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辣椒,禁止搬運抄襲、AI洗稿,侵權必究)
長期以來,電動車腳蹬因“有電時礙事、沒電時難騎”的尷尬處境,成為廣大車主的吐槽焦點。
為了這個電動車“擺設”,不少車主選擇拆除,沒想到還屬于違規行為,被罰款。
馬上從9月1日起,對廣大電動車主來說,有一個好消息,電動車腳蹬正式取消,這一困擾千萬車主的痛點終于迎來解決方案。
此次新修訂的電動車新國標不僅明確取消腳蹬強制安裝要求,還有五大利好出臺,一起來看看,惠及每一位電動車使用者。
1、腳蹬正式取消,騎行更自由
新國標最大的亮點之一,是不再強制要求電動車安裝腳踏騎行裝置。
此次修訂從源頭解決問題,車主無需再為“是否有腳蹬”糾結,購車時可根據需求自由選擇車型,既降低購車成本,又避免因改裝引發的處罰風險。
2、整車重量提升至63kg,續航大增
針對使用鉛酸蓄電池的車型,新國標將整車質量上限從55kg放寬至63kg,意義重大。
8kg的增量空間,允許廠商為鉛酸電池車型配備更大容量電池(如48V20Ah替代傳統48V12Ah),續航里程預計提升至70公里以上,完全滿足日常通勤、接送孩子、短途購物等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鋰電池車型的整車限重沒有改變,還是不得超過55kg!
3、安裝后視鏡不會被罰款
新國標首次明確鼓勵電動車安裝后視鏡,并規定后視鏡及其連桿不計入整車尺寸核算。
后視鏡的普及,將有效解決電動車騎行中的視野盲區問題,尤其在變道、轉彎時,車主可更清晰地觀察后方路況,大幅降低交通事故風險。
9月1日后,用戶購車后無需額外改裝即可享受更安全的駕駛體驗。
4、限制塑料件,防火性能升級
電動車火災事故,一旦發生很難抵擋熊熊烈火!
新國標對電動車材料安全提出更高要求,明確塑料件總質量不得超過整車質量的5.5%,并強化非金屬材料的阻燃性能。
未來即使發生意外,車輛燃燒強度和有毒氣體釋放量也將大幅減少,為車主提供更可靠的安全防護。
5、可選裝定位系統
9月1日后,家用電動車可以選裝定位系統,包括電子圍欄功能可設置500米內報警,車輛被盜后定位精度達10米級。
這一設計不僅提升車輛防盜能力,更通過“一車一池一充一碼”技術,從生產端遏制非法改裝,保障車輛安全性能。
車主將享受到更智能化的用車體驗,同時降低因車輛被盜或改裝引發的損失。
可以預見,9月1日后,車主將享受到更安全、更實用、更智能的出行體驗,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創作不易,感謝您點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