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科斯舔了美國三年,換來的卻一紙加稅通知,他將親自登門,找特朗普討個說法。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自上任以來,對美國可謂是言聽計從,菲律賓也成為配合美國“印太戰略”最積極的國家之一。典型的表現是,與美國在南海開展聯合巡邏,高頻率地與美軍進行聯合軍演,向美軍開放軍事基地,不顧中方的強烈反對,允許美方部署堤豐中導系統,甚至讓美軍在菲領土上建設彈藥庫,并花重金接盤美軍退役的老舊軍事裝備。
隨著美國絕對實力的衰落,以及特朗普上臺后苛刻對待盟友的情況出現,像菲律賓這樣“死心塌地”跟隨美國立場的盟友已經不多了。
然而,在關稅問題上,特朗普秉持著“親兄弟明算賬”的原則,除非對手實力強大到可以逼迫美國讓步,否則就要接受美方的要求,況且菲律賓手上根本沒有與美方討價還價的籌碼。
菲律賓出口商聯合會主席路易斯直言,菲律賓的痛點不在于關稅稅率本身,而是主要的貿易競爭對手越南、新加坡等國,享受到了持平或更低的稅率。更令人擔憂的是,在經貿領域,菲律賓對美國已是無牌可打,沒有拿得出手的談判籌碼,恐怕就只能接受特朗普設定的關稅。
相比之下,特朗普對菲律賓這個“忠實跟班”算是手下留情了,20%的關稅要比加拿大、巴西等國低不少。菲方感到不爽的地方主要有兩點,一個是與美方之前承諾的關稅要高,另一個是菲律賓這么賣力討好美國,結果最后被加征的關稅稅率,還高于新加坡。
盡管菲律賓駐美大使羅慕爾德茲強調,美國對菲律賓征收的關稅,屬于東南亞最低互惠關稅之一,但菲方仍感覺“如鯁在喉”,加上菲律賓脆弱的經貿結構,根本經受不住美方的關稅大棒,所以菲方力爭在8月1日之前,讓美方調整對菲關稅政策。
手里沒有籌碼,更多的只有打“外交牌”和“人情牌”了,這次馬科斯必須要出馬了。
菲律賓外交部發布聲明稱,在收到特朗普對菲進口產品征收20%關稅的信函后,菲總統馬科斯決定赴美進行正式訪問,訪問時間定于7月20日至22日,最終細節仍然在敲定中。馬科斯此次訪美的目的很簡單,讓美方重新考慮施加給菲律賓的關稅措施。
舔美三年,最終換來一紙加征關稅的通知,馬科斯這次也咽不下這口氣,將親自登門拜訪特朗普,向他討要個說法。
不過,按照特朗普的個性,大概率不會對菲律賓作出讓步,特朗普對加拿大、日本、韓國等主要盟友都強硬到底,沒有就關稅問題松口,充其量是個“邊緣咖”的菲律賓就更不用想了,菲律賓的確足夠聽美國的話,但對特朗普來說,菲律賓也就這點利用價值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