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國家地區的海上力量,以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未來極有可能走向完全不同的發展路徑,甚至可以說難以歸納出統一的發展范式。大致來說,可以進行以下區分:
超級海軍。
首先明確一點,這個概念本身并不確切,因為“超級海軍”僅僅是對海上力量規模的界定,具體在海軍戰略、戰術思想、技術特性上屬于“超級海軍”的海上力量之間仍然有很大差異。此類海上力量的“四大支柱”(大中型水面作戰艦船、兩棲作戰艦船、潛艇、后勤保障船舶)的數量和質量相比于其他國家海上力量都有斷崖式領先,并擁有重型航母、戰略核潛艇、大型綜合補給艦等其他國家海軍不具備的高質量戰力。此類海上力量只有兩個,美國海軍和中國海軍。
功能型海軍。
此類海上力量主要出現在中等國家之中,特點是擁有規模相對可觀、但執行的任務類型比較單一、在非主要任務方面能力羸弱。典型代表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和俄羅斯海軍,前者在艦隊防空乃至海上反導、以及反潛作戰方面能力突出,其他領域則聊勝于無;后者目前基本上是一支圍繞戰略核潛艇建立的海上力量、最主要的職能是戰略威懾和二次戰略核反擊,其水面作戰力量和兩棲作戰力量則僅有維持性意義。
區域型海軍。
與功能型海軍同屬中等國家的海上力量,所不同的是區域型海軍各方面能力較為均衡,通常具有一定數量的大中型水面作戰艦船、具備在距離本土較近的海域執行中高強度作戰任務的能力。此類海上力量一般出現于具有自行設計建造各類海軍艦船、但產能相對有限的國家,典型代表包括英國海軍、法國海軍、意大利海軍。
存在型海軍。
特征是只具有極少具有作戰能力的艦船、海軍整體規模不大、并往往以接收其他國家的淘汰艦船為主或只裝備中小型艦船。此種海上力量是絕大多數具有海軍的國家的常態,這些國家往往只裝備幾艘護衛艦或輕型護衛艦、不具備或很少擁有大中型兩棲作戰艦船和潛艇。目前此類海上力量普遍存在于第三世界國家,典型代表是南美洲國家和東南亞國家的海上力量。
海岸警衛隊型海軍。
此類海軍不具備正規作戰能力,其使用的艦船不但噸位小而且火力弱、通常不裝備反艦和防空導彈,只具有近岸巡邏和打擊海上犯罪的能力、與其他國家海上力量正面對抗的能力則聊勝于無,事實上是由海軍充當海岸警衛隊。典型代表是東帝汶海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