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玩家有福了!switch卡帶、PS光盤免費租著玩!0租金、0押金、七天免費暢玩,覺得好玩也可以續租或買斷。gzh搜【rttswitch2】回復【租游戲】試試吧。
任天堂3D平臺游戲《咚奇剛:蕉力全開》將于7月17日獨家登陸Nintendo Switch 2平臺。在發售前夕,IGN采訪了本作的制作人元倉健太(Kenta Motokura)和游戲總監高橋和也(Kazuya Takahashi),詢問了關于開發的臺前幕后以及游戲的內容細節。
元倉健太曾在《寶可夢競技場 2》中擔任2DCG設計師,并負責過《皮克敏》、《超級馬里奧:銀河》、《咚奇剛:叢林節拍》等作品的角色設計。近年作為導演參與了《超級馬里奧:奧德賽》。
高橋和也曾任職于世嘉和史克威爾艾尼克斯(SE),負責過《最終幻想XV》的任務設計等工作。
元倉表示,是任天堂高層小泉歡晃向團隊提出了制作3D咚奇剛游戲的構想。自2004年的《咚奇剛:叢林節拍》以來,咚奇剛系列大多為2D橫向卷軸動作游戲,雖然畫面上采用了3D建模,但玩法始終以傳統的平臺跳躍為主。
元倉健太說道:“因為任天堂旗下角色眾多,我們總是在考慮,什么時候讓某個角色推出新作才最合適,能讓玩家們滿意。但這只是我個人的理解,真正的答案可能還是得問小泉先生。”
在明確了新項目方向后,團隊向咚奇剛的創作者宮本茂提出了他們自己的構想。在此過程中,團隊逐漸確立了“咚奇剛專屬動作”的核心概念,強調這位角色與馬力歐在體能上的巨大差異。
《咚奇剛:蕉力全開》的開發早期使用體素技術進行構建,并嘗試了多種創意方向。元倉健太表示:“這款游戲最初是在Nintendo Switch 1上開發的,我們當時使用了體素技術,探索其多種應用方式。但在得知Switch 2的開發進展后,我們認為將這些構想移植到新平臺上會有更理想的實現效果。”
高橋一也補充稱,Switch 2的處理性能為游戲中引入可破壞環境提供了技術保障,而新主機在輸入方式上的擴展也為玩法帶來了新的可能性。例如,在合作模式中,第二位玩家可通過鼠標操作角色寶琳釋放“聲波攻擊”,或參與“DK藝術家”模式,使用體素進行大型雕塑創作。
高橋在采訪中解釋了他在《咚奇剛:蕉力全開》的關卡設計中重視“破壞的連續性”。本作的整個關卡由體素(voxel)技術構成,其特點在于場景中的物體均可被破壞。例如,玩家找到物品撿起并投擲出去破壞墻壁后,可能會發現墻后藏著有趣的東西;接著再破壞更里面的墻壁,又可能到達另一個物品或區域。設計上追求的就是這種破壞行為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體驗。
而關于游戲的細節,在被IGN問到“為什么要明確寶琳的具體年齡(13歲)”時,元倉健太和高橋和也當起了謎語人,表示這個問題是“希望玩家在享受游戲的過程中,自己去琢磨、思考的事情。”而關于咚奇剛的年齡,他們繼續賣起了關子,說這也是另一個能夠成為玩家們討論話題的好問題了。
此外,高橋還透露了游戲中的一個名為香蕉礦寶石(Banandium Gem)的東西,據其介紹,在本作中,咚奇剛可以通過香蕉礦(Banandium)獲得技能點,強化技能和屬性。“這不同于《超級馬里奧:奧德賽》中的力量之月,是一種只存在于《咚奇剛:蕉力全開》宇宙中的材料”。“這種材料構成了你遇到的很多東西,無論是香蕉礦寶石(Banandium Gem)還是香蕉礦碎片(Banandium Chip)。就連咚奇剛進行香蕉狂歡(Bananza)變身時,他使用的都是香蕉能量(Bananergy)。”
最后元倉表示,當團隊思考制作咚奇剛游戲時,更多的心思都用在了“如何吸引大量新玩家”,他們希望找到一種方式,既能取悅想要過去咚奇剛游戲中高難度關卡的老玩家,也能迎合那些可能對動作游戲類型相對陌生的新玩家,包括雙人合作的模式,這也能有助于調整難度。
高橋也補充說道“我們確實創造了許多非常有趣且獨特的玩法,這些只能在《咚奇剛:蕉力全開》中找到。希望人們能享受各種新型破壞性玩法的樂趣。”
別只顧著看文章,記得關注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