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空軍戰斗機飛行員的最高榮譽稱號,具有高強度對抗特點的“金頭盔”飛行技能競賽,可謂是極其貼近實戰化色彩,故對飛行員的綜合素養要求極高。能夠從各部隊精英飛行員中進一步脫穎而出,從而將“金頭盔”拿到手的人,也自然有著不俗的含金量,可視為是中國空軍戰斗機精英飛行員中絕對的尖子。而在今年的“金頭盔”比武中,一個作用重大且意義深遠的新變化恐即將到來,那就是第二款國產第五代戰斗機殲-35的加入。
精英中的精英才能奪得“金頭盔”
我們知道,中型五代機殲-35系列中的空軍型,即殲-35A戰斗機,已經開始小批量交付部隊使用,正式進入服役狀態。隨著這款型號戰機的到位,人民空軍成了繼美國空軍后的第二個同時裝備兩款五代機的空中戰力,目前也僅有中美兩國做到了這一點。不僅如此,正如歷屆“金頭盔”中出現的“殲-10Avs殲-11B”和“殲-10Cvs殲-16”這樣的“同代異形機空戰對抗”,殲-35大概率也將被用于與國產重型五代機殲-20展開空戰對抗演練,即兩款不同型號的第五代戰斗機之間的PK。
美制重型五代機F-22
在美國空軍這里,早前曾有報道稱,美軍內部開展過F-22與F-35之間的五代機異形機空戰對抗演練,但對這兩款戰機的模擬空戰結果予以保密。時至今日,許多人都還在猜測和分析“F-22vsF-35”會得出怎樣的結局。對此,引進了美制F-35隱身戰機且曾與美國空軍開展聯合演訓的荷蘭空軍,或許在某種程度上給了我們答案。
美制中型五代機F-35
曾有荷蘭空軍飛行員說過,“F-35在與F-22的近距格斗空戰中落敗,但若是雙方展開超視距空戰,那F-35可就有得玩了。”顯然,雖然并未明說,但這番話的信息量依然不小。在超視距空戰中“有得玩”,至少說明F-35能在這種狀態下與F-22打得有來有回,后者無法像在近距格斗空戰時那樣輕松取勝。
殲-20比殲-35更早服役
考慮到F-35的服役時間比F-22晚了7年,前者必然大量運用了各類新技術和新裝備,會在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對后者享有一定的領先優勢。故我們有理由相信,因中型戰斗機的體量而在綜合作戰能力方面天然遜于重型戰斗機F-22的F-35,確實有很大可能性在超視距空戰科目中,表現出不亞于、甚至是部分優于F-22的性能。那么,類似的現象會在殲-20和殲-35的身上出現嗎?相關概率或許并不為0。
近年來的“金頭盔”對抗“尺度”很大
不難發現,近年來“金頭盔”對抗演練的“尺度”非常大,基本已從前幾屆的“限制飛行高度和速度”,變為了“僅限制雙方最近距離不得小于300米”,相當于是允許“自由空戰”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一場空戰對抗演練打下來,交戰雙方往往要經歷多次的空戰場景變化。如倘若雙方均沒能在超視距空戰過程中擊落對手,那很可能就將進入近距格斗空戰。而在近距格斗空戰過程中,其中的一方可能會因暫時落入下風而嘗試擺脫對手并重新尋找機會,占據優勢的一方則要想方設法地避免對手逃走并努力完成“擊落”。
國產重型五代機殲-20
也就是說,兩款處于同代技術水平的重型戰斗機和中型戰斗機,將可在這種性質的空戰對抗演練中,充分發揮出屬于各自的性能優勢,以及找尋對手的性能劣勢,并將此轉化為獲勝的機會。具體到殲-20和殲-35來看,這兩款五代機各有各的飛行包線優勢區間、各有各的航電系統性能特點、各有各的雷達隱身效果,二者間的異形機空戰對抗演練不僅能鍛煉飛行員,更有望催生出一系列全新的“五代機時代的空戰戰術”,這對中國空軍來說必將是價值連城的。
國產中型五代機殲-35
殲-20vs殲-35,這場大戲必將異常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