撕碎西方軍工神話
5月7日克什米爾夜空,一場空戰改寫了現代軍售史。
巴基斯坦殲-10CE戰機在Link-17數據鏈支撐下,以霹靂-15導彈超視距擊落3架印度陣風,72小時內創下6:0的戰損比。當印軍飛行員跳傘前驚呼“雷達無預警”時,法國達索股價應聲暴跌17%。
更讓西方膽寒的是巴飛行員的“抱怨”:“日常訓練比對抗印軍難得多”。中國提供的不僅是戰機,更輸出整套“準戰爭”訓練體系:年均飛行240小時(印軍僅140小時),在強電磁干擾和體系對抗中錘煉出碾壓級優勢。
殘骸不會說謊:垂尾編號BS001的陣風碎片在農田燃燒,2.5億美元的單機神話化為焦土。
價格核爆:6800萬美元的降維打擊
當法國陣風標價2.53億美元、美國F-16V叫價1.48億美元時,中國殲-10CE全配售價僅6800萬美元——不到陣風的1/3,卻搭載更遠射程的霹靂-15導彈和相控陣雷達。
印尼的轉向最具象征意義:原計劃采購陣風,現緊急洽談引進12架殲-10,未來或擴至42架。埃及軍官更直接坐進殲-10座艙體驗,沙特豪擲60億美元訂購80架,合同特別注明“交貨早于伊朗”。
價差背后是工業邏輯的碾壓:西方用軍售榨取超額利潤,中國用規?;圃熘厮苡螒蛞巹t。
北約顫抖:舊霸權遇上新規則
石破茂街頭演講的焦慮,暴露了深層恐懼:“中國以驚人勢頭增強軍備,我們必須應對!”當殲-10CE讓日本周邊國家以1/3價格獲得對標F-35的戰力,美日技術代差護城河正在崩塌。
更致命的沖擊在結算體系:中東軍購人民幣結算比例突破40%,沙特能源軍購人民幣占比飆至48%。洛克希德·馬丁高管哀嘆:“中國賣的不是導彈,而是一套脫離美元的新秩序”。
法國情報機構所謂“中國破壞陣風銷售”的指控,實則是舊秩序守衛者的悲鳴——當技術神話破滅、金融霸權松動,北約軍工復合體迎來了真正的“壞消息”。
雅加達軍港外,印尼海軍軍官撫摸著即將到貨的殲-10CE模型;巴黎達索總部,高管們盯著埃及取消陣風訂單的傳真;東京防衛省,參謀們在沙盤推演“殲-10包圍網”。
三組鏡頭映照同一現實:當中國把戰機、生產線、訓練體系打包成“國防自主套裝”時,全球南方國家終于握緊命運選擇權。
軍火市場從未如此鮮活——西方用F-35編織政治藩籬,中國用殲-10CE鋪設平等之路。當沙特飛行員駕駛中國戰機翱翔波斯灣時,舊霸權精心構筑的鋼鐵圍城,正被性價比與自主權的重錘砸開裂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