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關系中有雌競成分”
在娛樂圈這樣的圈子里,低情商到底有多害人!
自從和文章離婚之后,馬伊琍的職業(yè)生涯可謂是蒸蒸日上。
但這個曾經以知性體面著稱的女主,沒想到卻陷入了輿論的漩渦。
文|凌洋
看圖文更過癮!關注我,精彩不斷!下方留言區(qū)已開放,等你來暢所欲言!#關注有驚喜
近日,在電影《花漾少女殺人事件》首映禮現場,馬伊琍面對觀眾侃侃而談。
當話題轉到母女關系時,這位49歲的女星語出驚人:“母女關系是親子關系中最難的一種,基本上就是一場相愛相殺,還有雌競的成分在里面?!?/p>
觀眾席瞬間安靜了,有人面面相覷,有人皺眉搖頭。
這句將母親與女兒關系定義為“女性競爭”的言論,隨后內引爆全網,微博話題閱讀量迅速破億。
曾經以“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展現高情商的馬伊琍,這次卻因“雌競”一詞被推上風口浪尖。
網友直指她“荒唐”、“刷新認知”,更有人不留情面地喊話:“又一個朱丹誕生了!”
“雌競論”風波,一場路演引發(fā)的輿論海嘯
馬伊琍在路演現場并非沒有鋪墊,她提到自己有兩個女兒,一個17歲正值青春期,另一個則剛剛度過這個階段。
她強調“母親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媽媽”,認為許多孩子的心理問題其實是替父母承受痛苦。
“孩子病了,往往是因為父母未被好好愛過,或未與自己和解?!?/p>
這一觀點本身獲得了不少認同,但當話題轉向“雌競”女性之間的競爭關系時,現場氣氛驟變。
馬伊琍自曝母女關系中存在這種競爭成分,令觀眾錯愕。
網友直接炸鍋:“真愛女兒是希望她越來越好,她越好我越開心,哪來的競爭?”
雖然說作為母親,女兒在青春期的時候確實會有所叛逆,做出一些讓人氣憤 事情,但是競爭可能只是雙向性的,并不是單方面的問題。
當初和文章離婚后,雖然孩子雙方共同撫養(yǎng),但這一段姐弟戀婚姻,確實改變了馬伊琍的人生。
此次關于母女“雌競”言論后,有人翻出馬伊琍回應前夫出軌的舊日言論,指她“數年如一日的‘嬌妻腦’”。
更有人將她與早年發(fā)表爭議言論的朱丹相提并論,諷刺二人“適合同桌玩”。
離婚后的轉變,體面人設的崩塌軌跡
要知道這不是馬伊琍首次陷入輿論風波,此前“舊聞重提”讓她站在風口浪尖,過去訪談中的觀點被斷章取義后放大解讀,但這次的“雌競論”卻是她自己主動拋出的觀點。
2019年與文章離婚后,馬伊琍的公眾形象悄然變化。
曾經在《奮斗》中塑造獨立女性形象的她,近年頻繁在社交媒體分享育兒心得,但這次路演中的言論卻越過了公眾接受的邊界。
網友甚至翻出馬伊琍大女兒16歲生日的合照,照片中母女倆都穿著成熟,而評論區(qū)焦點卻集中在“比誰更漂亮”上。
有網友猜測:“是不是馬伊琍平時總跟女兒比外貌,所以才說出那種話?”
許多人都表示離婚后馬伊琍的性格大變,她這些年發(fā)言都經不住推敲。
曾經用“且行且珍惜”展現大度智慧的她,如今卻因“雌競”一詞被貼上了“荒唐”標簽。
在另一部作品《我的阿勒泰》中,馬伊琍飾演的草原母親與女兒呈現的是截然不同的關系,更像朋友,互相支持。
這種戲劇反差與現實言論的矛盾,讓她的“雌競論”更顯突兀。
當然了,這場爭議背后,電影《花漾少女殺人事件》的營銷策略難辭其咎。
在影片中,馬伊琍飾演的花滑教練王霜與張子楓飾演的女兒江寧關系緊張。
影片宣傳海報赫然寫著“搶走了媽媽的愛”這樣的臺詞,將母女關系簡單化為資源爭奪戰(zhàn)。
而在這部電影的劇情中,當女兒表現不佳時,一位天才運動員獲得了母親的青睞,導致母女矛盾激化。
資本方可能想蹭“雌競”熱點制造話題,結果反而搞砸了,片方公關團隊隨后緊急刪除現場視頻片段和敏感評論,但輿情已如洪水決堤,難以控制。
影片定檔下月上映,如今面臨巨大口碑壓力,導演此前作品評價平平,這次選擇爭議題材被質疑是為博眼球。
許多觀眾已明確表示不會去看這部電影,投資方恐怕正在后悔選用馬伊琍擔任主演。
其實娛樂圈的“禍從口出”并不少見,當年朱丹也是如此,如今都成為了輿論的焦點。
李湘的體面育兒,一面照妖鏡
當馬伊琍陷入“雌競”風波時,李湘與女兒王詩齡的關系成為了一面鏡子。
雖然李湘并未直接評論此事,但她在社交媒體展示的母女互動,展現了一種健康自然的親子關系。
王詩齡在公眾視野中始終呈現自信大方的形象,母女間充滿支持而非競爭的氛圍。
李湘培養(yǎng)女兒的方式獲得眾多網友點贊,給予空間成長,鼓勵而非比較,支持而非競爭。
這種反差讓馬伊琍的“雌競論”顯得格外刺眼,健康的母女關系不需要競爭,而是互相成就。
馬伊琍在完整發(fā)言中實際想表達的是“愛人先愛己”的觀點。
她認為:“母親要先做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女兒。如果母親不懂得愛自己,就無法真正愛女兒,這會導致女兒重復母親走過的路?!?/p>
但“雌競”一詞的選用,卻讓合理內核被爭議性包裝所掩蓋,作為公眾人物,馬伊琍忽略了言論傳播過程中的簡化與失真效應,也低估了公眾對明星育兒觀的審視強度。
如今,輿論焦點已從母女關系轉移到電影質量本身,所有人都在觀望同劇組的張子楓會否公開站隊,畢竟她和馬伊琍既是同事,又在戲中飾演母女。
這場由路演發(fā)言引發(fā)的連鎖反應,遠未結束。
電影海報靜靜懸掛,上面印著“搶走了媽媽的愛”的宣傳語,這句充滿競爭意味的臺詞,如今成了對馬伊琍事件的最佳注腳。
“先學會愛自己,再去學會愛別人”,馬伊琍在路演中說的這句話本無過錯。但將母女之情解讀為雌性競爭,卻暴露了公眾人物在自我表達與公共責任間的失衡。
參考信源:
電影《花漾少女殺人事件》終極海報釋出 7月18日上映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lián)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