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孟晚舟曾經的遭遇,那真的是中國人心中無法抹去的悲痛,作為華為的大公主,她無端的被拘押在海外長達1028天,而這一切都是美國對于中國的打壓手段。
孟晚舟的事件還沒過去幾年,又一起類似的案件上演在中國工程師的身上,這位工程師也同樣在海外被無端指控,隨后被安排上一堆的罪名,這些罪名很可能讓他面臨十年的監禁,這背后再一次出現美國的身影。
這位工程師遭遇了什么?美國為什么一直針對中國的人才?
早有預謀?
7月3日是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上海工程師徐澤偉和妻子抵達意大利,準備開始他們期待已久的假期,誰也沒想到他們剛踏出米蘭馬爾彭薩機場的海關口,迎接他們的就是一群荷槍實彈的意大利警察。
警察們像是早已埋伏再次,毫不猶豫地將徐澤偉帶走,過程迅速且冷漠,他的妻子幾乎還沒搞清楚發生了什么,丈夫就已經消失在人群之后,手機被沒收行李被扣押,一切突如其來,令人措手不及。
而原因令人瞠目結舌,美國FBI發出了逮捕請求,指控他參與了2020年針對美國新冠疫苗研究機構的網絡攻擊,給他安上了包括黑客攻擊、身份盜竊、計算機欺詐在內的總共九項罪名,一項比一項重,光是聽著就讓人背后發涼。
可問題是徐澤偉根本不是黑客,他是上海積塔半導體的一名IT經理,日常的工作內容也就是維護公司內部系統和處理網絡設備故障,說白了就是修電腦的,而新冠疫苗研發和他的工作完全八竿子打不著。
再說了他為什么要攻擊疫苗機構?完全沒有任何的動機,美國FBI所謂的證據呢?拿得出手的只有一個郵箱地址和一封“匿名舉報信”,而據他的妻子說,那部手機2020年就被偷了,也就是說美國用來抓人的郵箱,很可能在那段時間早就被黑過,和他本人沒有半點關系。
可就是這么點證據,意大利就果斷出手逮人了,更讓人心寒的是,美國選擇意大利這個第三方國家執行逮捕,明顯是在避免直接與中國發生外交摩擦,加拿大抓了孟晚舟被中方反制得灰頭土臉,這次他們改走旁門左道,讓意大利出面抓人,自己當個幕后操盤手。
而且這不是美國第一次這么干。這幾年凡是和中國高科技產業掛鉤的人員,幾乎都成了他們重點盯防的對象,從華為到中芯國際,再到各類芯片、量子、AI公司,幾乎無一幸免。美國的意圖很明顯:不想讓中國發展和崛起,不讓我們有科技自主權,而這次徐澤偉的事件,只不過是他們打壓策略中的又一顆棋子。
意大利為什么愿意背后捅刀?
提起意大利,很多中國人第一印象還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一個充滿浪漫藝術與美食的國家。其實在經貿關系上,中意之間的合作一直都算不錯,葡萄酒、服裝、奢侈品,意大利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不小,甚至在“帶路倡議”中,意大利還曾是第一個簽署合作備忘錄的西歐國家。
那這次怎么突然就站到了美國那一邊?首先美國這幾年打壓中國,手段已經不止貿易戰那么簡單了,他們搞起陣營劃分,要求盟友在高科技能源和軍事等領域站隊,要么跟我,要么你就準備承受代價。
特別是2025年,美國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高達125%的關稅,嚴重沖擊全球產業鏈,意大利作為歐盟的一部分,自然也得承擔隨之而來的后果,出口中國的意大利商品越來越難賣,國內制造業更是怨聲載道。
美國這邊呢?嘴上說自由市場,行動上卻是一邊打壓中國,一邊把自己的產品塞給歐洲市場,所以意大利現在是左右為難,他們一邊希望和中國搞好關系,繼續靠中國市場支撐本國出口,一邊又不敢得罪美國這座大山,生怕自己被孤立。
尤其最近意大利出臺了對綠色制造和智能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剛好和中國半導體產業構成直接競爭關系,這時候配合美國出一份力,從他們角度看,是在經濟利益面前的現實考量,可這種算計注定是短視的。
意大利看似幫了美國一個忙,實則損害了自己多年與中國建立的合作基礎,按照我們的行事風格,你若是朋友我們掏心掏肺,你若背后捅刀那今后談生意談合作,就別指望還能像從前一樣順利,美國吃干抹凈之后拍拍屁股走人,意大利卻得獨自面對后續的尷尬局面。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徐澤偉這事,表面上是一次國際司法合作,但本質就是赤裸裸的政治操作,美國打著法律的旗號,干的卻是打壓中國科技的事,這種套路早不是第一次出現,但每一次都在提醒我們一個現實:中國崛起的過程注定是艱難的,會不斷的有國家設障礙、放冷箭、甚至故意潑臟水。
但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當年只能吞下委屈的那個國家了,回看孟晚舟事件,中國是怎么應對的?一邊用外交手段施壓,一邊組建國際律師團隊反駁指控,同時在國際上發聲揭露美國霸權,三管齊下,最終換來孟晚舟平安回國。
這次面對徐澤偉事件,中國也不會袖手旁觀,據了解外交部已經第一時間表達了強烈抗議。同時,國內的法律團隊也已開始搜集材料,準備為他辯護,國際媒體對美國這種長臂管轄的做法也有越來越多的批評聲音,甚至不少歐洲媒體也在問:美國充當“全球警察”真的合理嗎?
接下來最關鍵的時間點是7月8日,意大利法院的首次聽證會,從那一天起意大利要在40天內決定是否將徐澤偉引渡至美國,這40天將是一場拉鋸戰,不僅是法律上的,更是外交輿論和民意的交鋒。
而中國絕不會讓自己的科技人才無緣無故被污名化被犧牲,該用法律,我們就用法律;該上國際組織,我們就進WTO,必要時我們也有反制手段,該制裁的該追責的,一個都不會放過。
這是一場關乎國家尊嚴的較量,更是中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必須贏下的一戰。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