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鳥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現有鳥類1500余種,占世界鳥類種數的13%。近年來,年輕的觀鳥愛好者越來越多,他們攜帶望遠鏡、相機走進城市公園觀鳥。
上午8點,在上海浦東的一個濕地公園,觀鳥工作室負責人張秀珍正帶領觀鳥愛好者們沿河尋找著各種鳥類的蹤跡。在兩個小時的活動中,團隊觀賞到鵲鴝、夜鷺、白頭鵯等鳥類。張秀珍告訴記者,團隊八名成員都是“90后”和“00后”的年輕觀鳥人,從社交平臺看到消息后就報了名。
近期,某社交平臺發布的《觀鳥趨勢報告》顯示,該平臺“觀鳥”關鍵詞的搜索量同比增長19倍,近一年“觀鳥”相關筆記發布量是過去十年總和的1.2倍。
上海:“觀鳥熱”激發攝影器材購買
更新熱門設備銷量大增
喜愛“觀鳥”“拍鳥”的人越來越多,也催生了相關的“觀鳥經濟”,為了追求更好的拍攝效果,不少消費者不斷購置、更換設備。
倪炯是上海一名兼職攝影師,喜愛攝影已有十多年,今年三月他正式開始拍鳥。除了在上海各大公園拍攝,也經常去浙江、江蘇等地“追鳥”。
拍鳥愛好者 倪炯:通過攝影,通過我的相機去捕捉,能夠看到不同鳥類的身形,包括它們的顏色,我覺得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我四月份跑過一次杭州,五月份跑過一次南京,拍攝過程中認識了許多拍鳥的朋友。
倪炯表示,作為攝影愛好者,他對拍鳥設備的挑選十分用心。半畫幅相機焦段更長、重量更輕,適合在野外拍攝鳥類,而紅點瞄準鏡則有利于遠距離跟蹤快速移動的鳥類,定格下它們飛翔中的姿態。
采訪中,拍鳥愛好者告訴記者,自從愛上拍鳥,購買攝影設備的消費意愿更強了,隨著攝影技術的提升和設備的更新,自己鏡頭里的鳥類往往更“出片”。
在上海黃浦一家攝影器材店,記者就看到不少消費者正在選購設備,據這家店的負責人介紹,幾款輕便、對焦快的長焦鏡頭備受拍鳥愛好者的青睞,線上與線下的銷量都十分不錯。
上海市黃浦區某攝影器材門店總經理 裴玉琢:目前銷量最高的是70到300毫米長焦鏡頭,同比翻了兩倍,消費者對于“打鳥”有很強的關注。攝影愛好者技術也有很大的提升,提升的同時對器材也有加以更換的需求。(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