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個閨蜜念叨了大半年的短途游,終于敲定了望仙谷與婺源。我們四個都是怕麻煩的性子,不想自己訂車票、找住宿,又希望行程松快些,能隨時停下來喝杯茶、拍拍照。朋友推薦了方誠旅游(婺源)國際旅行社,說他們做小團很靈活,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交了需求,沒想到這趟 4 天的旅程,成了今年最舒服的一次出行。
望仙谷:在懸崖民宿里,把日子過成仙俠劇
第一天抵達望仙谷時,正是傍晚。車子剛拐進山谷,就看見對岸懸崖上亮著星星點點的燈,吊腳樓依山而建,木窗里透出暖黃的光,像極了古裝劇里的江湖客棧。我們住的民宿就在溪邊,推開窗就是潺潺流水,木質的陽臺擺著藤椅和小桌,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泡上自帶的花茶,四個腦袋湊在一起看谷底漸次亮起的燈籠。
旅行社的安排完全踩中了我們的 “懶癌” 點:上午不用早起,10 點才慢悠悠去逛景區。沿著青石板路往上走,閨蜜們被路邊的手作小店勾住腳步,有人對著竹編的燈籠愛不釋手,有人蹲在陶藝攤前學拉坯,導游姑娘也不催,笑瞇瞇地站在旁邊等,還幫我們拍了一堆 “假裝認真做手工” 的照片。
最驚喜的是傍晚的觀景臺。導游說這里是拍懸崖夜景的最佳角度,特意提醒我們帶件外套。果然,夕陽把天空染成橘粉色時,對岸的吊腳樓像被鍍了層金邊,等天色全暗下來,萬家燈火亮起,瀑布的水幕在燈光下變成七彩的綢帶,我們四個舉著手機拍個不停,直到凍得搓手才肯回民宿。
婺源古村:青石板路上的慢時光
第三天轉場婺源,車子穿過成片的稻田,遠遠看見白墻黑瓦的村子藏在山坳里。我們住的民宿是棟百年老宅改造的,院子里有棵桂花樹,老板娘說秋天來滿院都是香的。房間里擺著老式的木雕衣柜,床上鋪著藍印花布的被褥,閨蜜們一進門就尖叫著撲到窗邊,“快看!對面屋頂上有只貓!”
旅行社給我們留了大把自由時間。在李坑,我們跟著穿藍布衫的老奶奶學包清明粿,糯米粉裹著春筍臘肉餡,蒸出來帶著草木的清香;在江灣,踩著青石板路逛老藥店、老郵局,對著墻上泛黃的舊報紙討論 “以前的人怎么寄信”;最妙的是在曉起村的茶農家里,坐在竹椅上喝今年的新茶,聽老板講炒茶的火候,陽光透過竹簾灑在茶桌上,連空氣都變得慢悠悠的。
導游像個本地朋友,知道我們愛拍照,特意帶我們去了條少有人走的小巷,斑駁的墻面爬滿爬山虎,盡頭是座石拱橋,“站在這里拍,能把全村的屋頂都框進去”。果然,那張照片成了我們朋友圈點贊最高的一張。
藏在細節里的舒服
這趟行程最打動我們的,是那些不用特意說出口的貼心。知道我們愛吃零食,車上總備著本地的南瓜干和芝麻酥;住的民宿都離停車場不遠,不用拖著箱子爬坡;每天的集合時間都定在上午 10 點,晚上從不安排集體活動,想窩在民宿聊天就聊天,想出去逛夜市就逛夜市。
在婺源的最后一晚,我們四個坐在民宿的院子里,就著月光分享這幾天的照片,突然發現這趟旅程幾乎沒拍什么 “標準游客照”,更多的是彼此大笑的側臉、路邊的一朵小野花、茶杯里晃悠的光影。或許好的旅行就是這樣,不用趕行程,不用想瑣事,和喜歡的人一起,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回來后總有人問我們找的哪家旅行社,其實比起名字,更重要的是那種 “懂你想要什么” 的默契。就像導游最后說的:“出來玩嘛,舒服最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