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關注的2025年北約峰會后,局勢驟變。美國總統特朗普一錘定音:今后對烏克蘭援助賬單,北約100%買單。這一決定令歐洲多國措手不及。
一份來自歐洲防務局的最新統計顯示,歐盟各國前5個月對烏援助總額同比增長近70%,但美方同期援助則銳減至歷史低點。北約內部再無往日默契,烏克蘭危機的“賬單游戲”變成了新一輪全球權力博弈的縮影。
美國“空手套白狼”與北約的尷尬
美方援烏態度今年以來數次反轉。自3月后,美軍對烏軍事物資供應驟然收緊。7月1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突然叫停已運抵波蘭的對烏關鍵裝備。
數十枚“愛國者”導彈、數千枚155毫米炮彈、百余枚“地獄火”導彈原地封存。烏克蘭前線火力壓制能力驟降七成,防空效率暴跌四成,基輔緊急求援。
特朗普隨后在北約峰會上宣布,美國未來援烏將嚴格通過北約渠道,所有費用由北約統一承擔。歐盟各國一時嘩然。德國、法國、波蘭等主要成員國不得不召開閉門會議,討論如何填補美方“真空”。歐盟理事會最新簡報顯示,歐洲對烏資金援助壓力將大幅飆升,財政赤字警報再度拉響。
拜登政府時期批下的大額援烏預算仍有余額,但特朗普堅持“美國優先”,黨內壓力巨大。共和黨的“花錢派”與“保守派”圍繞對烏軍援多次爭吵。
特朗普“全場消費北約買單”的做法,既消除了國內阻力,又穩住了軍工利益集團。美國財政壓力驟減,戰略上對俄遏制目標并未受損。
賬單轉移與戰略搖擺
俄烏前線風云再起。6月末,俄羅斯大量無人機與導彈襲擊烏克蘭能源、交通樞紐,造成烏軍損失慘重。特朗普在北約峰會召開前夕,親自致電普京調停。
通話持續一小時未果,普京冷處理讓特朗普大為不滿。美方隨即宣布為烏克蘭增加“防御性武器”援助,巧妙用詞避免刺激國內反戰民意。美俄關系再次降溫。
美國對烏援助實際操作反復無常。國防部長赫格塞思今年2月、5月、7月三次叫停軍援,每次都在全球輿論壓力下被臨時推翻。
7月10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又改口稱暫停軍援“僅為庫存審查”,并恢復部分彈藥運輸。特朗普對外宣稱“不知情”,實際一手把控戰略主動,給盟友和對手制造更多不確定性。
美國“戰略模糊”背后,是對烏克蘭“心理戰”的延續。特朗普團隊有意讓烏方無法專注對俄作戰,持續制造戰略焦慮。
五角大樓副部長科爾比反對長期援烏,主張“歐洲優先”并不符合美國根本利益。美國財政狀況難以承受烏克蘭這個“無底洞”,新通過的“大而美”法案令政府赤字雪上加霜。烏克蘭被迫在美歐矛盾間艱難求生。
稀土牌與全球供應鏈較量
4月,中國突然宣布暫停稀土出口美國。稀土被譽為現代工業核心材料,從高端芯片到精密軍工,美國產業鏈高度依賴中國。
美方試圖以限制中國芯片、飛機發動機、乙烷出口以及限制中國留學生為交換籌碼,但收效甚微。美國國內稀土儲備極為有限,本土礦山產出最終也要送至中國加工。
6月初,中美倫敦貿易磋商取得突破性進展。特朗普為換取中國恢復稀土出口,被迫取消大部分對華制裁。中國仍在觀望美國后續行動。
稀土出口延后,直接影響美國軍工生產進度。美方若繼續推動俄烏停火以保財政,反被稀土“卡脖子”。中美貿易博弈成為全球供應鏈變革的風向標。
與此同時,烏克蘭在美國壓力下,7月突然宣布制裁5家中國企業,理由是“向俄提供無人機零件”。涉及企業涵蓋芯片、醫療、航天等領域。
烏克蘭此舉被視為向美方“獻禮”,以換取持續軍援。中國外交官公開回應:“若中國真援俄,局勢早已改寫。”烏克蘭此舉被國際觀察家普遍視為“政治表演”,對實際戰局與中俄關系影響極小。
美國“全場買單”策略將矛盾推向北約核心。日本、加拿大、韓國長期依附美國,成為對美政策反噬的典型。美方要求三國配合制裁俄羅斯,日加韓不得不私下繼續從俄采購油氣。
特朗普今年推出《2025年制裁俄羅斯法案》,威脅對購買俄能源的盟友征收高額關稅,三國被迫在美俄之間左右為難。
6月北約峰會,日韓兩國罕見未出席。歐盟內部文件披露,日韓對美政策深感失望,私下推動多元外交路線。美國新一輪關稅措施將于8月1日落地,日韓加已成為“被收割對象”。
美方對盟友的管控愈發強硬,但“拳頭里的沙子越握越少”。日加韓對自身角色和對美依賴的反思日益深入,多極化趨勢悄然加快。
俄烏、美歐博弈與未來懸念
烏克蘭因依賴美國多次被“出賣”,對美信任不斷下滑。美國對烏政策反復無常,既折磨烏克蘭,也讓盟友心生嫌隙。
美歐關系因軍援分攤、財政負擔和戰略利益日益分歧。中國稀土、貿易反制,成為美方不可回避的新變量。美國以“全場消費讓北約買單”為幌子,悄然實現戰略撤退,實則將風險和賬單轉嫁歐洲、盟友和全球供應鏈。
俄烏戰場三角博弈進入新階段。俄方持續加強無人機與導彈攻勢,烏克蘭前線壓力巨大。美國政策搖擺,“防御性武器”定義模糊,既不徹底斷供,也不再大規模追加援助。
歐盟被迫填補巨大缺口,德國、法國、波蘭等國內部爭議不斷。北約因美方政策變化出現裂痕,集體安全機制遭遇新考驗。
美中關系因稀土、芯片科技與高端制造業競爭再度升級。中國利用稀土牌精準反制,將主導權牢牢掌控在手。
美方對華制裁與談判策略頻繁調整,全球供應鏈格局由此產生深遠影響。烏克蘭“投名狀”式制裁中國企業,更多是討好美國的外交手勢,難以撼動中俄關系穩定。
參考資料:
央視新聞:2025-07-10 20:12:在俄烏問題上 美國為何出爾反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